廿一世纪新闻教育

1999-04-15

  廿一世纪的新闻教育,必须 人文与科技并重,先从科技谈起。

  现代的新闻从业员要能用电子邮件与人交流、采访;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上有效率的找资料、用中英文的电脑文书处理是起码的功夫。除了用电脑写文章之外,他/她还要懂得网页制作的ABC,用HTML语言撰稿改稿;用Excel、Access、FoxPro处理数据,用Photoshop处理图片,要对电台电视节目和新媒体的制作有基本认知。

  在资讯爆炸、各种媒体汇流(convergence)的今天,新闻教育必须训练无惧于资讯科技,能与科技一起成长的媒体多面手。资讯科技一日千里,没有人能掌握所有技术,也不必汲汲于学习所有技术,但新一代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愿意和知道怎样无止境的追求新技术,带着需要和问题终生学习,与资讯科技一起成长。

  也只有多面手,才能在无情的就业市场上谋一席位,有条件去报馆、电视台、新媒体找工作,不受淘汰。

新科技带出新变化

  在美国,新科技对新闻教育和新闻机构的运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多年前,一些发烧友记者以拓荒者的心情,开始使用电脑辅助传统的采访,用软件分析政府运作数据、财经资料、市政和各种社会现象。一九八九年,同仁性质的「电脑辅助新闻采访协会」(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uter Assisted Reporting, 简称NICAR)成立,总部设于中部密苏理大学新闻学院。十年以来,NICAR训练了无数能活用电脑的记者和编辑,从数据库的处理到资料mapping化为图像。我也是受惠者之一。三年多前,可以在家中用Pentium 90 MHz的电脑,浏览纽约市七百万人口的百分之五人口普查原始数据,在不足五分钟内,罗列市内领取综缓人数最多的十个地区,以及领取综缓人士的平均年龄、出生地点、移民背景等等。

  也有CAR的同道帮我取得及整理全美所有的房屋按揭数据,用来分析纽约少数民族社区的借贷水平。自己动手,从原始数据中找新闻素材,新闻工作者因此可以发掘到独家新闻,也可以摆脱对专家的迷信和依赖。要请教专家,但不必尽信专家。目前,CAR在美国新闻界已蔚然成风,不再是发烧友的专利,而是各大小编辑室必须的工具。

  卫星太空照片的使用是资讯科技在新闻采访、制作上应用的另一个例子。近两年来,卫星照片价格跌至美金一百元一张,档案照片大量出笼,商业公司也向传媒业发展,开拓市场。这些公司所提供的照片,突发的天灾报导、深度调查报导都用得上。去年底我在哈佛大学参加的一个国际性记者大会,其中一个专题就是由专家介绍卫星摄录在新闻上的应用。北约轰炸事件,从事新闻教育的国际组织「自由论坛」(The Freedom Forum)举行了讨论会,探讨卫星技术的使用和规范。

  在电视媒体方面,数码化革命的冲击更为深远,新科技的普及一方面解放了制作过程,使之不再是专业者的专利,降低了入职的门槛,也挑战传统的制作工序和组织。廿五年前,纽约市的友人、独立电视制作人Jon Alpert抬着笨重的摄录机,集拍摄、访问、制作、灯光、音响处理于一身,行家为之侧目。十年前,纽约市的有线新闻台New York One开播,用的是Video Journalist,记者背着Beta Cam自拍自访,回到电视台自己动手剪片配音。

  当时,传媒工会指责资方为了省钱而牺牲质素,打击就业;同行亦狐疑新上场的摄录记者。今天,Jon已改用数码摄录机,但one man band依旧,为电视网络制作长篇纪录片。New York One 的一人制作模式已成为典范。在市场竞争剧烈下,单人摄录队是控制成本,而又维持自制节目数量的办法。

多面手新传媒人

  现代新闻教育的各项课程必须与资讯科技紧密结合,但不能将新科技绝对化和迷执化。相反地,新科技的要求也突显了人文和基本语文训练的重要性。否则只会「垃圾入,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没有把创意和视野输入先进的电脑、摄录机里,得出的只是苍白的低劣成品。

  香港近月来高科技调子高唱入云,其实有识之士已提出,传媒界,包括新闻业的最大危机,是内容贫乏,内容制作人(content provider)不足。不久前,卫星电视总裁张镇中就呼吁栽培能为各种媒体提供有份量内容的人。日前在香港电台一个探讨高科技未来的研讨会上,多位论者警告说,香港传媒的content贫乏,没有制造能力,正失去输出content的能力。远道来港,有「数码电视之父」之称的麻省理工学院利普民教授(Andrew Lippman)也表示,无论电视科技怎样发展,万变不离其宗,观众追求的还是节目内容,看制作人的创意。

  综言之,廿一世纪的新闻教育,必须培养人文及资讯科技训练兼备的新传媒人。他们擅长搜集、分析、处理资讯,以大众可接受的语言传播出去。他们是多面手,除了驾驭文字的能力之外,能掌握各种媒介——平面、广播、互联网,把报刊、电台、以至电视节目上网。各种媒体的汇流和渗透、人才的交流互补、平面媒体人才进入广播及新媒体已成潮流,也只有多面手的新闻工作者才能赶上市场的需要。

建立与培训优质传媒

  香港流行市场哲学,市场等同民主自由。市场可以对抗独裁,但发展到极端,却会成为反民主和压制个体。市场是否就等于民意?这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争论。存在主义大师卡谬在五十多年前的演说上谈到传媒道德说,「民众并不是需要(垃圾),他们只不过是被引导至有这种需要,这是两码子事。」

  香港有黄色和猥琐新闻的市场,市民也会对名人隐私的报导乐而不疲。但市民也要求切身的资讯:如何为子女选择学校、确实而非带广告性的财经消息和分析、中肯的医疗资讯。资讯不同新闻,当新闻娱乐化、虚拟化到极端,人们会要求有新的资讯渠道。

  多元化是自由社会的标志,香港需要有行商场的记者,「狗仔队」也不会消失。但香港也需要能处理复杂资讯的新闻从业员。香港的优质传媒和新闻课程,应该为全亚洲区、中国内地和香港训练人才,建立以亚洲为本体的新闻学和实践,与国际规范接轨。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财经新闻教育模式

宋昭勋、吴静、赵应春
2016-11-24

拒绝废话的自由

傅景华
2015-05-02

学生记者调查:渐趋成熟的新闻采访与社交媒体应用

马伟杰, 李丽芳, 戚韵瑶, 黄锦瑜
201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