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媒角度看《圣马太受难曲》的演出

1998-05-15

  作为电子传媒的香港电台第四台,近两三年来一再举办「早期音乐双周」,今年双周的高潮,更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于四月八日演出大规模的巴赫作品《圣马太受难曲》,第四台为何要主办这些活动呢?这些在香港明显地是较少为人认识的西方宗教音乐,又是否能够争取得更多传媒配合加以报导、推广呢?

  要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看来先要谈谈西方的早期音乐、宗教音乐,特别是作为今次双周重头节目的《圣马太受难曲》。

宗教音乐基石所在

  「早期音乐」(Early Music) 一般而言指的是西方十一、二世纪,直至巴罗克时期,止于韩德尔、巴赫等人此一期间的音乐,而不会包括莫札特、贝多芬等古典、浪漫时期的作品。西方早期音乐,十之六、七均是宗教音乐,连同间接与宗教有关的就更多了。

  其实,就音乐文化而言,宗教音乐,或者说基督教音乐,不仅与西方音乐文明无法分割,更是西方近二、三百年来主流(或正统)音乐建立起来的基石所在。被视为西方音乐之父的「殿堂巨人」巴赫,一生便写有数之不尽的宗教音乐,他将巴罗克音乐的发展带上顶峰,他于一七五○年逝世,亦宣告了巴罗克时期的终结,新的古典时期的来临。在西方音乐史上,构成巴赫伟大的重要因素之一,便在于他在艺术上,能够把传统的教会音乐,提升上一个伟大、崇高的层次,《圣马太受难曲》正是可作为典型的旷世之作。

  「受难曲」(Passion Music) 是西方最古老的音乐形式之一,早于公元十二、三世纪出现,是一种大型声乐套曲,乐曲组合与神剧 (Oratorio) 相似,有大型合唱、有朗诵调、咏叹调、器乐合奏,以圣经中四部福音书描写耶稣受难前后的事绩为题材,有只用圣经原文,全用拉丁文来咏唱;亦有使用意译韵文,甚至加入新创曲词。「受难曲」的作品都产生于十八世纪前后的巴赫时代,巴赫的《圣马太受难曲》更是「受难曲」的颠峰之作,不仅规模庞大,且已从宗教音乐升华成为一部具有深刻哲理性,及融入了丰富戏剧性的音乐史诗式杰作。

公器责任拓展市场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也好,作为音乐欣赏的态度来说也好,要能更多地、更好地了解西方的古典音乐、西方的音乐文化,便非要从早期音乐着手,多了解西方的宗教音乐不可。近二、三十年,西方早期音乐在欧美各地,特别是音乐发达之都,都大大复兴,蔚然成风,带有更深入去研究整理西方音乐发展、检视数百年来音乐面貌的作用和意义。

  香港电台第四台作为一个推广推动严肃音乐文化发展的电台频道,提倡在香港被人忽视的西方早期音乐、宗教音乐,通过举办早期音乐双周、主办讲座、大师班、音乐会、演出《圣马太受难曲》,将有助于唤起更多人从更深入的文化层面去认识、欣赏西方古典音乐,可以说是一种带有「深化」作用的古典音乐推广活动。

  传媒作为公器,赞助支持,甚至自己主办文化艺术活动,本是肩负社会之责,奈何今日的传媒,在市场规律制约,及商业利益着眼的影响下,肯投入资源来赞助支持严肃的文化艺术活动者已少,愿意自己来主办的就更少了。其实传媒积极参与文化艺术的推广推动工作,亦有助提升形象,扩大市场。港台第四台举办双周活动,亦和每年岁晚年头各大电台举办流行金曲颁奖礼音乐会的作用相近,配合电台的节目发展方向,拓展接触面,吸纳更多听众。不同的却是,流行歌曲颁奖礼活动播的是大众化的通俗流行曲,第四台要演出的却是在香港社会中,大部份市民仍视为「曲高和寡」难得一听的《圣马太受难曲》。

传媒报导打破隔阂

  确实,《圣马太受难曲》由于演出阵容大,演出时间长,在香港要全本演出并不容易,最近一次在香港的全本演出,是一九八二年香港大会堂启用二十周年的志庆活动,请来韦国诗指挥的伦敦巴赫合唱团的一百五十位歌手,再加上本港的青年合唱团、儿童合唱团,连同两个编制相同的管弦乐队、两台风琴和多位独唱家、独奏家,才能表现出一种宏大、立体式的音乐对话效果,当年演出哄动一时,说来那已是十六年前的事了。

  当日的演出,扣除休息时间,全部七十八首乐曲共演了三个小时十五分。在记者会上,便有人担心《圣马太受难曲》演出时间太长了,会否令很多人吃不消?当然熟悉这首作品,或者喜爱西方宗教音乐的爱乐者,当不会有这种担心,就正如粤剧迷不会视今年艺术节要演出三个半小时的《评雪辨踪》为畏途,电影观众不会嫌三小时的《铁达尼号》太长一样,这完全是认识的问题,文化差异的问题。事实上,要在欠缺西方宗教音乐传统的香港,吸引传媒配合报道,推广《圣马太受难曲》的演出,确实存在一定的隔阂和困难。

  本来,《圣马太受难曲》的「大」规模,多少能吸引得到「好大」的传媒的注意,但要达到藉传媒去「深化」推广古典音乐、推广《圣马太受难曲》,主办者却必须要主动地为传媒提供更多有关今次演出之作品,深入浅出的趣味性文章;能否将在第四台制作配合这次双周活动的某些节目亦化成文字在报刊上发表呢?担任今次指挥的彼得西摩尔,和本港圣乐工作者谭静芝都会分别主持讲座,讲解《圣马太受难曲》,又能否及早约请他们为传媒撰写特稿呢?

  在一八二九年孟德尔逊慧眼独具地发掘演出了《圣马太受难曲》之前,这部不朽杰作连同巴赫的大量作品在西方却被遗忘了近百年之久...。乐曲中有一个「受难曲调」,被使用了五次之多,这个调子,多被配上 Bernard (1091-1153) 的诗歌《受难歌》 (O Sacred Head, Sore Wounded),现在香港不少基督教会仍在每年受难节齐齐诵唱……。《圣马太受难曲》这部伟大作品其实还有不少很有趣的东西,且看传媒是否有兴趣、有能力去发掘了!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从报章报导看近年香港大学生形象的变化

黄浿沂
王硕禧
郑梓峰
郑晓怡
莫浩廷
苏钥机
2019-03-08

港股资讯类电视节目的大陆市场需求

庄太量
路遥遥
2018-02-09

个性迥异的大学学生报

潘乐遥
苏钥机
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