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气电波连接社会脉搏──电台节目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1998-07-15

  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上海,出席上海电台的「烽烟」电话节目「市民与责任」,直接与当地人对话,掀起高潮。外国记者估计,大概有一千万上海人收听。

  以人数而论,颇是一项纪录,美国有几个流行烽烟节目,全国联播,收听率也不过如是。

  电台烽烟节目之受欢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发挥了互动的效应。「互动」的,不仅是在节目中对话的两个或几个人,效应波及其他听到节目的人,把他们也拉进思想、观念的交流中。克林顿的节目进行以至完毕之后,上海人,甚至是上海以外的人,包括香港、美国......都有人讨论克林顿的观点是否合理、打电话的听众问题是否尖锐......。

  国际互联网络的出现,让烽烟节目的互动效应更进一步扩大,以香港电台早上的「九十年代」为例,地球村落内无远弗届,南起南非、澳纽,北至俄罗斯,由西欧一直到美加,都有听众进入网址收听现场节目,甚至拨长途电话到港台参加讨论。

电台发挥互动效应

  八十年代以前,香港电台已经设有电话节目,如「太平山下漫步」、「电话诉心声」等,让听众就社会民生事务发表意见和向有关部门反映。八十年代初,香港电台制作了「八十年代」,提供了电话讨论时事的新节目方式,电台节目让市民发表意见渐成新趋向,如商台的「自由港自由讲」、香港电台晚间的「自由风自由 Phone」、「头条新闻」等,都让听众能就当天发生的社会大事发表意见。

  特别在中英联合声明于八四年签署后,这种论政的节目更趋成熟,人材辈出。至九十年代,更因新城电台的成立,电台节目的竞争更大;同时,九五直选,政党相继组成,香港政权移交等重大的社会事件,使市民更加关心社会和积极发表意见。

  各类型媒介中,以电台最能发挥即时互动的效能,而互动效能是否发挥至最大程度,则视乎节目内容和主持人是否掌握社会脉搏。抓不紧社会脉搏的题材,吸引不起广大兴趣,不贴切社会时弊的话题,也没有人愿意讨论。

节目紧随社会脉搏

  战后以来,电台主流节目的发展,一直跟随社会脉搏。五、六十年代,香港社会从战乱慢慢平复,不少家庭都有惨痛的流离颠沛经历,伦理故事最能引起共鸣。于是,单人讲述或是以广播剧形式出现的天空小说,是电台的王牌,每天最少有四至五线的广播剧。甚至一些本地制作电影也依赖电台的广播剧作宣传,在上映前把电影故事改编为天空小说,在电台播出。

  六十年代末期、七十年代初,战后一代成长,香港社会开始着重培育本土文化。

  一九六八年,商台推出「年青人时间」,对流行音乐作有规模的推动和介绍,被视为孕育音乐节目主持的摇篮。而到了一九七四年,香港电台推出「青春交响曲」,把年青人节目推到高峰,并产生了「DJ 文化」,标志着这时代青年人的趣味和生活习惯,成为青年听众不可或缺的生活消闲节目。DJ 为配合节目需求,与年青听众打成一片,节目的节奏加快了,而内容亦由音乐推介,渐渐对时髦玩意,甚至反映生活面貌之事物、热门城市话题、年青人爱恶(发型、衣着等),均成为节目的题材,并因个人风格更产生了很多偶像级的 DJ,如「三个小神仙」的郑丹瑞、林姗姗、何嘉丽、由 DJ 晋身歌手的周慧敏、黄凯芹、「软硬天师」的林海峰、葛民辉、「疯骚快活人」的梁继璋等等都是具有个人风格的一群!

  九十年代以后,个人风格的节目,渐渐为「杂志音乐节目」替代,演艺人的访问、游戏,主持人与听众对谈等占了节目内容的很大比例,听众层面也扩阔了,间接地造成节目与节目、台与台的竞争;要制造一个星级的电台节目主持人,并不容易。

杂志式多元化

  七十年代中,香港社会急速发展,关注兴趣多元化,综合节目应运而生,除了生活讯息及娱乐外,还增加了时事、社会服务等环节,容纳更大层面的听众。

  香港电台的「两个钟,季候风」是当时创新的一个综合节目之一,商台则以「日日好时光」为重点节目。而综合节目亦随社会的转变,渐分成青少年、家庭妇女、白领、长者、驾车人士等,节目内容亦就特定对象的口味和爱好而设计。时至今日,以「朝朝早精神好」这一个长寿家庭杂志节目为基础的「香港好精神好」调到下午时段,结合家庭与时事,是下午节目的新尝试。香港电台第二台的「晨光第一线」,脱胎自七十年代末期的「清晨开心果」及后来的「阳光早餐」,自车淑梅与曾智华联手后,摆脱以往以个人风格为主的主持方式,改以密集资讯,节奏明快,主持人角色对比鲜明,使节目播出十四年以来,仍独领风骚,更为很多杂志式节目的参考蓝本。

新频道新形式

  八十年代,代议政制发展、中英就香港回归展开谈判、基本法草拟等等重要事件,进一步推动香港人关心社会。公共事务节目在电台广播方面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孕育了多位时事评论员,节目主持人如黄毓民、郑经翰、吴明林、梁家永、毛孟静、杨吉玺、徐咏璇、李玉莲等,本身也成为瞩目的人物。

  一九八九年,香港电台成立了全港第一个以交通财经为主的频道,为全港驾驶人士和关注金融消息的听众,提供最快的消息。广播方式,一改以往「版块式」的规限,而采取「直流式」,是现在很多地区都采用的一种电台广播形式。直至一九九七年,由于本港以普通话为母语的人口渐增,为适应社会步伐,香港电台决定设立普通话台,把原有的交通财经台转为普通话台,而将交通财经消息报导放到几个主要频道中播放。这类交通台和普通话台的相继出现,说明针对特定听众的电台频道,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突破领域拓阔时空

  展望未来,数码广播发展将成为主要广播模式,如 DAB 或 World Space 等的广播系统,将为听众提供更多的广播频道,节目更专门化,听众更由自己喜好及生活习惯编排自己的节目表。而且,除了声音外,还可提供简单图像。国际互联网络或者 ROD 也使电台广播扩展至世界每一个角落,听众可以随其喜好,在任何时间接收想听的节目。


电台发挥互动效应,开放渠道给市民发表意见。

  广播节目将随着科技的进步,进入更广阔的时空,突破目前的节目形式,制作将更趋精细及多元化。大量的制作工序,将改变电台节目的制作方式,以往「一人乐队」的自编自导方式,将改变为更组织化和分工更细,才可配合媒体互动与及世界资讯的潮流。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广播的宿命

文乃扬
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