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魇 传媒染红日形结构性

2016-07-07

  传媒染红的问题,可说最早由香港记者协会提出,而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以来,媒体 「染红」 已由过往间接的精英吸纳改为直接控制或控股,意味中国的影响会变为结构性,新闻工作者要突破「老板说了算」的桎梏,将须要更高的技巧和智慧。

  早在香港回归十周年时,记协的言论自由年报已经作出统计,过半数的报章老板和逾六成电子传媒的东主被中国政府吸纳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伴随有关现象的,是香港的新闻自由倒退,业界调查显示,倒退的主因之一是业界自我审查。年报其后在二零一三年再盘点有关情况,发现被吸纳的传媒东主比例大致不变,但却多了新闻部总监或报章执行负责人获颁特区政府勋衔,以另一种方式被政府吸纳,两者相加,合共有超过八成半的传媒机构的老板或新闻部话事人被北京或港府吸纳。

  不过,上述的间接控制方法, 可能已不能满足现今北京领导人那种「抢占阵地、敢于亮剑」的主动出击心态,以中资企业入股的方式来操控传媒,将是更直接和有效的方法。

  本年度的言论自由年报统计发现,在全港二十六个主流新闻传媒中,有八间由中国政府或中资商人直接控制或持有股份,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一。这些传媒分别是《大公报》、《文汇报》、《香港商报》、《中国日报香港版》、《成报》、凤凰卫视、由有中国传媒大亨之称的黎瑞刚去年四月透过华人文化传媒投资公司入股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俗称无綫),以及数月前才被中国互联网巨擘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集团收购的英文《南华早报》。

  骤耳听来,三成一的比例不算高,但若与已有超过八成半的新闻传媒老板或新闻部话事人被政府吸纳的情况综合来看,情况可说是十分严峻,难怪近年窒碍新闻自由的自我审查日益严重。以四月时的「巴拿马文件」为例,当各国传媒都着重追查本国政要有否牵涉其中时,香港传媒却淡化中国领导人的家族亦涉嫌在巴拿马这个避税天堂开设离岸公司,全港二十六家主流传媒中,只有四家传媒在五篇新闻报道中用标题突出这一点!大部分的报道都是引领读者关注它国政要,这种有违新闻常理的手法,若非传媒自我审查,还有什么原因呢?


更多中资将管有香港传媒

  更令人忧虑的是,透过入股传媒来施加控制的手法,可能日益普及,目下已有两间传媒机构被中资企业或国企洽谈买入股分的过程中,它们分别是拥有屡次在「人权新闻奖」中获奖的有线电视的母公司 – 九仓电讯有限公司,以及拥有《明报周刊》和讽刺性杂志《100毛》的万华媒体集团。前者有包括中资在内的多家机构在接触中,而后者更已进入独家商讨期,即只与身为中国国企的青岛西海岸控股(国际)有限公司洽售逾七成股份。

  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府及其代理人透过持有股份以加强对主流传媒的话事权,其管控将会越来越结构性,新闻工作者要突破限制,难度将更大,须要的技巧将更高。这情况其实不难想像,只要看看由政协常委何柱国拥有的《星岛日报》和中国控制的《大公报》如何处理铜锣湾书店店长林荣基六月中曝光被中国执法人员扣查情形的报道,便可看出透过精英吸纳的传媒和直接控制的传媒,那操控和表达手法还是有丁点差异:回旋空间在传统亲中传媒中几乎是没有的。


意识形态控制政延伸到港

  中资机构,甚至是中国国企来港购买香港传媒股份,其模式与俗称「大外宣」的中国政府改善其国际形象的对外宣传计划,如出一彻,即由中国代理人透过持有外国传媒机构的股份,从而发挥影响力,为中国在以西方国家意识形态为主的国际社会争取「话语权」。套用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在集团并购《南华早报》后所说,要以有异于西方观点的「另外一个角度」来报道中国事物,藉此「帮助全世界的人更好地了解中国。」

  自二零零八年起推行的「大外宣」计划,是中国控制意识形态的一种政策,每年获得数以百亿元的拨款,把此计划的手法套用在香港,明显是把内地的制度延伸到港,违反了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为落实「一国两制」所订定的「河水不犯井水、井水不犯河水」标准。

  这种河水犯井水的现象,以铜锣湾书店事件最为明显和严重。事件不单止涉及中国执法人员怀疑越境执法,强行将书店负责人李波从香港强行带到内地扣押,还有干预香港出版自由之嫌,因为书店店长林荣基透露,在内地被扣押期间,执法人员查问的,主要是批评中国领导人书籍的作者是谁,明显是想藉此查禁批判性书籍,把中国内地的意识形态控制加诸香港。

  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王光亚其后在七月一日的回应,正好证实了这忧虑。他说,在香港出版「攻击」中国制度的书籍,然后在内地出售,便是违反两制。但问题是,按香港《基本法》保障的出版自由,任何议题的书籍都可以出版,若触犯法例,相关部门和人士才会采取法律行动,故此,攻击也好,批评也罢,以中国制度为题的书并不犯法,为何从香港邮寄有关书籍到内地便成了犯法?况且,中国从来没有把批评中国制度的书籍公开定为禁书,为何官员随口一说,便可把某类书籍定为禁书,然后指控作者或书商违法?中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保障的公民出版自由往哪儿扔了?!

  再推而广之,若出版批评中国制度的书籍并在内地出售是违反两制,那未,港人若在网上批评中国制度,让内地人看见了,按王主任的说法,便是违反两制,要像林荣基般踏足内地时便被无声无息地扣押,受内地的法律规管?!若此,香港一制中的的言论自由岂非危如累卵!


互联网可作抗衡

  事实上,香港回归后的言论自由空间,一定程度上受北京领导人和官员影响,习近平班子比前两任的国家主席更大力收紧自由空间和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控制,香港那能独善其身!但这并不表示港人会坐以待毙,只要看看过去一年有至少两个新闻网站靠众筹起步便可为证。

  互联网的低成本确实为独立网媒打开缺口,而网民亦倾向浏览国际和资讯性网站,以及较批判性的网站,例如《苹果日报》网站三月时的每天访客达三百九十四万人次,占报章网站总访客量近半;而纯新闻网站中,亦以《立场新闻》称冠,每天访客达六万三千四百人次,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亲建制或亲北京网站的部分影响力,相信互联网今后仍将是港人捍卫自由的战场。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香港传媒高层访京团背后

吕秉权
2018-10-22

假新闻 Vs 新闻自由

彭家发
2017-04-13

传媒有防止自杀的能量

柯达群
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