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 Vs 新闻自由

2017-04-13

  2017年在政治领域中,诚然是「假新闻」与政治剧烈碰撞的一年。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 ( Donald Trump )甫上任,即风头火势,四处点火,直接同主流媒卯上,连续多次指责它们发放「假新闻」(hoax / fake news ),不敢交代消息来源,说媒介是「反对党」,是「人民公敌」,连信用卓着、媒介地位有如泰山北斗的有线电视新闻网 (Cable News Network, CNN )、《纽约时报》 ( New York Times )、《华盛顿邮报》 ( Washington Post ),也一律不能幸免。一时间,风波不断,「假新闻」一词,甚至成了普世流行潮语,搞得美国媒介诚惶诚恐,事事都要不断地同步向白宫查证后,「才敢」告诉阅听众。

  在台湾,政党轮替民进党执政后,每有令人讶异之「消息」外渗,如惴测全台有五千个共谍「潜伏」,有委员建议另外增立〈保防法〉、〈反渗透法〉;而且──就中也将「假新闻」一并立项规管。 虽然反对声浪不少,提议也仅止于嘴上空谈,但一叶知秋,在政治把戏中,将「假新闻」变为政治工具,几可预见。

假新闻与言论自由之捍格由远及今

  「假新闻」与新闻(言论)自由之捍格,由来已久,而言论自由之争取史,几与人类文明发展史等量同步。单表中国之由远及今演衍,亦大有可观焉。   
   
  远溯西元前七百多年前,我国春秋战国之世,诸侯急欲争霸,逐鹿中原,问鼎九州,求才若渴,故而广纳天下贤士,不惜楚材晋用(如楚人雍子、子雪为晋大夫),魏士秦征(如魏人范雎之辅助秦昭王称霸)。儒家的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就是一幅鲜活的写照──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梁惠王.上》)权术游说之士,虽一个布衣,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只要能説服人主,即可一夕之间,摇身一变,平步青云,成为王官之末,四民之首,备受重用(如苏秦合纵之策,游説成功,遂得以六国封相),成为人君宠臣。 其时,在流衍的各家学説之中,除法家丶兵家最实用,最当时得令外,就算纵横家者流盛极一时。

   及至秦灭六国,丞相李斯痛斥:「......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 秦始皇遂下〈焚书令〉大焚天下之书,广吿天下以古非今者族(全族抄斩),有敢偶语《诗(经)》《(尚)书 》者弃市(杀头)(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此即后世所称的「焚书坑儒,偶语者弃市」。「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

  迨秦汉之际,混杂了法丶道和阴阳家的「儒家」思想渐次抬头。汉元光元年(西元前一三四年),董仲舒在策问中向汉武帝刘彻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武帝听了进去,遂尊儒术,表章六经 (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赞》)。 本来,孔子就认为,「刚毅木讷近于人,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第三》 ),而好学的基本要求,则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第一〉);故孔门七十子之中,只有宰我、子贡善为説辞 (《孟子.公孙丑.上》)。经秦汉世局变迁,自后,改朝换代,时移世易,数千年来,谰官受戮,多言贾祸、口舌招尤、言多必失,少说少错,多做事少説话,逢人只説三分话,切莫口舌便给等等格言,便普遍成了华夏文化处世保命的基本教条 ; 虽有不平,亦未必敢鸣,不敢发声、不敢呛声,有理不说清, 只把话藏在心里,成了中国式优良的人格特质、风俗和文化。

  时轮推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德、日武力肆虐,全球战火弥漫,人命几如草芥,遑论所谓民权(human rights)。其时,同盟国基柱的美国,以其国力而得执自由世界牛耳。 1941年1月6日,第32任总统小罗斯福( Franklin D. Roosevelt, FDR;为第26任总统老罗斯福堂侄)发表国情咨文,提出言论、信仰、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的「四大自由」(The Essential Four Human Freedoms),为普世基本人权,尤其言论自由(Freedom of speech)── 即表达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更为四大自由之首(The first is freedom of speech and expression ── everywhere in the world)。由是──一般人梦魅以求、可望而不可及的言论自由,乃骤得解放,心仪外学者进一步得其理想正统性,举世景从称善,更视之为民主自由试金石。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言论自由固为普世追求,但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掌政者每惧人言可畏,而试图诸般刁难,尤其天职在监督政府,两手捧着落实新闻(言论)自由和传播自由的新闻界,更首当其冲,经常被主政者以曲解、或以假新闻而攻揭之,漠视媒介被誉为政府第四部门(the fourth branch of government)的民望所归。这些例子多如过江之鲫,殷鉴不远,香港就有过一个极受评论的新闻自由受损例子。
    
  1966年3月,英女皇御妹玛嘉烈公主(Princess Margaret)访港,港府安排她从九龙启德机场乘坐慕莲夫人(Lady Maurine)号游艇,前往香港皇后码头(Queen' Pier),海军则循例鸣礼炮21响 以示最高规格欢迎。 一位文才佳绝的中文报纸编辑,翌日在报纸上用了一个俏皮、但又易琅琅上口的标题:「打响廿一炮送御妹过海」。标题刊出后,据传华民政务司颇有微词,认为粗俗有辱皇室之嫌,该编辑最后黯离职。

  就编辑实务之文彩而言,以平常心去读此标题,则纪实贴题、而又不失风趣,天下本无事;苟若硬说以某乡音去读此标题,谓其语带双关(punch),含义鄙陋,则实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就自由领域之新闻(言论)自由视点而言,举凡诸如此类争论,即使字义容有争议,主管者亦应本君子之心,息事宁人之意,放开怀抱,以最宽松开放胸襟去解读,往正面去想,往好的方面去想,不必想当而然,肆意地去「想归左」而入人以罪,「疑点利益」归之于编辑专业,这是对言论( 新闻 )自由的起码尊重。此一事件之晦暗面,是一般论者多聚焦于标题本身争议,而忽略了新闻(言论)自由,实已饱受了一次无情打击。

假新闻同假事件有异曲同工之妙

  就新闻实务传统操作观点,去界定新闻,可简而説之:外在客观环境,发生了事件(情),经过新闻人员专业处理,在负责的媒介上录载=就是閲聼众所看到的新闻。 而假新闻则是杜撰捏造的新闻,实际上刚好与客观新闻背道而驰,而假新闻同假事件(pseudo event)则是孪生兄弟,向有异曲同工之妙。

  假事件是件完全由编采者设计杜撰,自编自导,自斟自饮自提壶,以营造骗人相信的做法和事件;用通俗的比喻来説,也可以説是一种「新闻」的植入式(product placement)行销,如示威游行、记者会或开幕剪彩诸如此类。 假事件一词,是1962年时,美国传播学者波斯汀(D. J. Boorstin)在其著作中提出。他认为美国的新闻,愈来愈多假事件──因为,从新闻搜集到新闻制作过程中,都可能是假事件之所由生。有传播学者研究,假事件大致有三个主要做法:1. 是有计画性的预先布置好,而不是客观自发性的「事件(情)」;2. 预先发布新闻稿( press release ),是事前写好、布置、待机而刊的格式化罐装新闻(canned news),只求玩弄其新闻「价值」,而不问其真实性如何,甚至不惜新闻广告化、或广告新闻化;在刊布「新闻」时,只聚焦在有趣卖㸃和快速获得回馈,而有趣却不一定是真实的;以及 3. 「新闻」发布者常常设立圈套,尽量希望事件(情)戏剧化,冀望「弄假成真」。总之,假事件只是「暧昧的真实」,但它却充斥着社会,故识者忧之。

  假新闻事件,中外古今皆有。 讽刺的是,假新闻始作俑者,可追溯至近代新闻学龙头的美国。 回溯新闻史,1874年( 清同治十三年)11月14日,《纽约前锋报》(New York Herald Tribune)竟然报导説 :「 (纽约) 中央动物园动物破栅而出,吞噬市民,有49人被吃掉,两百多人负伤,......。」结果令纽约市民大为恐慌。 又如1875年时( 清光绪元年),美国《纽约太阳报》(New York Sun),也竟然刊出月球上所有的「动植物」,令䜖者受骗。 而1938年,纽泽西州奥斯威尔电台 ( Orson Welles ),那场「火星人侵入地球」广播闹剧,引致百万人大混乱事故,已成传播学上,恐慌传播的典范教材。

  中国第一件假新闻事件,却为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满清皇朝立了一大功劳。时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首义后,各地同盟会系统的报纸,即相继刊出革命党胜利假新闻。 11月9日,革命元老于右任在上海出版之《民立报》,刊出一则「此间接北京克服(,)伪帝出奔电」的虚假消息 ( bogus message )。收得此电报的广州和香港报纸,更加盐加醋地改为「京䧟帝崩」而大肆刊登。 时两广总督张鸣歧闻讯,乃仓皇出走,广东安抚使龙济光、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立刻卑辞乞降,粤遂光复。

  假新闻之所以经常有卖点,多基于利诱与威吓诉求。1950年代初,美国威斯康辛州参议员、共和党党员麦卡锡(Joseph R. McCarthy)之力言共产党员遍布美国事件,搞至风声鹤唳,亦以恫吓为手段。 1949年末,中共建国,共产主义威胁陡然高涨,全球弥漫一片恐共气氛。1950年2月9日,麦卡锡在林肯 (A. Lincoln)纪念日演讲中,突然提到国务院已被共产党员或其同路人渗透,严重影响着美国政策,而他已掌握了一份205人的名单。 由于他的议员身份,媒介遂不经查证,即有闻照录。消息外传后,全美哗然大怖,并引起各政府部门一连串忠诚清查,去职,拘捕,起诉和定罪,成了无限上纲的白色恐怖----可是,自始至终,没人看过麦卡锡手上名单,而他所说的共产党员数目,亦不停在变; 最后,事实证明子虚乌有,麦卡锡只是信口雌黄。1954年12月2日,美国参议院终于通过对麦卡锡谴责案,说他:「有将参议院䧟入耻辱和恶名趋势」,麦卡锡乃黯然销沉。自后,麦卡锡主义(McCarthyism)一词衍生,泛指给人乱扣帽子,殃及无辜,在没有足够证据下,指控他人不忠丶颠覆或叛国。

  1960年代中后期,越战方殷,渗杂意见、情境放大描写之新派报导 (new journalism )兴起,客观报导行规备受挑战,媒介信誉踏在地雷险区上。2001年10月26日,小布希总统(George W. Bush),竟又颁布〈美国爱国者法案〉(USA Patriot Act),被相当多美国人认为,是麦卡锡主义借尸还魂。

  《华盛顿邮报》认为,特朗普将假新闻挂在嘴边,是为逐其三种政治攻坚策略。第一是「射人先射马」,不惜硬碰硬地企图优先将 CNN、《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三大媒介龙头撂倒,打为有偏见( bias ) 的假新闻祸首,以降低它们的声誉和民众信任度。其次,不管手头上是否有真凭实据,一于藉由寃戾媒体做假新闻,来测试民意,如果民意对他有利采信他,他就可以抛开媒体,随意操控一己抛出之议题。再者,每当媒介批评丶指责他时,他就抢先指责媒体乱放话,而后才来为自己辩护。有学者研究,在特朗普言谈中,大致可了解他所谓的假新闻,是指那种背后蕴含「政治目的」的操控式「新闻」,用意都在攻击他。

如何界定假新闻

  假新闻通常与谣言 ( rumor ),风闻 ( hearsay ) 及是非闲话 ( gossip ) 都纠缠不清;它固然可能全属虚构消息,也可能真真假假、半真半假或报导错误的烂新闻,甚至可能是广告新闻化的一种手段。 所以,如何界定假新闻,并非是件容易的事。英国著名传媒律师皮博(Carolyn Pepper) 即曾指出,在英国现行法律架构下,要压制假消息(新闻)的散播,有一定困难──因为:1.  该如何扎实地、无懈可击地去界定假新闻? 2. 控制错误消息与维护言论自由两者之间,平衡点何在?以及 3. 如果要监督假新闻,则该由谁来做?如何进行? 毕竟事实与意见,通常只是一綫之隔,新闻被指责为假新闻、不正确新闻,或者误导性新闻者,通常是关于某一件事 的某些事实、意见或説法,并不符合指责者一己观点和感受, 令他火恼而已。
         
  言论自由是一项基本天赋人权,人人都该拥有,但并非绝对或彼此相碰撞──当涉及藐视,骚扰,与恐怖主义有关信息,宗教性种族主义的仇恨言论,或具有 机密性资料时,普世大都同意,言论自由或可受到某种程度制约。 对于假新闻的禁制,如出版品的报导内容,涉及某人(公司)声誉,可能导致严重损害时,某人(公司)通常会据诽谤法,打其诽谤官司;但如系对事件内容有争议性,诽谤法便不适用,诽谤官司亦每多旷日持久,令人烦扰不堪。

对于不实报导之处理

  对于不实报导之处理,英国报业自律组织之「独立报业标准组织」(the Independent Standards Organization,IPSO ),订有编辑业务守则,明定有关指引。迈入网路新世纪,打击、查证网路假新闻更需要专业,是个科技和哲学的复杂问题。公信力高的事实查网站早就有:Politifact、FactCheck.org、Stopfake.org 与 Snopes 等等,特朗普托词假新闻,把新闻界搞个灰头土脸,脸书 (Facebook)也启动「假新闻查核机制」,遇有「有争议 」(disputed)的新闻,便交由第三者查核事实。台湾政府,亦在意网路假新闻的谣传,意想网路业界同公正之第三方团体,建立「真实查核机制」。
        
  假新闻源起和做法,通常是媒介杜撰新闻 ( fabricating news),把新闻内容胡乱剪裁 (fitting ),炒作 ( crooking ),或扭曲 (distortion ) ── 它确是新闻之恶,感染力强,连日本著名的《读卖新闻》记者,也不能不染尘泥,被人踢爆做假新闲。2017年4月01日愚人节,挪威主流媒介有鉴于假新闻泛滥,乃一改过往作风,于当日再也不发布愚人节笑话。反制假新闻, 而又能同时维护言论 (新闻)自由于不坠者,似是两难之吊诡 ( paradox )。 然而,媒介若能免于政治干扰,新闻又事事查核,不哗众取宠,则两者相容并蓄,也应非痴人说梦。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香港传媒高层访京团背后

吕秉权
2018-10-22

传媒有防止自杀的能量

柯达群
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