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平中肯.报导真确」——新闻自由的立足点

2004-06-15
亚视《龙门阵》曾掀起一阵舆论热潮。
郑经翰、黄毓民、李鹏飞相继辞任商台清谈节目主持一事,被指为是「中央打压香港言论自由」,纵使前中央官员成绶三澄清无威吓李鹏飞之意,港人的不安情绪、心情的郁结、对立的态度,并无因此而纾缓;白色恐怖气氛,仿似挥之不去。

李鹏飞五月底在立法会上的指控,透过电子传媒,一字一语,重覆播放,植根民心。大部份报章杂志又有文必录,全单接收,在缺乏有力的反驳与中肯的分析下,事态真假一时难辨!

而往后数天,电台、电视,报纸上的采访、评论对象,大多是一面倒认同中央打压说法的大律师、政党、学术界人士。他/她们的论调,言之凿凿,记者编辑不加印证,不作深入探讨、访问便刊登引述;原本应该是一个成熟商业社会,香港人平均教育程度高,理应有冷静、理智、分析判断能力的,一时间,受传媒报导影响,失之所据,香港骤变成悲情城市,在国际传媒报导上,香港甚至于中国的形象都是负面。


切忌「你讲我录」

究竟郑经翰为何不正面回答辞去商台《风波里的茶杯》主持职务的原因?黄毓民又为何一走了之?而直至截稿这一刻,李鹏飞又为何一方面只不主持商台节目,而另一方面仍然主持有线《飞常政经》及香港电台《议事论事》(*编者按:李鹏飞于六月七日宣布将暂停所有节目主持人的职务),兼且与郑经翰一样,无间断的可在报章上发表言论和文章呢?而商台高层又说从来无受威压,而其他不同立场的时事节目主持、评论员、专栏作者、学术界讲者、不同政见的政党人士,亦可如常发言?这一切疑问似乎再无人深究,既然如此,香港及香港普罗市民,为何要平白的为了三位只是辞去主持商台节目的人,承担因此事而引发的社会分化,牵动个人精神郁结和不欢?又白白断送香港的声誉呢?

其实最令我遗憾的是:今日我辈的新闻工作者,不少是不加思索,疏于看书、翻查资料,采访态度是:「你讲我录」,甚少质疑、提问、反证,兼且追访的对象,经常同一面孔,好像香港人才凋零!不知怎的,编辑采访主任亦可予之过关。最基本的新闻工作者操守—准确、持平、中肯的要求,已不太重视。

纵观目前港人喜欢阅读的报纸专栏,不少作者有明显的政治立场;而电台电视清谈节目主持人,已不再像以往—要求严谨,必定是由资深新闻工作者担任;现在呢?大多邀聘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士,有来自商界、政界、公职背景的,也有是由在一定程度上认同某个政见的学术界人士出任。他/她们也许学识阅历丰富,但与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却亦是千丝万缕,有时甚至在某些论题上,存在着利益冲突,有意无意间言论倾斜。


火力失控弄巧反拙

在市场主导下,我也明白商营的传媒机构老板及管理层对节目的收听率、收视率和销量是特别关注的,因为会直接影响广告收益。走持平中肯路线制作,不是太没有火了吗?但殊不知玩火是有代价的,他们会否明白和相信,这个收视/听/销量指标只可侧重在戏剧及娱乐资讯,新闻时事节目,其实是为一间传媒机构打响招牌,树立威信,令各方权贵都看重的重要「皇牌」。长期倚重哗众取宠,故意刁难受访者,或是侧重一方观点,缺乏客观的报导和评论,最终会是弄巧反拙,各方不讨好,火力失控,殃及池鱼!

当然大家可能会说这股哗宠风不就是九三年亚视新闻部制作的《龙门阵》掀起的吗?然而,若有机会重看《龙门阵》,不难发现当时这个清谈节目,主要的组合是有主持和嘉宾主持(后来还有现场观众,播出时间并由清晨调到黄金时间)。主持是由新闻部当时较资深的记者徐佩莹担任,主责是与幕后监制保持联系,控制讨论流程;嘉宾主持三位,即郑经翰、黄毓民、陈耀南。

就因为这个组合,决定了该节目的成功。陈耀南教授学识广博,语带相关,不落俗套,幽默又抵死,不愠不火,不作人身攻击,点到即止。黄毓民则思路快,反应敏捷,凭新闻界多年经验,举一便可反三。郑经翰胜在够大声,管他有理无理,讲了再算。当时这三位嘉宾主持,可以说是各自发挥所长,互补不足,擦出火花;加上形式新,配合当时谈及政改的环境气氛,节目声势于是不迳而走。不过,可以肯定一点,初期的《龙门阵》不是「歪理不饶人」的节目,一些应邀上节目的访者,因为不习惯面对镜头和被一众口齿伶俐主持「公审」而矣。及后陈耀南教授的离开,以及邀请有争议性的当事人上节目亦相当困难,余下郑经翰、黄毓民支撑大局,尽情自我发挥,直至节目被叫停。

事实上,言论出位,故意刁难受访者是不太难掌握的技巧。八二年我初出茅庐,代表《星岛日报》出席香港电台首次举办的《市政局选举论坛》直播节目,向参选候选人提问。记者共五位,坐在我身旁的有比我资深很多、代表《南华早报》的陈家耀。由于我是初生之犊,要争取注目,于是我便选了一位外貌看似不太醒目的候选人发问,果然不出所料,一轮质问、刁难,他已不知所措,声音发抖,完全无招架能力。镜头前观众看得乐,我亦心感飘飘然,总算是「赢」了其他同行大哥。


不能妥协的原则

无论如何,传媒是一件利器,驾驭不好,会「杀错良民」,影响甚为深远。上月三十日,中文大学政治行政系高级导师蔡子强(最近亦客串做时事节目主持人),在李鹏飞主持的有线《飞常政经》上指,每星期日在《城市论坛》场外的「维园阿伯」,是「左派人士动员的,但他们水平太低,误将当日发言的记联代表为记协代表,在场外大声谩骂。」我自己也曾在八十年代担任《城市论坛》主持,但当时没有「维园阿伯」,故此,假如我是当日节目的主持或监制,我必定会追问蔡子强有什么根据可以那么肯定「维园阿伯」是「左派人士动员,并有组织的呢」?组织者又是谁?如果是真的,为何他们不选些高水平的,效果不是会更好吗?可惜当时主持人李鹏飞无追问,任由蔡子强随意高谈阔论。

也许是目前清谈节目的主持人名气大,监制有时也无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但是多请一些不同角度立场的嘉宾,如果公司资源许可,多做几个分析报导,讨论一样会擦出火花。

「持平、中肯、真确」,是香港广播条例守则中所要求,主持人要遵守,编辑监制更要把好关。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守,和绝不能妥协的原则,也是新闻自由的立足点。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香港传媒高层访京团背后

吕秉权
2018-10-22

假新闻 Vs 新闻自由

彭家发
2017-04-13

两会采访手记

香港电台中文新闻部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