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族裔电台新闻报导模式初探

2002-05-15
笔者摄于加拿大中文电台新闻部
多伦多大可称为加拿大的「经济首都」,皆因国家主要经济活动都集中于此。整个大多伦多地区,总人口超过二百五十万,华裔约占六份之一,即四十多万人。市场上现有三家粤语广播的少数族裔电台,抢夺这四十余万人的特定社群生意;这三家电台,分别是新时代传媒集团旗下的加拿大中文电台(Fairchild Radio)、多伦多星报报业集团(Torstar Newspaper Group)间接控制的星岛CHIN中文电台,以及唯一以副波广播的中文电台 --- 美加华语电台。

从事四年族裔广播机构的新闻工作后,希望能总结经验,让有志者多些了解加拿大华人电台新闻的流程,掌握华裔新闻口味和资讯市场趋势。以下个案研究,以多伦多的加拿大中文电台为主导。文题的「新闻报导」采最广义说法,包括新闻专辑、新闻简报、突发消息、新闻事件追踪,以及时事分析和重大新闻特辑节目等。这儿族裔电台不少,就以笔者服务的机构为例,是多元文化电台,在粤语及普通话之外,尚有十余个不同族裔社群各自租用时段广播,名副其实的国际语言电台。当中,粤语时段最长,播放时间最佳;普通话时段,每天不过占三数小时。


广播市场形势

加拿大中文电台现执多伦多粤语电台收听率的牛耳,几年来的市场占有率在六成半至七成半之间。但三家电台基本上服务同一群受众,抢夺四十万人的「市场大饼」,看重收听率,更力图巩固或扩大既有的商业地盘,竞争激烈。

华裔人口粗略可分「老华侨」和「新移民」,前者动辄住上二三十年的老一辈移民,多聚居市中心华埠,后者是七八十年代来自香港的移民,专业人士为主,爱住上城区和外围新兴城市一带,偏好港式消费文化。彼此对电台节目的要求不尽相同,基本反映于重视社区服务还是强调资讯提供的诉求上。近年中国大陆的移民急升至每年五万人,而香港移民降至每年五千左右。此消彼长,广播业「大饼」生变,受影响的将是粤语广播生态。新时代传媒集团最近开播的城市电视台(TALENT TV),就冲着国语移民新市场而来。


广播队伍精简制

新闻部门编制,最适宜用「精兵简政」形容,每天工作人员不过十人,即发挥了现场采访、译写报导、追踪时事及独家访问新闻人物等基本功\能,共分新闻组和公共事务组两部份。新闻组负责早午晚三个新闻专辑内容编订和追踪最新消息动态之外,还不时外派采访人员搜集现场资料。内勤同事,则紧盯广播电讯机内容,又在互联网找最新资料,争分夺秒,由编辑选定后译写并及时播出。内务作业流程属「一脚踢」模式,因人手有限,部门分工不可能像香港新闻机构那么细致。还聘用兼职工作者,增加人手和扩大报导范围,强化新闻传播素质。这儿的从业员很多并非新闻科班出身,「半途出家」大不乏人,同样干得有声有色。

公共事务组人手相对较少,偏重深度访问和内幕报导,争取热门新闻主角现身说法,以及组织专家和学者参与讨论热点新闻;必要时开放直播室电话,让社区民众加入议论。清谈节目也是主打项目,以名人评论时事话题为主。


新闻无国界

每天都播出三大「重头戏」的新闻专辑:早上八时、中午十二时正和黄昏六时正。
每一专辑组成部份,有本地(即市内和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和中港台新闻。每小时播出新闻简报。遇突发事件即中断现有节目,插播最新消息。

第一、本地新闻来源方面,既长期订购「广播新闻」(Broadcast News,简称「BN机」)电讯机,又监听本地主流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派往外头采访的记者,聚焦于大多伦多地区新闻,尽可能贴近华人社会脉搏。

第二、国际新闻除「BN机」的资讯之外,还倚赖互联网。新闻部门办公室竟日播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CNN)的画面,通常能在关键时刻,提供最快捷的资讯。平时日子,新闻部人员不断在互联网搜集国际新闻线索;香港电台和商业电台等类似网站,更是不可或缺的资讯中心。打印之后,结合多元新闻来源,再译写成为每条二三十秒长的新闻稿用作播报。

第三、中港台新闻环节的来源最纯正,以香港电台《新闻天地》的内容挂帅,编辑透过互联网下载,分门别类录下「记者声」;待新闻专辑时段,由新闻主播读出经挑选及排列过的导言,配以港台原「记者声」,受众收到最新最完整的香港资讯。

另一方面,电台时事分析节目多样化,既有「即日鲜」的话题,又有来自温哥华加拿大中文电台的时事环节,如张无忌和梁燕城等人的Talk Show。每逢有突发新闻,受访问的时事节目嘉宾倒真是无远弗届。


本地化?香港化?

族裔电台在移民成份出现新变数的年代,也开始面对受众口味的挑战。有些「老华侨」希望电台多报导本地新闻,不必过于钜细无遗地照播香港新闻。曾有一华裔致电新闻部表示,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加拿大华人也来关心九龙红磡差馆里修路导致交通挤塞之类的新闻;他认为,华裔融入加国生活,相信多少有些本土关怀态度,族裔广播机构有必要鼓励多播本地资讯,重视本国新闻份量。这也可说是新移民对电台的一份文化期望。

过去几年电台的日子里,经常在思考:如何才算得上对香港感情不离不弃、同时重视本土关怀的族裔电台?加拿大中文电台非新闻部的娱乐资讯节目,致力强化本土关怀,但新闻及公共事务节目,经常在本地化和香港化之间徘徊纠缠,是怪怪的边缘身份。一来受众关心的主力题材,常不免唯香港新闻是视,二来受制于从业员个人经验和专业判断,加上新闻时事播出时间限制等因素,尚难达到平均主义的效果----说实在,极不易同时满足各类型移民受众,西谚不是有云:\"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近年中国大陆移民剧增,不光使多伦多华人广播语言生态酝酿变化,由粤语方言「转台」至含有统一意识的普通话,也连带使族裔电台的文化效忠和报导模式,备受挑战,因为大陆移民的文化社会消费模式,始终难脱固有文化辐射圈,不致太早出现本土化诉求。而他们对族裔电台新闻报导的广度和深度要求,相较香港移民的冀望,应属两码子事。但这已跳入另一个课题,超出本文个案研究范畴了。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美国传媒参访考察随笔

陈易安
2016-08-10

两会采访手记

香港电台中文新闻部
2016-03-23

Turkish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tization

Emrah Aydemir
Junhao Hong
201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