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网民内容创作研究

2007-11-14

  互联网的兴起与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根本性变化,而且催生了新经济,触发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变革,重塑经济、文化和生活形态。通讯的便利以及时间和空间的压缩,是互联网带来的好处。它不谨让个人和组织能够简单、经济而又及时地交换和获取大量信息,互联网亦造就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简易创作空间。其中能造就这个创作空间的因素,是互联网科技的创新和进化。Web 2.0的诞生,提升了过去Web 1.0较单向的传播,(表一)就两个不同版本作了一个简单的比较,可见当中Web 2.0比旧版本有更强的互动性和开放性。

  「博客」、「播客」、「威客」等名词近年大行其道,网上社群已不谨是资讯浏览者,更加是内容创造者。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今年七月,进行了一个「网民在互联网上创作内容研究」,并以电话形式与十四至七十岁的人士进行访问,内容针对他们在利用互联网进行内容创作的类别、途径、表达对象、动机,以及其个人心理特征等,希望从中得知现时香港人在互联网上创作的情况。是次研究是用随机抽样方式成功访问了六百二十六个个案,回应率为78%,当中男性占52.7%,女性占47.3%,受访者平均年龄为24.75岁。 网上内容创造的途径与时间 现时互联网上经常会出现内容创造的空间包括六大类:个人网页、网志、讨论区、YouTube、维基网(Wikipedia),及内容转寄(Forward)。而本研究发现,受访者最常参与的依次为,第一:讨论区(73.8%);第二:网志(65.5%);第三:内容转寄(58.1%);第四:维基网(38.7%);第五:个人网页(26.7%);及第六:YouTube(20.8%)。 这结果并不叫人意外,因为前三者较不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一般人只要有上网设备就可以参与,因此,讨论区和网志成了现时网上内容创作的主要空间。另外,研究亦发现,受访者在内容创作上所花的时间并不算多,平均为每天十五至六十分钟,当中网志和个人网页所占用的时间最多。

网上内容创作的类别及对象
  究竟创作最多的内容是什么呢?研究把内容归纳为四大类型,而结果发现最多人喜欢创作的依次为(见图一):第一:生活情趣,例如创作日记及照片集(56.5%);第二:分享志趣;例如创作有关娱乐、艺术、文化、信仰、偶像、运动及闲暇主题的内容(56.2%);第三:表达观点;例如就一些公共议题发表见解(54.6%);第四:智识库;例如在维基网或雅虎知识库上回答发问等(19.1%)。

  研究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其目标受众(Target Audience)是其朋友(64.5%),其次是网上朋友(27.5%)、公众(25.1%)、同学(21.9%)和家人(7.8%)。当中藉得一提的是,网上朋友与公众各占超过25%,而这些目标受众均是内容创作者所不认识的,相比家人只占约8%。这可得出一个推论—网民进行网上创作的目的,很大程度是为了建立个人在网上群体的名声并建立认受性,是务求自我突出的表现。

进行网上内容创作的动机
  是那种力量推动个人进行网上创作的呢?研究试从多方面进行探讨和推断,最后我们把结果归纳成四大范畴:(一)社交需要「Social Needs」:包括表达意见、分享心得、想法或经历,和抒发情感;(二)认知需要「Cognitive Needs」:包括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扩阔知识范畴和紧贴社会话题等;(三)娱乐需要「Entertainment Needs」:包括消磨时间、寻求乐趣、满足好奇心和追上潮流;(四)获取个人认受性「Recognition Needs」:包括为了获得满足感、宣传个人专长、获取别人的尊重或认同、建立自信和确立身份。当中「社交需要」及「获取个人认受性」与创作网上内容多少之间,在统计学上均取得显著性关系,表示网民对两者的需求愈高,则愈会更多进行网上内容创作。

内容创作者的个人及心理特征
  研究发现,会进行网上内容创作的网民多为年轻人和高收入人士,而高收入人士与进行网上内容创作的关系,在统计学上取得显著性。这并不难理解,因为要进行网上内容创作就必须配备电脑硬件和上网设备,这都涉及资金的投放。然而,有趣的是,他们的教育程度并不一定高,统计结果显示,其教育程度与网上内容创作的关系是一个显著的负关系,即教育程度愈高的人,反而愈不会进行网上内容创作。

  本研究同时关着网上内容创作者的心理特征和状态,当中我们尝试从个人寻求「充权心理」「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的角度去探讨,量度「充权心理」可从三方面入手,(一)自信「Self-Efficacy」:指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认同与认知;(二)获取认同「Perceived Competence」:指个人认为自己在别人眼中的认受性;(三)操控的欲望「Desire for Control」:指个人对自主性和独立性的追求。

  研究发现,寻求「自信」与进行网上内容创作有显著的关系,即愈希望获得自信的网民,会愈发进行网上内容创作。这部份的发现,与前者希望藉着网上内容创作而「获取个人认受性」的结果非常吻合。就此,我们可以推论,网上内容创作可增强个人的自信,并藉着获取认同而获得满足。而与这些网上内容创作者的多为年青人和教育程度不高的情况来看,我们今天的年青人,普遍利用网上的虚拟世界来建立自我认同和填补网下生活的心理需要。

内容创作者的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包括:(一)传媒触觉「Media Attentiveness」:指个人对周遭社会事件的关注性;(二)对外政治认同「Ex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指个人认为政府或政治团体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例如是否觉得当权者重视自己的需要,或现今的制度或政策能否配合自己需要等;(三)自我政治认同「In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指个人认为自己对客观政治环境的影响力,例如在政治选举活动时,是否觉得自己的选票有影响力;(四)政治知识「Political Knowledge」:指个人对现时政治社会的相关知识;(五)做义工「Volunteerism」:指参与义务社会工作的程度。 研究发现,以上只有「做义工」一项与网上内容创作有显著的关系,表示愈多进行网上内容创作的人,则愈多会参与义务工作。这是一个有趣的发现,令人联想到网上世界如何推动个人回到网下,从虚拟回归现实呢?

  社会动力的凝聚 以上的发现,让我想到一宗社会事件,亦正好作为研究结果的反证。去年年底香港有过百名孕妇上街游行,目的是为了争取本地孕妇获得公营生育医疗服务的权益,事件的主因由于当时内地孕妇一窝蜂地涌到香港产子,占用了香港公营医疗资源,令本地孕妇无法获得妥善的医疗服务,最后引致本地孕妇的不满,群起走上街头请愿示威,宣泄不满;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更成了传媒的焦点,立法会也马上商议解决办法,政府不得不马上落实改善措施,遏止内地孕妇来港产子,最后事件获得完满解决。

  我引述这事件的原因,是因为凝聚这群本地孕妇上街的源头,来自一个很受香港女士欢迎的亲子网站。这群本地孕妇其实是互不认识的,只是在网站的有关讨论区互诉苦水和发表意见开始,继而有人发动网上签名运动,最后发展成上街示威游行,甚至带动了其他不是孕妇的女士一同参与,声势浩大。

  事件让我们看到网上内容创作者不但具备对社会的承担意识和愿意做义工的心态,亦引证了网上内容创作的感染力和推动力,说明了网上和网下世界的互动和流通性。网上内容创作已不再仅仅是发布与浏览,而是一种社会力量的源头,社会各界应注视这股新力量的凝聚途径和带来的影响。

结语与前瞻
  研究勾划了网上内容创作者的客观形态—年青、高收入、教育程度不高、希望在网络世界进行社交、寻求自我认同和建立自信、热心义务工作。网上讨论区是最热门的内容创作平台。可以想像,每天在网络虚拟世界把这群人聚集在一起,他们可以透过意见发表、资讯发布、以及创作来交流互通。互联网的高速和广泛性,加快了这群人的凝聚力,并同时让这些人所关心的社会议题从网下带到网上。而他们对社会参与的投入,亦主导了他们把社会问题从网上带回网下,经过网上舆论,网民共同就同一议题加入见解和参考资讯后,社会现象便有可能成为新一股社会推动力或社会议题,回想「巴士阿叔」的感染力便可见一斑。

  前瞻网上内容创作如何改写社会形态,它的影响可以是很深远的。「威客」的出现就正好为网上内容创作写上新里程,亦为创作者提供一个新出路。「威客」这种新兴网络服务,相比于「博客」、「播客」等网络服务,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既是一个和现实紧密结合的大型网络悬赏游戏,又形成了清晰的盈利模式,因而吸引了很多内容创作者在当中各显奇才。「威客网站」的出现,改写了劳动力发展的趋势,亦是知识全球化,人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征。「威客网站」在香港还未算时兴,但它的影响和发展潜力却不容忽视。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学生反修例运动中网络关系解体的实证调查

宋昭勋、吴静、胡欣立
2021-01-11

中国传媒上的「奉劝」

钱钢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