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电视政论节目看台湾的媒介化民主

2008-04-15
《2001全民开讲》首开台湾电视政论节目风气之先。
电子媒体不应随浅碟化的政治氛围起舞。
  今年台湾的总统大选,在国民党的马英九以悬殊的得票数赢得选举后平和落幕。选举前社会的激情与对立,也在选后归于平静。随着大选结束,败选的民进党也立即检讨失掉执政权的原因。在党内召开的临时党团大会中,有立委将败选的矛头指向电视政论节目,批判政论名嘴不断藉由媒介的影响力下政治指导棋,以致于整个党的政策走向跟着电视节目走,忘记自己的路线和坚持。

  近几年来,台湾电视政论文化的旺盛,成为观察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关键现象。在总统大选前,有线电视台播出的政论节目便多达十个,除了这些常态性的节目外,各个新闻台还在下午时段加码推出各种选情分析与时事评论。这些政论节目的形式各异,除了采论坛方式,多半也开放观众电话call in,节目长度长则两小时、短则一小时。

形式化的审议式民主论坛
  虽然电视政论在台湾由来已早,过去威权时代的老三台时期,便有政治分析的节目。但政论节目成为风潮,是近十几年来才形成。一九九五年,有线电视TVBS台的《2100全民开讲》首开政论节目风气之先,突破过去威权时期由少数政治权贵菁英垄断电视政论的模式,率先将新闻记者、民意代表、专家学者与反对党政治人物等请至节目中展开议题辩论。从此,电视政论俨然成为台湾民主化过程最外显的象征。除了批判时事话题无所顾忌外,开放观众call in表达意见,更使得政论节目成为形式化的审议式民主论坛。

  称其「形式化」,主要原因在于商业电视体制下,电视政论早已丧失审议民主该有的「藉协商讨论产生共识,继而产生或影响政治决策」的意涵。在收视率竞争,以及每天必须播出的压力下,多数政论节目已成为政论名嘴定时上演的批斗大会。不但每天讨论的议题有高度重复性,由媒体捧出来的少数「专业」政论人也俨然成为无所不包的意见领袖,举凡国防、外交、经济、内政等,无所不谈。因此,作为一个常态化的政治意见论辩空间,电视政论也发展出一些怪现象。

  首先是节目刻意激起的情绪冲突,远超过论政的内容或品质。从二零零零年政党轮替后,由于蓝、绿的对立态势升高,许多政论节目对于政治议题的着墨,开始围绕在政治人物的私德操守以及政党的谋略算计上。对于政治事务的讨论语多犬儒刻薄,充满情绪性的指控言语,以及自称熟知内情者的未经证实爆料。除了对话内容斐短流长,无关公众政策的讨论外,也常造成事端。最常见的是节目中的政论名嘴因为对某位公众人物的不实指控,引发当事人提告;或者节目言论倾向于批判某个政党,而造成该政党的杯葛。而其中最开公众言论倒车的是激辩导致的公开肢体冲突。二零零六年八月,民视的《头家开讲》节目讨论反贪腐活动时,参与讨论的红衫军支持者林正杰由于发言被另一位来宾金恒炜打断,导致林正杰掌掴金恒炜,肢体暴力的画面透过现场直播播送了出去,也立即成为各个新闻台反覆播出的头条新闻。政论不但无法发挥引导公众讨论的角色,反而成为公众议论媒体乱象的众矢之的。

政论节目「选边站」
  另一个问题,是政论沦为党同伐异的工具。大部份政论节目为了吸引特定政治立场的观众,往往「选边站」,在议题走向或参与来宾选择上,刻意塑造反对、质疑或为特定政治人物辩护的氛围。在二零零七年的反贪腐运动中,一些政论节目几已成为大规模群众动员的传声筒。参与来宾除了严词抨击执政者滥权贪腐,甚且号召群众走上街头,推翻贪腐政权。至于对执政党友好的政论节目,则一味为执政者辩护,并且在节目释放种种小道消息质疑反贪腐运动的正当性。

  针对政论节目「选边站」,参与来宾同质性过高的问题,主管媒体事务的国家传播通讯委员会(NCC)曾研拟规范,禁止政论节目只用一种政党色彩的来宾。有鉴于此,一些政论节目会安插一两位持不同党派意见的来宾,以达形式上的平衡。但这样的安排,不无有把反面意见当作「炮灰」之意。当所有与谈名嘴与call in的观众,一面倒的驳斥这位持相反意见的与谈者,这种形式上的假平衡,远不及激辩达到的戏剧化冲突效果。

媒体与政坛纠葛不清的依存关系
  台湾自解严与施行民主化至今,已届二十年。但现今政治发展最大的吊诡,却是在外表看似百家争鸣的媒体环境中,多元批判声音的龟缩。虽然电视政论天天炮声隆隆,但戏剧化的叫嚣与虚张声势多过对政治事务广泛且实质的批判介入。究其因,则电子媒体与政党政治间盲目的相互趋从关系难辞其咎。

  自一九九零年代中期以来,由频繁的选举主导的政党政治竞赛几乎独断了台面上政治的发展。打选战用的口号式政见以及议题操弄,由于容易挑起选民情绪,由选战蔓延至日常的政治实践。政府公共事务的决策思维,有越来越多短线操作,意在快速曝光,引发关注,藉以博得好政绩的口碑;而反对党则以激化冲突对抗来取代实质监督,同样意在争取媒体关注。这种浅碟化的政治对立氛围显然符合电子媒体将政治变成一场马戏团秀的需求。因此,政论节目虽然冠冕堂皇的宣称代表人民的声音,实际的功能,却是随着政党对决的「人气」政治而被动起舞、主动渲染。

  因此,媒体化的政治凸显的,与其说是批判观点或反对势力的消失,不如说是舞台的消失。台湾社会近几年来也不乏多种权益团体争取发声与捍卫自身权益,举凡环保、媒体改革、教育、原住民、性别、性取向、移民、劳工、农运等运动虽方兴未艾,但主流商业媒体对这些议题却是完全噤声。即便有少数议题搭上蓝绿对决的顺风车,而顺利达阵,但这些议题往往被「染色」,成为蓝绿阵营言论攻防的工具,也因此迅速失焦。

  因此,电视政论节目已成为一个闭锁的论坛空间。由政论节目这个扭曲的棱镜映照出的,是台湾政坛与媒体界间越来越纠葛不清的依存关系,以及言论浅碟化后,眛于真实社会舆情的窘境。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国式公关」

刘书贤
2021-03-31

中国传媒上的「奉劝」

钱钢
2020-05-15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是市场太小还是竞争太少

李敬华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