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书@20200815】港大李嘉诚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系主任 陈友凯教授
2020-08-15

亲爱的 Sam:

早前英国因为疫情而封城,你的隔离生活过得如何?还记得去年到剑桥探望你,我们在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附近午餐,之后还在教堂后的旧书店闲逛。现在回想,这一段美好回忆,好像已是数年前的事。自去年夏天,香港发生了一连串社会事件,冲突不断升级,社会撕裂所带来的伤害,甚至比新闻所见的汽油弹和催泪弹来得严重。

经过多个月的冲突,随即又遇上新冠肺炎疫情,Sam,相信你对十七年前的「沙士」(SARS)也有印象。疫情再临,香港人对「沙士」的伤痛记忆再次被勾起。我们最初以为疫情会好像「沙士」般,在两三个月内结束,但病毒很快传遍世界,香港也爆发第二和第三波疫情。

Sam,还记得数个月前,你问我,香港所发生的事情会怎样影响大众的精神健康。我当时告诉你,就像其他灾难一样,我们可以等到事件结束后再做评估。但之后发现,社会事件和疫情都不是单一事件,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精神创伤。不幸的是,这两件事情仍未见终点,也很难预测将来的发展。

我最担心的是,社会事件令部分市民对政府及公营服务的信心打折扣,有些受精神困扰的市民因为担心个人资料外泄而不敢求助,令我们不能及时为他们治疗。

有见及此,我们推出了一套精神健康自助工具「心之流」,令市民可匿名评估自己的精神状况,了解有什么因素正影响他们的情绪。在过去几个月,超过 11000 人使用了「心之流」。受访者出现抑郁症状或创伤后压力症状的比率较高,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当中不少人的抑郁症状与创伤后压力症状同时出现,并互相影响,使病情更加严重。

Sam,你曾经问我,香港是否多了人患有抑郁症和创伤后压力症,我觉得我们要分辨症状,到底是当下的压力反应,还是疾病状况。以橡筋来做比喻:当有外在压力拉扯橡筋,橡筋形状会改变,好像我们的大脑情绪变得绷紧,出现例如睡眠和食欲不振的症状。但当外在压力放松后,橡筋就会回复本身的形状,我们可以将这种情况称为「压力反应」。但是,如果持续拉扯橡筋,慢慢变松,橡筋就会变松,亦无法恢复其本身的形态。这种情况,我们便会视之为疾病了。

在当前的社会中,外来压力无处不在,我们不多机会离开压力来源,令我们难以知道压力离开后,症状能否缓解。所以在「心之流」中,我们也有教大家用一个简单的压力测试。问问大家有否曾短暂地离开会影响情绪的事情,即使只有半天也可以,然后留意自己的压力症状有否得到舒缓。透过这个方法,我们发现,有稍为多于一半的受访者是处于「压力反应」的状态,而其他人就可能是处于较固定的「疾病」状态。

我们要谨记,许多外来压力我们都无法控制,如果出现「压力反应」的症状,就要寻找方法,投入自己控制得到的事情,尽力保护自己。如果长期处于「无助」状态,大脑就会以「节能模式」操作,变得缓慢、疲倦、没有动力和消极,这些就是抑郁症症状。相反,如果让大脑投入一些可控制的事情上,例如嗜好、学习,就可以帮助减轻、消除无力感,以较好状态应对未来。

这并不是一种逃避。我最近读了一本由十八世纪德国诗人 席勒(Frederick Schiller) 所写的书,他身处法国大革命年代,人们虽然战胜了封建制度,但不能克服自身的内在人性的弱点,造成灾难性的混乱。席勒提出,人类不仅要获得制度上的自由,还要拥有内在不受人性弱点束缚的自由,要建立这种心灵上的自由,我们必须有超越个人的更高的理想,才能得到足够的力量去克服外在或内在的束缚,充分发挥我们所赋有的潜能。

另一方面,当一个人想求助时,他需要面对社会对精神病的负面标签。很多人仍然会担心被歧视而不敢求医。当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困扰时,我们很可能会认为别人都过得很好,只有自己正经历情绪困扰。但事实上,可能大部分其他人也有类似的经历,只是大家也不宣之于口。

我觉得大家无须把精神困扰看得太负面,特别是当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出现精神困扰时,这种情况和自然灾害所引致的损伤很相似。当灾难发生时,无论你身体有多强壮,你也会受到伤害。所以,如果我们将精神困扰视为一种「损伤」,或者可以减少无力感和羞耻感。

在这一段或者还会持续下去的艰难日子,我希望大家都能够互相关心,当面对分歧时,展现多一点关爱和理解,而非批评或质疑。

Sam,我不知道你何时才可以回来探望我们。我希望届时香港社会已经可以逐步离开黑暗,回到你上次回来的样子。请保重。

 

                             伯伯

                             友凯

二零二零年八月十五日

【声音完全版】


【香港家书】

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九点二十分

主持:陈颢之、张凤萍
编导:陈颢之、张凤萍
监制:林嘉瑜

学者、议员、官员及社会人士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

专题分类:国际追踪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