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曲不离口: 合尺首板/滚花
第五台在1982-84年间的录音节目,上半部份由粤乐家王粤生先生(1919-1989)教授合尺首板及滚花之唱法,是初学者的入门技巧;下半部份是撰曲家叶绍德先生(1929-2009)介绍由林家声及李宝莹主唱的《红叶题诗》的乐曲分析,包括唱腔及曲牌的设计,修辞技巧等。此珍贵的录音令两位一代宗师能把他们对粤剧的知识留给后辈,十分难得。
Down Memory Lane: DOWN MEMORY LANE - CELEBRATE 30TH ANNIVERSARY OF RTHK
RTHK started broadcasting in 1928 and has been operating longer than any other broadcaster in Hong Kong. In this 1958 celebration of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Radio Hong Kong, Aileen Woods presents hits from the 20s to the 50s.
万千希望在人间: 万千希望在人间
由香港电台、广东人民电台合办,于广州天河体育馆举行。这场省港粤演剧汇演,歌星阵容鼎盛,包括红线女、新马师曾、张学友、刘德华等,一起为中国山区失学儿童筹款建校倾力演出。
香港故事: 再出发
叶家宝经历过大台的光辉岁月,制作过不少皇牌节目;亦面对过电视台欠薪、不获续牌及风雨飘摇的艰难时刻。叶家宝从事电视行业40年,由商业大台过档至宗教电视台,旧东家亦已由传统媒介转变为网上播放平台,唯一不变的只是他作为电视人独特的情怀,以及制作节目时坚持的初心。
话说梨园: 细诉仙鳯鸣
1956年,任剑辉、白雪仙正式成立「仙凤鸣剧团」,并聘靓次伯和梁醒波分担武生和丑生之职,还请来著名编剧家唐涤生任剧务主任,众人都有一个演出宗旨:当剧本编好后,一定马上彩排至尽善尽美方可正式公演,留下不少令人回味无穷的名剧。六十年代初,任、白专注于培育新人,组成了「雏凤鸣剧团」,龙剑笙与梅雪诗成为了她们的接班人。任、白两人一生对粤剧和电影,影响深远,由出道至退休,经历数十年,历久不衰,及至退出艺坛之后,仍深受影迷及行内人士的敬爱,成为艺坛一个奇迹。 编导:冯焯鎏 监制:麦继安
戏曲大观园: 黄梅情黄梅调
不少年纪较长的香港人都看过《江山美人》、《梁山泊与祝英台》等「黄梅调」电影,甚至现在随口都能哼出几句黄梅小调。的确,黄梅调(现称黄梅戏)优美动听的曲调及通俗易懂的语言,正是让它在短短两百年间,从农村人民用以自娱的说唱表演,发展成继京剧后最受欢迎的地方剧种。从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驸马》到琅琅上口的折子小戏《夫妻观灯》、《打猪草》,黄梅戏的曲词和故事都充盈着质朴厚实的草根味,可说是中国五大剧种中最为大众化的一个。 编导:邓心怡 监制:麦继安
Christmas Concert in the Park: Christmas Concert in the Park- the Messiah Story 1
Radio 4 presented its annual Christmas Concert in the Park in Christmas Eve.For its 5th anniversar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ity Chamber Orchestra of Hong Kong and conductor Colin Touchin included excerpts from Handel’s Messiah.
香港故事: 寻志云大师
本是政务主任的陈志云,八十年代在香港政府工作期间,以艺名韦家晴兼职香港电台开咪做DJ。后来因缘际会跳进传媒行业,自此游走于各大传媒,无论在电台还是电视台,在幕后都曾身居要职,在幕前亦兼任主持旁白。他从不同位置与角度看传媒发展,可能看得比别人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