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日感想
第一节《香港,我的爱人》:面对回归,港人因恐惧主权移交而移民,遂变得理所当然。来自台湾的罗大佑与义大利的合作伙伴花比奥却热爱香港,选择来港发展音乐。罗大佑对香港更是一见钟情,他以外来人角度,欣赏香港能平衡东西方文明,社会制度与秩序皆良好。花比奥则喜爱及尊重中国文化,喜欢香港古旧的一面及个中之亲切感。第二节《人在屋檐下》:国共内战后,中共建国,国民党退守台湾。一批来不及赴台的国民党军散居香港调景岭、石硖尾等地区,一住数十年,与九龙总商会、珠海书院等每年都庆祝双十节。但随着一九九七年回归中国之日子临近,这些活动会否延续下去?在港的亲台人士一代人过去,一切又起了怎样的变化?
南怀瑾,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学贯儒佛道三家的大师」。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出版大量推广中国文化的读物,广受大众欢迎。他曾经在台湾同美国生活,长期作演讲同禅修教学,弟子众多。1988年,南怀瑾落户香港,参与推动海峡两岸沟通。八十多岁时,于中国江苏设立「太湖大学堂」,专注弘扬国学精华,2012年离世。两岸人士均有悼念,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亦出文吊唁,文中指:「望先生学术事业在中华大地继续传承」。
In Hong Kong, some villages are grouped around the same clan. This programme examin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amily system with reference to the Liu clan of Sheung Shui in the New Territories.
香港开埠不久已经成立了警队,目的是要对付仍属大清管辖的九龙半岛渡海到香港岛打家劫舍的贼人。当时,打更的更练,也曾经有警察的作用。这一集是关于早年香港警察与治安故事。 编导:李蔼治 监制:明伟仪
我在港台受训的日子-林姗姗
香港有几类人都要清楚香港街道的名称,有些街道的名称特别奇怪,有些用人命来命名亦有写用英文翻译作命名。
编剧源起自播音-杜国威
正所谓「月到中秋份外明」,很多人都点着很多的花灯。本集主持分享了许多以前中秋佳的回忆。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但在五十至六十年代的时候,战后的香港出现粮食短缺问题。米更是家家户户的必需品,本集主持讲解当年民众取米艰辛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