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系列: 南来到港
日战结束,大批人由内地涌进香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少国军也在此滞留,之后聚居调景岭。随后的政治运动,驱使部分内地人越境南来,60年代的华山救亲,也牵动了不少香港人的乡情。每次面对大量的移民,同乡会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在稳定社会与提供社会福利保障,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这一批一批南来的香港人,也为香港之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香港历史系列: 战后的光与影
香港这个弹丸之地能够制作多类型、高产量的电影,更于八十年代开始蜚声国际。节目会从二次大战战后说起,从电影看历史。在东西方冷战之下,探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有何特色,如何反映当时的人民生活和心态、社会状况和气氛。尝试窥探香港电影如何在独特的社会体制、地理位置、东西方文化相容的背景、市场下,发展出截然不同的香港电影。
香港历史系列: 工潮迭起时
1956年的「双十暴动」,以及1967年的「六七暴动」,先后分别大力打击了左右两派的工会。「六七暴动」更是香港工运的重要转捩点,促成了香港第一条《雇佣条例》,于是开始出现标榜以谋取员工福利为优先,无政治背景的自主工会,工人甚至会绕过工会自发组织工业行动,更敢于争取自己的权益,香港的工运发展亦进入了另一个新阶段。
香港历史系列: 有教无类
政府为应付急剧膨胀的人口,自50年代起逐步落实了小学及中学的扩展计划。然而,由政府资助的官立及补助学校数目,远远追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大量民办的私立学校于这段期间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帮助解决当年全港学额严重不足的燃眉之急。其后,六年小学及三年初中两项免费教育政策分别于70年代初及70年代末实施。至此,香港的基础教育蓝图可谓已经成形。
香港历史系列: 战后起风云
香港华文报业有百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不同的变迁。日治时期,香港整个报业瓦解,但战后便立刻恢复过来,由于香港的特殊地位,战后,香港成为各种意识形态的格斗场,华文报纸左右对立,传统的报纸继续发扬光大,新的报纸亦如果雨后春笋,应运而生。
香港历史系列: 追迹消逝的香港工业
1940年代后期,国内政治动荡,当时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工业城市如上海,部份商家、工业家便将资金、技术转移到香港发展,带动本地经济转型和起飞。中央纱厂、大南纺织、南丰纱厂曾是本地很具规模的纺织业厂房,资金、人才来自国内,加上愿意加班拼搏的大量工入,工厂逐渐发展成跨国公司,为香港带来几十年繁荣,缔造不少经济奇迹。
香港广播九十年座谈会: 香港电视剧 - 从现在走向未来
香港曾是亚洲的电视剧制作中心,香港电台早在七十年代已制作实况剧。近年更多新媒体的成立,一群年轻导演骤然冒起,形成电视剧的新浪潮。2018年适逢香港广播进入九十年,电视剧将如何从现在走向未来? 主持:马杰伟博士(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院前教授) 讲者:黄国强(资深导演),黄伟杰(电视、电影导演), 麦志恒(资深监制),李敬华(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讲师), 游大东(视评人) "
香港广播九十年座谈会: 电台广播的回忆与前瞻
第一部份-回忆 香港广播发展亦是香港社会发展的缩影,由技术到节目类型的转变,究竟如何与香港大众息息相关? 第二部份-前瞻 随着接收资讯和娱乐的方法和平台愈来愈多,传统电台广播如何与时并进,寻找出路? 主持:黄桂林先生(资深传媒人) 嘉宾:戴健文(前副广播处长)、朱明锐(资深传媒人)、李再唐(资深传媒人)
香港风物志: 战后炮影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超过七十年,但到了今天,香港仍然保留了很多鲜为人知,富有历史价值的军事设施,包括炮台,堡垒,机枪堡,战壕及掩体等,这些都是我们重要的文化遗产。
香港风物志: 渔歌余韵
不同俗群的人皆有其唱歌文化,他们会因应其生活环境而形成独特的歌谣。广为人知的有客家山歌;而较少人认识的有水上人的叹歌。叹歌又称为渔歌、咸水歌及蜑家歌,但咸水歌及蜑家歌这名称都带有负面意思。渔歌是主要在人生礼仪上叹唱,包括结婚和葬礼,而内容偶然会配合场景加入即兴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