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论坛: 公共小巴之存在价值
首集城市论坛,论题是:应否保留公共小巴。节目中不但有学校辩论比赛,亦有专家及现场观众参与讨论,鼓励社会大众表达意见。 编导:曾智华 监制:魏国威 主持:吴明林、苏雄
岁月河山: 细民初九
1894年(光绪20年),粤北相继出现大旱和瘟疫,饥民四处流徙。家住韶关的初九和哥哥阿胜,辗转来到新安县,开始了佃户生涯,但佃农的日子并不安乐。 编剧:李碧华 编导:黄敬强 监制:张敏仪 片头设计:水禾田 演出:王冠辉、陈君和、吴业光、招浩东、霍尔、温泉、马庆生、颜国梁、冯瑞珍、郑孟霞
铿锵集: 搬村何价
由于政府要发展青衣,兴建长康邨,原本位于青衣的上涌尾、下涌尾等村落要迁往他处。1979年中,百多户人迁进重建安置区。居民正努力适应新生活。 编导:吕一岚 监制:伦兆铭
狮子山下: 老犂
老犂靠自己开的粮油杂货铺维生。他一个人,既要打点生意,又要送货,忙得一把年纪还是没有成家。眼见不少人都娶了泰国人为妻,老犂也心动了。(这一集开始转用由顾嘉辉作曲、纯音乐版的《狮子山下》) 导演: 方育平 监制:张敏仪 演员: 黄永标、 李香琴、 陈立品、 郭碧霞、 卢雨岐、曾楚霖、莫庆生、香海、梁洁芳
狮子山下: 何处是吾家
本集包含了两个单元故事。三婆虽然每天要为住公屋的儿子一家打理家务,但晚上却要住在露宿者之家。儿子要搬家了,三婆怎么办?一位记者在采访偷渡客的故事时,受偷渡客倪玉华所托,为她寻找来港后失去联络十多年的父亲。(本集开始采用由黄沾填词、罗文所唱的《狮子山下》) 编导:单慧珠 监制:张敏仪 演员: 陈立品、黄宗赐、谢月美、罗国维、俞明、冯瑞珍、曾庆瑜、何碧坚、郑子敦、周吉、吴回
香港电台金禧特辑: 香港电台金禧特辑
(影带有轻微损坏)1928年,香港电台启播。50年后,港台制作此金禧特辑,与观众一起回顾50年的种种变迁,揭开广播的神秘面纱,亦把当中的有趣画面让大家一同观看。 旁述:钟伟明 策划:姚光芸 编导:殷巧儿 监制:伦兆铭
屋檐下: 开眉粥
四婆(黎灼灼饰)从乡下来港与儿子(李志中饰)一家同住,但生活习惯上格格不入,平日儿子、儿媳和一对孙儿女外出亦不会和她一起。四婆越住越不开心,一次吵架后,四婆扬言要离家出走,投靠在公园认识、家住木屋区的好友好婆(马笑英饰)。 编剧:陈韵文 编导:张婉婷 监制:云影畦 演出:黎灼灼、李志中、陈曼娜、马笑英、苏杏璇、张生、梁爱、晶晶、胡志辉、曹济、梁洁芳
屋檐下: 逆
阿燕(陈复生饰)自小与母亲(李香琴饰)相依为命,但阿燕嫌弃在茶楼唱粤曲的母亲老土,又羡慕有钱同学的生活,认为自己母亲处处不如人。眼看快将会考,阿燕仍然无心向学,令母亲心急如焚,两人终于大吵一场。这嫌隙要如何修补呢?(影带部分位置受损) 编剧:何康乔 编导:麦继安 监制:云影畦 演出:李香琴、陈复生、文雪儿、黄允材、潘妙贞、龙天生、曾近荣、连炎辉、王金、余慕莲、杨志恒、陈玉薇、侯明慧、李燕萍、容守悟、黎乐玲、刘丽诗、邓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