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云南当然少不免要吃野生菌,接待的小和真周到,甫下机他已安排好去吃全菌餐。在此吃野生菌也讲究时间,五至十月最合适,最好是六、七、八三个月,因这期间是雨季,野菇最当造,除了这几个月,就只有冰鲜货和乾货,口感与香味都差远矣。云南的野菇菌驰名中外,日本早已大量采购松茸,他们当地出产卖价超贵,吃个土瓶蒸,只得寥寥几片,到喉不到肺。野生菇菌不宜种植,多与树木共生,最爱躲藏在枯木下,海拔平均在两千米以上,空气洁净加上气候和暖湿润,四处是未经污染的山林,是长野生菇菌的理想地方。云南可找到数以百种的食用菇菌,种类繁多什么羊肚菌、牛肝菌、鸡枞菌、老人头、松茸甚至黑松露都有,当然松茸不如日本,松露也不如意大利。
想起在日本吃个土瓶蒸通常只放三两片,还切到很薄,大概只能用作吊味。当我看到眼前一大盘松茸,有点不知所措,但吃得痛快,每人有个小火锅,可烫可作蘸山葵酱油当「刺身」吃,味道也不错。松茸「刺身」的做法适合食材原教旨主义信徒,他们认为当造的鲜切松茸片蘸酱油才体现出松茸的清香鲜甜本味,据说松茸现摘三天内不吃便失其鲜,炖汤的鲜美流于调和作用反而会失真。而我则任意处理,反正有一大盘,既有炖汤又有煎,又可火煱又可鲜吃,我都不客气大小通吃。这顿野菌餐吃了十多廿种菌,都有不同煮法,其中初尝一种名贵的乾巴菌,当地人视若珍宝,价格比松茸高,香味有点似腌牛肉乾,而腌牛肉乾在云南又叫乾巴故得名乾巴菌。乾巴菌没菌盖菌褶,食用时需一丝丝撕开,除去皱褶处的杂草细沙很费时费力,听闻有味叫「乾巴菌牛肉海胆炒饭」,很有特色我倒想试试。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