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医生,我看过不少这样的情景:孩子病了,父母废寝忘餐照顾。最令人动容的,是孩子病重垂危,父母自愿捐献器官,或肾脏,或肝脏,甚或骨髓,为救孩子性命,绝不怕受皮肉之苦,可说个人性命也在所不顾。父母爱子女之心毋庸置疑,那倘若患病的是父亲或母亲,愿意捐献器官的子女又有多少呢?
有时为人父母的,出于爱子心切,甚至忧心过度,做了一些不理性的判断。犹记得我女儿小时候有次发烧,体温大概四十度,还呕吐了一两次(其实小孩子生病呕吐是十分平常的),就令我当医生的太太焦躁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并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便诊断女儿患脑膜炎,须马上入院诊治。若换个场景,在安老院舍的公公婆婆有病要看医生,其子女又会有什么反应?会珍惜、感谢父母的子女又有多少?
不过,我自问是一个失败的父亲。物质的供养,绝不能满足孩子的心。我一直相信物质越丰富,孩子越难珍惜拥有。而我觉得除了衣食住行、供书教学外,很多父母为子女做的也许超越了理性和实际需要,甚至过分保护及溺爱他们。例如不少父母说要为儿女置业,起码帮他们付首期,好让他们将来成家立室时有瓦遮头,才算完成作为父母的责任,这实在令我有点茫然。而在大学资讯日,我亦见过家长带着孩子询问课程和入学资格,孩子则被动地坐在一旁。到入宿那天,妈妈带着家佣为孩子整理衣物。还有,我在医院工作的部门,收到母亲来电投诉当医生的儿子当值次数太多,没时间回家吃饭。这都反映了父母爱孩子心切,却不知不觉培育出不会珍惜、不懂感恩、甚至欠缺自理及独立处事能力的小霸王。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