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过不少内向朋友,在职场最不自在的处境是什么,他们都异口同声说:最怕开会。除了是会议太多或太冗长之外,内向人士面对最大的挑战,往往是要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笔者也经历过开会被问及意见时,头脑一片空白,或在想发表时词不达意,令同事、上司们报以困惑的眼神,有时还会遇到表达后,自己怦怦的心跳和面红耳热的尴尬情况。

笔者尝试将问题分作两部分。第一是「想讲,但唔知点讲」;第二是「无嘢想讲,可以点回应?」今天我们集中谈第一个情况。在讨论前我们先认识内向人士处理资讯时的脑部运作。开会往往涉及大量新资料的交流,这个频繁的社交形式本已令内向人士疲于奔命(相反外向人士则愈谈愈起劲)。除此之外,内向人士多以网状的思维模式,即是将新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然后跟过往不同的经验作比对和连结,并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感觉⋯⋯可想而知是需要较多时间处理和耗费大量心力的,而外向人则较多采用线性思考,回应较即兴和直接。笔者认为两者无分好坏,只是情况有别,就像下棋和打乒乓球的分别。无奈香港商业社会如此急促,要深思熟虑的棋手打乒乓球表现一定强差人意。

那么内向人士开会有什么方法扭转劣势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开会前养精蓄锐
由于开会耗费内向人士大量精力,会议前要争取时间休息;早五至十分钟到达会议室,作几个深呼吸和闭目安静,让身体可以放松,准备进入开会状态;找近门口的位置坐,在会议中有需要时去外面稍作休息。更重要的是预习开会内容,如果时间许可,想像一下会议当中可能出现的场景,届时就能更快回应。

2做笔记
把听到的资料以关键字记下,以直线把相关的资料和想到的点子连系起来。一来可以集中精神,把资料以视觉方式作整理和连结,二来发表意见时能作参考,以免离题。

3简洁的回覆
整理好的观点要好好的表达出来。把结论放在最开头,附以简单贴题的理据支持,最后重申结论。过程要慢慢讲,咬字会较清晰,音量也较易提高;讲话时保持笑容,间中以眼神与相关人士交流(不用正视对方眼睛,看对方的额头就可以了)。练习多了,比较能够放松心情,思路和应对力也大大提高。

 

 

出版社:突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