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特写
节目简介:
以不同专题环节,跟进焦点新闻,探讨时事议题,专访新闻人物,捕捉时局最新走势。
主持人:
新闻部记者2025-02-25
新闻特写
现正播放: 「长者2元乘车」检讨 学者质疑限搭成效 议员倡分段收费
分段播放:
「长者2元乘车」检讨 学者质疑限搭成效 议员倡分段收费
收听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明日发表,预料将公布对长者2元乘车优惠的检讨。消息指,政府考虑维持年满60岁人士可享有优惠,但每月限搭240程,10元以上车资则改为两折计算。
有学者质疑新方案对缩减库房开支作用有限,有立法会议员认为公共交通营办商应该履行社会责任,为60至64岁人士提供半价优惠,以及实行分段收费,长远减少政府补贴。
记者卢紫菁报道
有学者质疑新方案对缩减库房开支作用有限,有立法会议员认为公共交通营办商应该履行社会责任,为60至64岁人士提供半价优惠,以及实行分段收费,长远减少政府补贴。
记者卢紫菁报道
浸大有意开办医学院 校长卫炳江:符合条件
收听


政府就第三间医学院招收建议书将于下月17日截止,香港浸会大学成立的新医学院及专家谘询委员通过支持相关建议书,校长卫炳江表示,建议书大致完成,认为浸大的条件合符政府相关要求。被问到院校合办医学院的看法,卫炳江认为,香港应该考虑合办医学院。
浸大的新医学院筹备委员会就表示,有本地私家医院及大湾区医院已经表明愿意成为浸大的教学伙伴,协助相关教学工作。
记者李俊杰报道
浸大的新医学院筹备委员会就表示,有本地私家医院及大湾区医院已经表明愿意成为浸大的教学伙伴,协助相关教学工作。
记者李俊杰报道
生产者责任制拟扩大至胶樽及纸包饮品盒 议员称1毫子回赠不够吸引
收听


环境及生态局计划修例,扩大生产者责任制至胶樽及纸包饮品盒,涵盖容量100毫升至2公升之间的饮料产品,大型零售店铺须设立指定退还点,初步建议为每个塑胶饮料容器及纸包饮品盒提供不少于0.1元回赠,鼓励公众回收。
在立法会一个委员会会议上,有议员认为,1毫子回赠未必够吸引。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相信,生产者会增加金钱诱因,尽力达到回收目标。
对于有议员关注,业界会将回收成本转嫁消费者,谢展寰表示,不同品牌之间有竞争,相信加幅会克制。
记者仇志荣报道
在立法会一个委员会会议上,有议员认为,1毫子回赠未必够吸引。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相信,生产者会增加金钱诱因,尽力达到回收目标。
对于有议员关注,业界会将回收成本转嫁消费者,谢展寰表示,不同品牌之间有竞争,相信加幅会克制。
记者仇志荣报道
协青社估计全港有2万名「潜在辍学」青少年
收听


根据教育局规定,中小学生如果连续缺课7天,学校需要向局方呈报。协青社的研究发现,有部分中小学生经常缺课、但未必是连续7天,中间或会上学一天然后又缺课,机构把他们定义为「潜在辍学」。至于连续缺课7天或以上的学生,则定义为「高危辍学」。
协青社由2020年11月起推行「酷学青年计划」,专门协助10至18岁的学生,希望重启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动机。他们根据过去4年协助的人数去推算,全港约有两万名「潜在辍学」问题的学生。
协青社「酷学青年计划」项目经理曾嘉俊表示,要接触有「潜在辍学」问题的学生,困难在于他们往往会以一些原因,例如生病或家庭问题等而不上学,令前线人员难以界定他们是否属于辍学,从而较难提供支援。
记者任顺熙访问了曾嘉俊
协青社由2020年11月起推行「酷学青年计划」,专门协助10至18岁的学生,希望重启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动机。他们根据过去4年协助的人数去推算,全港约有两万名「潜在辍学」问题的学生。
协青社「酷学青年计划」项目经理曾嘉俊表示,要接触有「潜在辍学」问题的学生,困难在于他们往往会以一些原因,例如生病或家庭问题等而不上学,令前线人员难以界定他们是否属于辍学,从而较难提供支援。
记者任顺熙访问了曾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