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特写
节目简介:
以不同专题环节,跟进焦点新闻,探讨时事议题,专访新闻人物,捕捉时局最新走势。
主持人:
新闻部记者2023-03-01
新闻特写
现正播放: 今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
分段播放:
今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
收听


政府宣布,今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市民无论在室内、户外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毋须强制戴口罩。不过,部分高风险场所,例如医院及院舍的负责人可用行政指令要求进入人士佩戴。
政府说,局部保留口罩令防疫效果不大,考虑风险可控等不同因素后,认为现时是适当时间取消口罩令。
有市民表示,人多的地方仍会继续戴口罩。有安老业界说,为保护院内长者,院舍员工会继续自愿戴口罩,同时会要求访客和家属佩戴。医管局表示,今日起采取多项措施,配合最新的复常措施。
记者陈乐谦报道
政府说,局部保留口罩令防疫效果不大,考虑风险可控等不同因素后,认为现时是适当时间取消口罩令。
有市民表示,人多的地方仍会继续戴口罩。有安老业界说,为保护院内长者,院舍员工会继续自愿戴口罩,同时会要求访客和家属佩戴。医管局表示,今日起采取多项措施,配合最新的复常措施。
记者陈乐谦报道
许树昌倡人多地方继续戴口罩保护自己
收听


政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说,过去3年市民戴口罩,很少接触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担心除口罩后,这些病毒会在社区传播。
许树昌尤其关注儿童之前戴口罩,免疫力转差,近日已见到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儿童病情比以往严重。他建议市民在人多地方和高危处所继续戴口罩保护自己。
许树昌尤其关注儿童之前戴口罩,免疫力转差,近日已见到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儿童病情比以往严重。他建议市民在人多地方和高危处所继续戴口罩保护自己。
孔繁毅不排除院舍感染个案增惟轻症为主
收听


另一名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不排除,未来院舍感染个案会上升,但以轻症为主,毋须太过担心。
他又建议,政府订立计划,让市民每年接种新冠加流感疫苗。记者汪溟曦访问了孔繁毅。
他又建议,政府订立计划,让市民每年接种新冠加流感疫苗。记者汪溟曦访问了孔繁毅。
研究显示7成受访精神病患者认为晋升机会较少
收听


平机会委托教育大学的研究,访问800多名在职人士及精神病患者,发现8成受访的在职人士认为,职场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情况,属非常普遍或普遍;7成受访的精神病患者表示,患病令他们获得较少晋升机会;6成8受访患者认为,有因为患有精神病而不被聘用的情况。
平机会署理主管徐妤婷表示,过去5年共收到约300宗有关精神状况被歧视的投诉,当中7成半涉及雇佣范畴。她说,要评估雇主在聘用时有否触犯《残疾歧视条例》,视乎聘用时是根据求职者的实际能力,抑或因既定印象而作出决定。
记者李嘉雯访问了徐妤婷。
平机会署理主管徐妤婷表示,过去5年共收到约300宗有关精神状况被歧视的投诉,当中7成半涉及雇佣范畴。她说,要评估雇主在聘用时有否触犯《残疾歧视条例》,视乎聘用时是根据求职者的实际能力,抑或因既定印象而作出决定。
记者李嘉雯访问了徐妤婷。
《两会前瞻》:分析料内地会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于5%以上
收听


全国政协及人大会议分别于周六及周日召开,今次是5年一次的换届年,重点之一是会表决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层人选名单。
另一方面,今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随着内地宣布疫情基本结束,外界聚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未来一年经济有何规划及定位。
分析指,今年的主要任务是要恢复经济增长,预计内地会将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以上,对经济的定调会沿用去年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坚持稳中求进,稳字当头的讲法,扩大内需将是主立调。
有经济师认为,要关注房地产政策,因为楼市将是经济能否达到增长目标的关键,而为支持经济增长,中央或提高赤字率。
记者李意琴《两会前瞻》报道
另一方面,今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随着内地宣布疫情基本结束,外界聚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未来一年经济有何规划及定位。
分析指,今年的主要任务是要恢复经济增长,预计内地会将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以上,对经济的定调会沿用去年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坚持稳中求进,稳字当头的讲法,扩大内需将是主立调。
有经济师认为,要关注房地产政策,因为楼市将是经济能否达到增长目标的关键,而为支持经济增长,中央或提高赤字率。
记者李意琴《两会前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