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特写
节目简介:
以不同专题环节,跟进焦点新闻,探讨时事议题,专访新闻人物,捕捉时局最新走势。
主持人:
新闻部记者2023-04-10
新闻特写
现正播放: 陈家亮∶重新审视医科生可参与工作 减轻医疗体系压力
分段播放:
陈家亮∶重新审视医科生可参与工作 减轻医疗体系压力
收听


本港医护人手持续紧张,医管局联同两间大学医学院等代表到英国招揽人才。中大医学院院长陈家亮接受专访时表示,短时间内或者未必可看到「抢人才」成效,他认为,本港可以重新审视医科生可参与的工作范畴,增加他们的实战经验,例如即将毕业的医科生,可分担部分工作。
陈家亮说,就读毕业班的医科生有能力将病人按严重紧急程度分流,亦能做到初步诊断、急救及简单化验,如可增加他们的实战经验,不但有助减轻医疗体系压力,亦可令这班医科生有归属感,形容是「相得益彰」。
政府正研究强制医护要在公立医院服务一定年期,陈家亮担心,或会容易引起反效果,认为要留人之余,亦要思考如何令医护愿意留下来。他说,要管理好一个大机构并不容易,要讲求程序及质素,强调病人健康是首要考虑,但有些管理思维需要改变。
陈家亮说,在庞大架构下,领导层绝对支持多些「人性化」,少些讲程序。他说,前线医护人员希望做好事情、提高效率,但程序上可能遇到阻碍,或令他们感到最好不要有太多创意或意见;又或者过程中,需要经过很多审批程序,未上达至最高决策层,中间已被阻截。
他相信医护离职各有不同原因,亦不能否认庞大医疗体系或会缺乏灵活性,部分人可能觉得难以改变环境,因而转投私营市场发展。
记者崔蔚恩报道
陈家亮说,就读毕业班的医科生有能力将病人按严重紧急程度分流,亦能做到初步诊断、急救及简单化验,如可增加他们的实战经验,不但有助减轻医疗体系压力,亦可令这班医科生有归属感,形容是「相得益彰」。
政府正研究强制医护要在公立医院服务一定年期,陈家亮担心,或会容易引起反效果,认为要留人之余,亦要思考如何令医护愿意留下来。他说,要管理好一个大机构并不容易,要讲求程序及质素,强调病人健康是首要考虑,但有些管理思维需要改变。
陈家亮说,在庞大架构下,领导层绝对支持多些「人性化」,少些讲程序。他说,前线医护人员希望做好事情、提高效率,但程序上可能遇到阻碍,或令他们感到最好不要有太多创意或意见;又或者过程中,需要经过很多审批程序,未上达至最高决策层,中间已被阻截。
他相信医护离职各有不同原因,亦不能否认庞大医疗体系或会缺乏灵活性,部分人可能觉得难以改变环境,因而转投私营市场发展。
记者崔蔚恩报道
「九龙城泼水节」复办 有商户称带动生意
收听


因疫情停办3年的「九龙城泼水节」昨日复办。大批市民穿上雨衣在马路参加「水战」,不少市民带备水枪,互相泼水和射水。
有市民说,疫情下抑压很久,形容昨日气氛好。有商户负责人表示,活动可以带动生意。有份协办活动的泰国工会组织表示,今年警方封锁整条城南道,比以往尽兴。
警方表示,泼水节性质主要为康乐、文化及宗教目的,警方并无接获主办团体的相关公众集会申请,不过双方一直有就公众安全及人流管制方面保持密切沟通,警方适当调派人手及采取措施,维持公共安全及秩序。
记者黄贝纹报道
有市民说,疫情下抑压很久,形容昨日气氛好。有商户负责人表示,活动可以带动生意。有份协办活动的泰国工会组织表示,今年警方封锁整条城南道,比以往尽兴。
警方表示,泼水节性质主要为康乐、文化及宗教目的,警方并无接获主办团体的相关公众集会申请,不过双方一直有就公众安全及人流管制方面保持密切沟通,警方适当调派人手及采取措施,维持公共安全及秩序。
记者黄贝纹报道
数码港:与智慧生活有关初创企业过去3年增逾4成半
收听


在本港,智慧生活产业持续发展。数码港相关范畴的初创及企业数目在过去3年增长超过4成半。今年《财政预算案》提出,为数码港预留2亿6500万元,培育智慧生活初创企业,当局预期未来5年,每年大约有90间初创公司受惠。
智慧生活涵盖健康科技及智慧出行等。有初创公司创立「点对点」接载服务,并提供陪诊员,方便长者或行动不便人士覆诊。有初创公司应用科技,协助消费者或中药生产商分辨中药的质素,很快就知结果。
记者任浩锋报道
智慧生活涵盖健康科技及智慧出行等。有初创公司创立「点对点」接载服务,并提供陪诊员,方便长者或行动不便人士覆诊。有初创公司应用科技,协助消费者或中药生产商分辨中药的质素,很快就知结果。
记者任浩锋报道
《透视大中华》:内地有国企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优惠租房项目
收听


房屋问题不单困扰香港年轻一代,内地不少一线城市的青少年都一样。内地有国企推出保租房项目,以市价约8成租金,租楼予毕业不超过3年的大学毕业生。有租住的年轻人认为,保租房项目质素高、交通便利,方便留在北京工作。
有内地学者说,一线和二线城市都出现抢人才战,必须解决住房问题,保租房政策对于城市吸引人才和劳动力有很大帮助。
记者林家萍报道
有内地学者说,一线和二线城市都出现抢人才战,必须解决住房问题,保租房政策对于城市吸引人才和劳动力有很大帮助。
记者林家萍报道


北京保障房中心推出青年公寓,以低于市价出租保租房予毕业不足3年的大学毕业生。(黄维波摄)


租客张恩泽说,青年公寓地理位置很好,方便上班。(黄维波摄)


青年公寓家具齐备。(黄维波摄)


青年公寓月租2600至4800元人民币,是市价约8折。(黄维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