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的黄金时代
2019-11-30
返回
文学的黄金时代
2019-11-30
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香港文学踏进一个辉煌美好的黄金时代。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少文人作家纷纷南来到香港,形成了左右两派的舆论阵地,亦造成了一种百花齐放的景象。
五十年代初,香港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份重要的年青人刊物~『中国学生周报』,对当时年青人影响深远。『文艺新潮』提倡现代主义文学,认为文学不应受政治干预。五十年代中期,香港出版了大量通俗的「三毫子小说」,当时亦有『小说时代』的说法。
五、六十年代,香港报业发展蓬勃,不少文人在副刊专栏发表文学及评论。南来文人刘以鬯及曹聚仁都是表表者,在作品中亦记载了他们在香港的卖文生活。
七十年代初期,香港文学的本土意识开始抬头,很多作家以香港为书写对象,令七十年代的香港文坛洋溢着本土气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少文人作家纷纷南来到香港,形成了左右两派的舆论阵地,亦造成了一种百花齐放的景象。
五十年代初,香港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份重要的年青人刊物~『中国学生周报』,对当时年青人影响深远。『文艺新潮』提倡现代主义文学,认为文学不应受政治干预。五十年代中期,香港出版了大量通俗的「三毫子小说」,当时亦有『小说时代』的说法。
五、六十年代,香港报业发展蓬勃,不少文人在副刊专栏发表文学及评论。南来文人刘以鬯及曹聚仁都是表表者,在作品中亦记载了他们在香港的卖文生活。
七十年代初期,香港文学的本土意识开始抬头,很多作家以香港为书写对象,令七十年代的香港文坛洋溢着本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