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寻

载入中 ...

回想我未成年 (02-07-2011)

2011-07-05

回想我未成年 (02-07-2011)

2011-07-05
心声听过了,感受分享了,大家又有没有想过这些心声、感受是从何而来呢?为什么过去的青少年又跟新一代的青少年有不同的心态呢?

最后一集「我未成年」我们邀请了老师、社工、家庭辅导专家等去分析十八岁以下青少年的价值观,第一集「援交那一步」的主持王敏奕与嘉宾分享成长经验后,她感到自己虽然也是九十后,但感到与这些未成年的青少年又不一样,除了自己多了一张成人身分证,及合资格得到政府派六千元之外,也有一些说不出来的分别,在身旁的社工赵德财道:现在很快便有一个generation gap,你已经跟她们有一点代沟了。

我未成年

  • 视像
  • 英文
  • 已完结
我未成年,本应还在父母翼荫下成长,在校园师长善诱下学习。但这边厢青少年面对的是教学语言微调,翻天覆地的三三四学制改革,校园如战场。朋辈间是漫无目的寻找刺激,黄赌毒就在咫尺。那边厢是家暴、父母离异、贫富悬殊。在可见的未来,迎接他们的是「双失」。青春的神话在e世代破灭。 
他们的故事,成年人也许装作视而不见,就像滥药,事情是几个月内积聚爆发吗?是几年来累积下来,到纸包不住火,不认还需认,政府才大张旗鼓「全城禁毒」。援交、性滥交、自杀、校园欺凌、缺乏学习动机、上网成癖等彷佛让青春蒙尘。

但总有令人鼓舞的例子,前路再苦,情势再坏,亦有青少年甘之如饴,找到前行下去的勇气,为学习、为生命奋进,展现无比毅力。 
青少年成长,性格、情绪、行为分分钟不祗在微调,还在跌荡。生命中遇上了某些人、某些事,生命就从此改写,e世代青少年成长不易。
 十四个未成年故事,是社会极少数还是普遍现象,是正是负、是非对错,谁能判断。他们的成长带汗带泪,年轻的生命让我们看到生命的重。


2011年4月2日至7月2日,逢星期六晚上八时 亚洲电视本港台播出。
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