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寻

载入中 ...

安居屋檐下

2015-08-28
1953年香港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火,烧毁石硖尾一带的寮屋,造成近五万名灾民无家可归。政府随即兴建大量的临时居所,让灾民暂住。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香港公屋发展的源头,但事实又是否如此?

事实上,早于二、三十年代,鉴于大量中国人口涌入香港,造成房屋严重不足,当时殖民地政府分别在1923及1935年作出研究报告-房屋委员会报告(Housing Committee Report)。当中有建议由政府以低廉地价批出土地,由商人斥资兴建廉租房屋予居民,以改善房屋不足及居住环境恶劣的问题。当时移居香港的人口也有部分是富商,而一些看准时机的香港商人亦向政府提议兴建大型的房屋计划。虽然由于经济不景气,当中的建议都未有落实或者以失败收场,但1935年的报告内的具体房屋建议已为香港房屋政策定下基调。

政府于1939年正式将城市规划立法,自始政府主导城市规划的工作,打破殖民地政府积极不干预政策,成为香港房屋以及城市规划史的里程碑。

直至二次大战后,香港开始重建,第一个提供廉价房屋的机构终于出现,在伦敦市所长设立的空袭救灾基金资助下,房屋协会正式成立。1952年更建设了上李屋邨,成为香港首个公营屋邨。其后难民大量涌入,依山建屋,后来发生了多次大火。为了有效地安置灾民,殖民地政府兴建了第一条由政府全资负责的公营房屋-石硖尾徙置大厦;更开启了政府的公共房屋的措施。

及后,1960年代,市区土地愈见缺乏,政府开始构想新的土地规划政及房屋策略,于是新市镇计划启动,观塘及荃湾就是第一代新市镇,亦称卫星城市。配合当时的工业发展,公共屋邨毗邻工业区而建。70年代,港督麦理浩宣布十年建屋计划,沙田,屯门等重新纳入新市镇发展之内,当时构想以公屋带动社区发展,以建立一个能够在各方面自给自足的社区。通过迁移市区人口到市镇,市区的土地得以释放,用以发展其他产业。

香港公共房屋的发展经历了几十个年头,在香港战后社会及经济发展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公屋不但为香港市民提供稳定的居所;配合不同时期的土地规划,有效地调动大量劳动人口,也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

编导:杨慧雅
监制:利子良
播出日期:28/8/2015星期五晚上7时无线电视翡翠台及港台电视31

香港历史系列 III

简介:香港历史系列,过去以纪录片形式,透过口述历史,加上电脑画面重组,让香港历史活现在观众眼前,唤起大众对香港的集体记忆,亦加强年轻人对本地的归属感。本辑节目秉承过往两辑,继续以曾在香港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核心,呈现香港今昔之余,在历史空间的转移当中,此地曾担当什么角色;时至今日,此角色又有何改变?同时又如何为香港带来今天的面貌?节目内容将会介绍香港的医疗制度成立、早期航运发展、香港保卫战、早期报业、司法制度建立过程、华商与市镇发展、公共房屋政策及交通发展,并且发掘更多历史事件及人物,务求能组合出较全面的香港历史面貌,让普罗观众对香港历史更深刻的认识。 节目播映:2015年7月10日起,逢星期五晚7时,在无线翡翠台及港台电视31播映。
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