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寻

载入中 ...

第九集:大鱼爱台湾 — 黄春明

2014-11-30

第九集:大鱼爱台湾 — 黄春明

2014-11-30
第九集:大鱼爱台湾 — 黄春明

以八十岁高龄,他还拼命教授儿童戏剧,于全国巡回演出,并于咖啡屋说故事,亲手撕画创作,为台湾宜兰本土杂志设计封面。

人们可能忘记了他就是台湾国家文艺奖得主,《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的小说作家,四十年前他的小说已被纳入中小学范文之内。

他,就是黄春明。

性格刚烈,自小就抱不平而跟人大打出手,从不后悔为创作小说而卖便当,是为黄春明的阳面。孙子一叫一呼,他又可以欢笑乐极,什么都不理会,是为黄春明的柔弱。余光中曾说,「黄春明,现在是孙子的大玩偶」。


导演: 李健文

 ==============================
信报C5   26/11/2014

桃花源在哪里?在哪里?在大骗子的嘴里! ── 黄大鱼儿童剧团《小李子不是大骗子》
 
黄春明被誉为台湾国宝级文学家,虽然已年届79,大可以安享儿孙福,可是他仍坚持创作,更亲身到他创办的剧团指导小朋友演戏,他认为自己有手有脚,有能力工作,就不应该成为别人的负担。小朋友也喜欢这位活泼的国宝来导戏,都称呼他做黄老师、黄爷爷,这爷爷不但会唱歌,也会跳舞,小团员说起他都可以抖出一大箩筐的趣事:「找黄爷爷,常被塞东西吃、塞玩具呀,在那边玩一玩,就睡着了。」
 
黄春明生于1935年,宜兰县人,曾任小学老师。创作范围广泛,包括小说、散文、新诗、歌仔戏以及儿童剧等等,是台湾当代重要的乡土作家。童心未泯的黄春明极爱孩子,二十多年前,他创立了「黄大鱼儿童剧团」,以戏剧来教导孩子认识人际关系及团体伦理。别人说他搞儿童剧团是傻瓜所为,他不介意:「大智若愚!这个『鱼』跟那个『愚』一样 (读音),我自己安慰自己。人家说老猫、老狗,有没有说老鱼的?没有!」他指着正在排练的儿童团员说:「有新陈代谢!」跟随黄爷爷十年的张哲维是剧团的成员,他敬佩黄爷爷,学习他的态度:「我选定一个喜欢的事情,就一直去做它。无论再怎样辛苦,就是去做。这是我从他身上学到的坚持。」
 
黄爷爷理解孩子,因为有颗赤子之心:「作品有爱心,自然有能量。」2004年,黄春明创作的儿童剧《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就是因为孩子常常被父母冤枉做错事,满腔委屈,他要为孩子发声而创作。曾经有几个五岁的孩子看到结局都哭了起来,黄春明说:「妈妈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很感动』。你问他什么东西让他感动呢?他说『不懂』。」
 
黄春明求学时期是个问题学生,曾几度被退学,由台北一直转到屏东就学,老同学戏称他为「流浪学生」。这问题学生回想念书时往事,记得曾趁晚自修时偷溜走出去,被学校门警发现,好强的黄春明说不过门警,竟然动手。他说:「砰!一拳打过去。我以前就一直打!把人家的门牙也打掉了。」老朋友就是喜欢黄春明爱恨分明的个性。
 
认识黄春明和他作品的人都知道,黄春明是个热爱故乡的宜兰人,他强调人必须认同自己的出生地,这种感情不必经过学习而成,他说:「人要落叶归根,我死也要死在我家里!」这位乡土作家爱把身边发生的小事入文,例如乡土小说《鱼》就是根据他骑摩托车去乡下买猪肉的事情创作,描写贫穷农村小人物阿苍得鱼和失鱼的故事。该小说在1998年获第二届国家文艺奬。而小说《儿子的大玩偶》则在儿子黄国珍诞生后创作,描述现实中挣扎不认输的小市民对妻儿深厚的爱,故事后来被侯孝贤改编拍成电影。
 
黄春明习惯在台北的明星咖啡厅写作,儿子黄国珍也在这里玩大。黄春明很希望把咖啡厅的爱带回乡下,终于在2012年和宜兰政府合作,把历史建筑「旧米谷检查所」改变为「百棵树红砖屋咖啡厅」。白天是咖啡屋,晚上变成艺文沙龙,兼办展览、讲座,还有儿童剧表演。
 
问黄春明桃花源在哪里?他毫不犹豫,踏一踏地说:「不用找,就在你生活的这块土地上。」




华人作家

  • 视像
  • 英文
  • 未完
文学对人性的探讨虽然不能创造物质文明,却能触及人类灵魂的深处。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社会风貌,也传承一个民族的文化。这辑节目希望透过拍摄世界各地的华人作家,听他们的成长故事,察看他们创作的时代背景,让观众认识作家,感受他们的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风貌、人性特质与及当代文化。

外判制作单位挑选各地华人作家,介绍他们及其作品,扩阔观众视野,提升阅读兴趣。
作家包括:董启章、张爱玲、张纯如、小思、古苍梧、石琪、陆离、王文兴、易文、黄春明
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