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2015香港政情大事回顾
2015-12-24
主持:麦嘉纬
2015年,是一个时代的分水岭。
经年累月的2017年政改方案,终告尘埃落定,民主之路原地踏步,香港无任何一方成为大赢家。建制派在投票「甩辘」事件有如一盘散沙;民主派在雨伞运动后亦未能聚沙成塔,特区政府继续弱势管治。
踏入后政改年代,一国两制似乎失去了微妙的平衡。中央官员的「超然论」、「去殖民化」,培添香港人的无力感。
面对如此破局,本届政府已重申不会重启政改,改打民生经济牌。言犹在耳,随即爆发食水含铅风波,加上高铁工程一再超支和延误,机场第三跑道大白象工程、家长抗议取消小三TSA、网络廿三条等等,民生、经济议题造成的社会分裂,并不下于政改争议。
港大校委会否决港大法律学院前任院长陈文敏为副校长,以至岭大和中大领导层换届引起一连串风波,惹来政治干预院校自主的争议,一班学人打破沉默,发起守住学术自由的行动。
区议会选举伞兵、素人抬头,传统双料议员纷纷坠马,打「本土」旗帜的政党大获全胜,为明年立法会选举带来一定变数。
「港中大战」两场0:0平手的足球赛果,则为沉闷的局面带来生气,令人憧憬着香港这个主场,会否同样幸运地出现门楣和门柱守住?
2016年,香港人和香港队一样,虽然未必最强,但又能否创造奇迹,守住香港?
编导:易咏欣
2015年,是一个时代的分水岭。
经年累月的2017年政改方案,终告尘埃落定,民主之路原地踏步,香港无任何一方成为大赢家。建制派在投票「甩辘」事件有如一盘散沙;民主派在雨伞运动后亦未能聚沙成塔,特区政府继续弱势管治。
踏入后政改年代,一国两制似乎失去了微妙的平衡。中央官员的「超然论」、「去殖民化」,培添香港人的无力感。
面对如此破局,本届政府已重申不会重启政改,改打民生经济牌。言犹在耳,随即爆发食水含铅风波,加上高铁工程一再超支和延误,机场第三跑道大白象工程、家长抗议取消小三TSA、网络廿三条等等,民生、经济议题造成的社会分裂,并不下于政改争议。
港大校委会否决港大法律学院前任院长陈文敏为副校长,以至岭大和中大领导层换届引起一连串风波,惹来政治干预院校自主的争议,一班学人打破沉默,发起守住学术自由的行动。
区议会选举伞兵、素人抬头,传统双料议员纷纷坠马,打「本土」旗帜的政党大获全胜,为明年立法会选举带来一定变数。
「港中大战」两场0:0平手的足球赛果,则为沉闷的局面带来生气,令人憧憬着香港这个主场,会否同样幸运地出现门楣和门柱守住?
2016年,香港人和香港队一样,虽然未必最强,但又能否创造奇迹,守住香港?
编导:易咏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