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寻

载入中 ...

赫鲁晓夫 (五)∶肃反运动

2022-06-18

赫鲁晓夫 (五)∶肃反运动

2022-06-18

1934年12月1日傍晚,联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在列宁格勒州委机关所在地斯莫尔尼宫内被枪杀。基洛夫事件扑朔迷离,至今仍是历史悬案。凶手尼古拉耶夫是内务人民委员会工作人员,曾被开除党籍。案发后他当场被捕,当天晚上,史太林等中央领导人赶到出事地点,亲自审问,但审讯记录始终没有公布,而尼古拉耶夫当月即被枪决。无论基洛夫案的真相如何,这事件给史太林提供了彻底清洗反对派、以至潜在对手的机会,历时四年之久的大肃反运动正式开始。

基洛夫被暗杀的当天,史太林在没有经过政治局讨论和批准的情况下,对国家刑法作了如下修改:
1. 各司法机关应加速审理被控告犯有策划或采取恐怖行动的罪行的犯人。侦察恐怖活动案件不得超过十天。
2.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不会考虑这类罪犯要求赦免的申请。判决一经作出,不得上诉,不得赦免。
3. 内务人民委员会应在这类罪犯被判处死刑以后立即予以执行。

以上条文被称为「基洛夫法」,它为大规模的肃反运动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整场肃反运动中,赫鲁晓夫的态度就如美国学者威廉·陶布曼在《赫鲁晓夫:他和他的时代》一书中写道:「在大清洗运动中,赫鲁晓夫始终站在史太林一边。」他在莫斯科时期,38名市、区高级官员中只有3人幸存,146名党委书记中有10人幸存,63名当选的莫斯科党委成员中有8人幸存。1937年政治局分配给他逮捕35000名「人民公敌」的名额,其中5000人要处决。而赫鲁晓夫向联共中央报告,逮捕了41000人,处决8500人。后来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也说:「几乎所有和我一起工作的人都遭到了逮捕。」赫鲁晓夫本身在大清洗之初,亦因为他早年与托洛斯基主义的关系而遇上麻烦,后来在卡冈诺维奇的说项下,史太林接见了赫鲁晓夫,并在莫洛托夫的建议下,赫鲁晓夫公开供认了自己曾经的犯罪行为,并补充说史太林「知道我犯的错误」,结果他的「坦白」赢得了史太林的认同,并立即被重新选入党委。

由于大清洗的浪潮使乌克兰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到1937年12月,史太林需派一个信任的人,去领导和控制乌克兰,最终他选中了赫鲁晓夫。1938年6月,乌克兰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例行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赫鲁晓夫正式当选为乌克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和基辅州委第一书记。

古今风云人物

  • 声音
  • 中文
  • 未完
介绍古今中外历史人物,透过这些传奇人物的风云事迹,加深大家对历史的认识。

主持∶张伟国、罗永生、曾卓然、谭家齐

逢星期六晚上8:00至8:30,香港电台第一台播出。

香港电台文教组制作



香港电台文教组专页<艺文一格>
rthk.hk/artitude
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