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寻

载入中 ...

《香港遗美 - 香港老店记录》│嘉宾:林晓敏(作者)

2021-09-04

《香港遗美 - 香港老店记录》│嘉宾:林晓敏(作者)

2021-09-04

《香港遗美-香港老店记录》-今宵多珍重


「生于斯,长于斯,感情所系,书中都是围绕生活日常的店铺,原来故事就在身边,街道的寻常风景,往往可见匠意之所在。我城遗美,难离难舍,想抱紧些,愿能一一记录。」疫情下香港人坐困愁城日渐乏闷,作者林晓敏游走大街小巷,记录了店铺街道上人文的风景,用文字与相机记录下来,将不同的点连成社区的面,呈现整个社区发展脉络。《香港遗美-香港老店记录》收集了二十五间老店的故事,保留了我城昔日衣食住行的味道。香港人贪新又恋旧,透过阅读这本摄影散文集,重新拾回我城的碎片。

大角咀永兴祥砧板匠木老人
昔日,深水埗的凉茶铺就如今天的咖啡店,供人听歌消遣;报税师爷吸引了小贩、司机前来请教报税事项,也有风尘女子挂念家乡,找人代笔写信等等。今天,咖啡店已变成时下文青热爱的打卡热点,报税更是手机一键就能处理,只有老店留下以往旧香港的风景。大角咀中汇街的「永兴祥砧板」,一租便是三十多年,幸业主未有大幅加租,尚留住这老铺。创办人曾吉战后来港,在深水埗当了个木工,在木头堆中一晃六十余年,离世后儿子曾德华接棒。原始木头在华叔的手中经历浸软、刨木、打磨、铲平十多道工序,千锤百炼,外表坚硬,内里柔情,可以卸开刀锋的力道。以往家中砧板发霉,想换的时候不知道哪里觅得好货色,靠的就是邻里间口耳相传。数十年来永兴祥砧板独沽一味,脚踏实地卖红杪木砧板。曾德华受了年华洗礼,现已六旬老人,造砧板却后继无人。

深水埗广生表行几经风雨
我城受到大时代洗礼,有人眷恋昔日时光,回到最爱的一天,往事却只能回味。二十世纪初手表矜贵,即使坏了亦依依不舍,想方设法把它修补过来,钟表维修及更换零件服务需求甚大,深水埗大埔道「广生表行」便应运而生,由五十年代开业至今,相信老一辈也略有所闻。陆老板在八十年代时承继了前东主的店铺,为街坊们维修机械表、电子跳字表、行针石英表,精密的机件在老板手里,分毫不差,前来光顾的客人亦是惜物之人。

一路走来并不是顺风顺水,八九十年代的枪林弹雨,当时省港旗兵猖獗,光天化日持枪行劫时有发生,金行表行这类售卖贵价消费品的商店更是贼人的目标,「广生表行」也不能幸免。老职员谭生回想当年劫案犹有余悸,曾有贼人走进店内连轰五枪,夺去十多只劳力士。他也曾试过被伪装顾客的贼人用牛肉刀劈向自己,险中要害成为刀下魂。店内数千件钟表存货陪香港走过了高山低谷,凝结了旧日时光,滴滴答答却是老店生命倒数的声响。

今宵多珍重
林晓敏坦言,老店经历了风雨数十载仍屹立不倒,绝非疫情或是租金就能轻易将其压倒。麻雀雕刻、雀笼修理、活字印刷等这些传统行业流逝,在时代的巨轮下日渐淘汰,行业式微已失去了大众的需求,年轻人未必愿意接棒,就算有志,市场萎缩亦难以经营。

夕阳行业,后继无人。以粤东磁厂为例,师父们保留独有的广彩手艺,香港硕果仅存,传至第三代戛然而止。鸡公碗、红玫瑰花头色彩依旧,人面全非,昔日工厂全盛时期二千多人,现今只有数名老师传仍能绘出传统广彩。或许,他们只能继续历史使命,不断画到退休前最后一夜,静待时代变迁而逝去。有部份工艺尝试将传统手工转化为艺术形式的创作,例如雀笼也可以成为展览品,在绝处困境闯出一条路,前路即使不曾明朗,坚持下总有曙光,就算最终失败收场,亦在众人心里留下痕迹。天下无不散筵席,今宵多珍重,听日又另外一个样。

开卷乐

  • 声音
  • 中文
  • 文化
  • 未完
主持人:冯杰、郑政恒、黄怡、邹芷茵、唐睿


开拓文字新国度,带来阅读新感觉。
《开卷乐》,香港电台文教组制作,带领大家走进文字世界,分享阅读乐趣。


电台收听

香港电台第二台,逢星期六晚上8:30至9:00播出。


浏览香港电台文教组「艺文一格」网页
rthk.hk/artitude
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