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冷冷的夜
2016-01-27
穿起夹绵衣、戴上卫生帽,Ayub 走进冰冷的雪房。每天晚上十时至翌日早上七时,Ayub 就在这个摄氏四度以下的大雪柜中工作,把碎冰包装成一袋袋以便销售。寒冷、密闭、不见天日,Ayub 视作等闲。为的是多赚个钱养家。
Ayub 是巴基斯坦裔香港人。在香港居住廿多年,做过各行各业。来港之前,他在科威特工作,是一名助理建筑测量师。后来因战乱被迫回国,迎娶了香港出生的妻子,辗转来港定居。
初到香港,语言不通,进修无路,专业技能不管用。Ayub 当过地盘杂工、地毡推销员......试过失业多时靠朋友接济。现在,假如你问 Ayub 想找什么工作,他一定会答你:最辛苦、工资最高那份。伊斯兰文化赋予他养妻活儿的绝对责任,他欣然担起一家七口的所有开支、五名子女的学费,因为:「一个男人,要一诺千金,娶妻生子,便要负起养育之责。」由身体力行的 Ayub 说来,掷地有声。
然而,作为一名少数族裔,在香港这个寸金尺土的地方,喂饱一家谈何容易?Ayub 的同乡 Shoaib,今年二十出头,大学毕业,操一口流利英语,也曾体会语言和文化障碍令少数族裔难以在职场立足之苦。现时,他在一间劳工机构工作,昼伏夜出,服务南亚裔人士。Shoaib 指出,在香港不懂读写中文,招聘广告看不懂、申请表格填不了、所有技工执照不能考,其实等于判了南亚裔求职者的死刑。
Ayub 苦寻工作不果,劳工处爱莫能助,最后在 Shoaib 所属机构的大力引介之下,觅得冰厂的夜班职位。
通宵工作,生理时钟混乱。每天体力劳动之后,只能睡上四五小时。但 Ayub 知道很多同乡都宁愿夜班工作,因为白天还可再当一份兼职,才能支付家中老幼的帐单。在冰厂工作两年,Ayub 的勤奋和尽责深得经理 Simon 信任。由起初对南亚员工半信半疑,Simon 逐渐领略跨文化合作的方式,并在 Ayub 的介绍之下,聘用了数名南亚裔的员工。
可是,年纪渐老的 Ayub 虽然每天咬紧牙关工作,仍慢慢觉得力不从心。对他来说,一份日间的工作比较合适。经朋友介绍,Ayub 在机场觅得搬行李的工作。但三天训练过后,Ayub 决定不接受聘用。虽然是日间工作,但停机坪上的工作实在太辛苦,而且工时长、路途远、工资低。
Ayub 又回到冷冷的夜。和这个城市里面很多浮浮沉沉的少数族裔居民一样,等待光明的来临。
播出日期:27/1/2016,星期三晚上7时亚洲电视本港台及「港台电视31」
编导:熊嘉荣
Ayub 是巴基斯坦裔香港人。在香港居住廿多年,做过各行各业。来港之前,他在科威特工作,是一名助理建筑测量师。后来因战乱被迫回国,迎娶了香港出生的妻子,辗转来港定居。
初到香港,语言不通,进修无路,专业技能不管用。Ayub 当过地盘杂工、地毡推销员......试过失业多时靠朋友接济。现在,假如你问 Ayub 想找什么工作,他一定会答你:最辛苦、工资最高那份。伊斯兰文化赋予他养妻活儿的绝对责任,他欣然担起一家七口的所有开支、五名子女的学费,因为:「一个男人,要一诺千金,娶妻生子,便要负起养育之责。」由身体力行的 Ayub 说来,掷地有声。
然而,作为一名少数族裔,在香港这个寸金尺土的地方,喂饱一家谈何容易?Ayub 的同乡 Shoaib,今年二十出头,大学毕业,操一口流利英语,也曾体会语言和文化障碍令少数族裔难以在职场立足之苦。现时,他在一间劳工机构工作,昼伏夜出,服务南亚裔人士。Shoaib 指出,在香港不懂读写中文,招聘广告看不懂、申请表格填不了、所有技工执照不能考,其实等于判了南亚裔求职者的死刑。
Ayub 苦寻工作不果,劳工处爱莫能助,最后在 Shoaib 所属机构的大力引介之下,觅得冰厂的夜班职位。
通宵工作,生理时钟混乱。每天体力劳动之后,只能睡上四五小时。但 Ayub 知道很多同乡都宁愿夜班工作,因为白天还可再当一份兼职,才能支付家中老幼的帐单。在冰厂工作两年,Ayub 的勤奋和尽责深得经理 Simon 信任。由起初对南亚员工半信半疑,Simon 逐渐领略跨文化合作的方式,并在 Ayub 的介绍之下,聘用了数名南亚裔的员工。
可是,年纪渐老的 Ayub 虽然每天咬紧牙关工作,仍慢慢觉得力不从心。对他来说,一份日间的工作比较合适。经朋友介绍,Ayub 在机场觅得搬行李的工作。但三天训练过后,Ayub 决定不接受聘用。虽然是日间工作,但停机坪上的工作实在太辛苦,而且工时长、路途远、工资低。
Ayub 又回到冷冷的夜。和这个城市里面很多浮浮沉沉的少数族裔居民一样,等待光明的来临。
播出日期:27/1/2016,星期三晚上7时亚洲电视本港台及「港台电视31」
编导:熊嘉荣
夜深时份,当大部份上班族、打工仔正安寝床上会周公,休养生息以迎接新的一天;另一边,却有一羣晚间工作者在浓浓夜色中出动,默默服务大众。
香港是个二十四小时不停运作的大都会,在这片不夜城的璀璨灯火之中,既有夜游人,也有为生活而捱更抵夜工作的人们。他们的工作,有的环绕在大家身边,有些却可能远离人羣、未为大家所见;但当日光染亮天际,他们亦跟着退场,一夜辛苦工作的成果,有的随夜色消散,有些却留待我们在日间享用。
昼伏夜出的生活,始终有违常人作息方法,个中辛苦,可想而知。例如在寒夜雨天,当人人躱在温暖被窝,你却要冒寒打醒十二分精神工作,那滋味绝不好受。又或者家人、伴侣都是日出而作,生活规律和自己相反,大家缺乏互相照顾、沟通关怀的空间,那又令人何等煎熬和孤单?
专门在深宵工作的一羣,到底是为势所逼,或是自得其乐?他们是被白日遗忘的一群,还是随夜色追梦的人?工作属夜夜艰辛或偶有惊喜?八集写实纪录片《风雨夜归人》,伴随大家走进夜色,探看夜间工作者的苦与乐。
播映时间:2015年12月2日起,逢星期三晚7时,亚洲电视本港台及港台电视31
监制:利子良
香港是个二十四小时不停运作的大都会,在这片不夜城的璀璨灯火之中,既有夜游人,也有为生活而捱更抵夜工作的人们。他们的工作,有的环绕在大家身边,有些却可能远离人羣、未为大家所见;但当日光染亮天际,他们亦跟着退场,一夜辛苦工作的成果,有的随夜色消散,有些却留待我们在日间享用。
昼伏夜出的生活,始终有违常人作息方法,个中辛苦,可想而知。例如在寒夜雨天,当人人躱在温暖被窝,你却要冒寒打醒十二分精神工作,那滋味绝不好受。又或者家人、伴侣都是日出而作,生活规律和自己相反,大家缺乏互相照顾、沟通关怀的空间,那又令人何等煎熬和孤单?
专门在深宵工作的一羣,到底是为势所逼,或是自得其乐?他们是被白日遗忘的一群,还是随夜色追梦的人?工作属夜夜艰辛或偶有惊喜?八集写实纪录片《风雨夜归人》,伴随大家走进夜色,探看夜间工作者的苦与乐。
播映时间:2015年12月2日起,逢星期三晚7时,亚洲电视本港台及港台电视31
监制:利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