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寻

绿色生活

41 个相关集数
做事最忌要人「执手尾」,但假如贪一时方便,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这些「手尾」最终又有谁能负责呢?珍惜地球资源,减少消耗及弃置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不如多走一步,一起保护环境。
载入中 ...

《天人合一》 绿‧惜香港

2016-05-28

《天人合一》 绿‧惜香港

2016-05-28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制造很多垃圾及产生大量碳排放,但在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以及能源危机之下,香港人又怎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


香港大约有4万个垃圾桶,令大家将弃置垃圾变得理所当然,结果人均每日都市固体废物量近年有增无减,我们应该要正视的是废物管理而非垃圾处理。因此,「垃圾征费」事在必行,这项台北及南韩已实行多年的废物管理政策,目的是要让市民道知,弃置垃圾需要成本,大家应从源头减废着手。

此外,香港每年废置的电器及电子产品多达七万公吨,这些废电子产品含有毒物质,若不妥善处理,会破坏环境。经过公众谘询,政府落实引入废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制,令制造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以致消费者,都要分担回收、循环再造、处理以及弃置的责任。环保团体则关注,生产者责任制应该扩展到胶樽,以解决香港每天弃置500万个胶樽的问题。

至于位于小蚝湾,兴建中的厨余处理设施,预计2017年落成,届时每天可处理200吨厨余,然而香港每日产生约3600吨厨余,即使按计划兴建第二期的厨余处理中心,仍有大量厨余最终要运往堆填区,成为堆填区的臭味来源。归根究底,我们应该减少制造厨余。随着「三堆一炉」获得立法会通过,香港将恢复以焚化方式处理垃圾,但这并不代表可以一「炉」永逸,大家都有责任减少不必要的消费。

全世界都正视碳排放以及全球暖化的问题,2015年12月在巴黎举行的气候峰会,各国达成协议,在本世纪结束前,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不超过2度,并致力向降低1.5度的目标努力,香港如何为这个目标出一分力?我们要发展可再生能源又有什么困难?在如此高密度的城市,怎样建设绿色建筑,制造生态有善环境?

编导:邱燕妮
助导:梁沛莹
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