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中华五千年 香港电台网站 传说时代 商至先秦 秦 汉 三国 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民国 皇亲选美 史可法守城 康熙继位 南洪北孔 红楼残梦 十全武功 林则徐禁烟 垂帘听政 洋务运动 百日维新 义和神拳 武昌起义
清
 
 清代大事历
皇亲选美 公元1640年
明崇祯帝宠爱田贵妃,冷落周皇后。周皇后的父亲周奎于是派人到江南选美,打算利用美色,分薄皇帝对田贵妃的宠爱,结果找来了名妓陈圆圆。可是崇祯忧心国事,对她没有兴趣。周奎大为失望,后来借机将陈圆圆许给吴三桂。











史可法守城 公元1644年
清兵南下,兵围扬州,当时正在扬州督师的史可法,死守扬州。后来清兵攻陷扬州,史可法被俘,清主帅多铎劝他归降,可是史可法表示「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宁死不降,最终被杀。清兵为了泄愤,屠城十日,死亡人数达八十万以上。











康熙继位 公元1661年
顺治帝感染天花逝世,三子玄烨由于已出过天花,具免疫力,避免了染病不治的忧虑,故被选中继位,号康熙。康熙登位时年仅八岁,由四位大臣辅政∶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及鳌拜。当中,鳌拜十分专横,固此康熙暗中准备对付他。









南洪北孔 公元1700年
南洪北孔是指洪升和孔尚任。清朝戏剧发展成熟,著名剧作包括洪升的《长生殿》,透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反映当时社会和人文现象,而孔尚任的《桃花扇》,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核心,反映明末政治和社会的状况。




































红楼残梦 公元1760年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章回小说之一,由曹雪芹撰写。曹雪芹的祖父是江宁织造,专管宫廷所需织物的采购和织造,地位显赫。雍正五年,曹雪芹父亲被革职抄家,举家迁回北京,过着贫困的生活。后来曹雪芹落魄住在西郊山村,完成不朽名著《红楼梦》的前八十回。

十全武功 公元1792年
乾隆以「十全武功」称誉于世,这?指的「武功」并非武术,而是以武力征服别国的功绩。朝隆在位时,武功方面很有成绩,曾在十次重大的战争中获得胜利,引而为傲,因而称为十全武功,又自称「十全老人」。












林则徐禁烟 公元1839年
湖广总督林则徐深明鸦片祸害,要求全面严禁,道光帝遂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他到达广州后,缉拿烟贩,又限外商三日内缴交鸦片,并签署保证书,承诺以后不带鸦片。由于林则徐态度强硬,外商终于屈服交出鸦片。他将二万多箱收缴的鸦片,在虎门销毁。










垂帘听政 公元1861年
慈禧野心很大,咸丰皇帝去世后,她借助慈安太后的支持,令肃顺等八位大臣尊她为「慈禧太后」,取得钤印权,然后发动宫廷政变,斗倒辅政八大臣。从此,她垂帘听政,皇帝坐于前,她和慈安则坐在皇帝后面,隔着一层帘子,听取官员奏议,决定国家政策,掌握最高权力。






洋务运动 公元1871年
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清朝在英法联军一役失败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才了解中国的实力与西方相比,强弱悬殊。因此,他们认为自强之道,在于船坚和炮利,只要学习西法,清政府便会强盛起来,于是积极筹办洋务新政,称为「洋务运动」。
























百日维新 公元1898年
顾名思义,这运动只维持了一百零三天。公元1898年,光绪听从康有为变法图强的意见,宣布变法,颁布新政。不过,由于光绪并无实权,他推行新政,无疑是挑战慈禧的权力,慈禧自然反对。她宣布训政,幽禁光绪帝,并将维新派逮捕,维新终告失败。

义和神拳 公元1900年
中国人刀枪不入,可用血肉之躯抵挡洋人枪炮?义和团本从事反清活动,后来由于列强入侵愈趋严重,于是改变立场,保清灭洋。他们自以为修炼的法术可令枪炮点不着,神功可使自己刀枪不入,而朝廷亦相信义和团的神通,利用他们对付洋人。










武昌起义 公元1911年
公元1911年,革命军密谋起义,不过武昌革命党人制造炸弹时,不幸爆炸,党人名册被搜获。由于清政府打算按名册捉人,新军工程党的革命党人迫不得已,于10月10日提前行动,攻占军械库,各营党人纷纷响应,炮轰督署,控制了武昌、汉阳和汉口。
公元1644年

大清皇帝公元1636年 海商郑芝龙公元1638年 红毛占台湾公元1624年 陕西民变公元1633年 车厢峡解围公元1634年 荣阳大会公元1635年 谷城事变公元1638年 松锦之战公元1639年 江南名妓公元1639年 钱柳姻缘公元1640年
皇亲选美公元1640年

李岩献计公元1640年 河南浩劫公元1642年 大顺建国公元1644年 明夷待访公元1640年 多尔衮摄政公元1640年 甲申之变公元1640年 闯王入京公元1644年 山海关之战公元1644年 满清入关公元1644年 张献忠称帝公元1644年 福王登位公元1644年 桃花泣血公元1644年 清兵南下公元1644年
史可法守城公元1644年

扬州血战公元1645年 嘉定忠臣公元1645年 郑成功抗清公元1646年
海上义师公元1646年 永历称帝公元1646年 永历抗清公元1647年 幽禁肃王公元1648年 皇父专权公元1648年 顺治亲政公元1653年 科场惨案公元1657年 永历西迁公元1660年 缅甸行朝公元1661年 郑成功北伐公元1661年 郑成功东征公元1661年 顺治崩逝公元1661年
康熙继位公元1661年

苏州哭庙案公元1661年 庄氏史案公元1663年 通微教师公元1666年
鳌拜专权公元1667年 康熙亲政公元1668年 罗刹东来公元1670年 三藩起兵公元1673年 吴三桂称帝公元1673年 博学鸿儒公元1680年 郑氏争权公元1681年 清兵攻台湾公元1683年 康熙南巡公元1684年 尼布楚条约公元1689年 多伦会盟公元1691年
南洪北孔公元1700年

真假达赖公元1705年 康熙大帝公元1705年 礼仪之争公元1708年 皇储废立公元1708年 诸王夺储公元1708年 朱三太子公元1708年 江宁织造公元1711年 盛世人丁公元1712年 图理深出使公元1712年 抚远大将军公元1718年 雍正继位公元1722年 胤禵守陵公元1723年 年大将军公元1723年 恰克图条约公元1718年 维民所止公元1726年 军机大臣公元1726年 田李争风公元1728年 改土归流公元1728年 大义觉迷录公元1729年 雍正崩逝公元1735年 乾隆皇帝公元1736年 张鄂争权公元1744年 金川之乱公元1747年 西藏章程公元1750年
乾隆南巡公元1751年 平定伊犁公元1757年 和卓之乱公元1758年
红楼残梦公元1760年
皇后断发公元1766年 阿桂巡边公元1768年 广州洋行公元1778年
和坤专权公元1779年 四库全书公元1782年
台湾民变公元1786年 安南封贡公元1788年
十全武功公元1792年
英吉利使者公元1793年 乾隆训政公元1796年
白莲教反清公元1796年 和坤抄家公元1799年 洪亮吉上疏公元1800年 李毓昌案公元1808年 天理教之乱公元1813年 鸦片商人公元1814年 城南诗社公元1820年 曹振镛执政公元1820年 阮元治粤公元1820年 山西票号公元1824年
律劳卑事件公元1824年 禁烟争议公元1838年
林则徐禁烟公元1839年
鸦片战争公元1841年 琦善议和公元1841年
三元里抗英公元1841年 南京条约公元1842年 五口通商公元1844年 海国图志公元1845年 银库亏空公元1845年 劝世良言公元1845年 金田起事公元1851年 太平天国公元1852年 曾国藩练兵公元1854年
天京谍血公元1856年 英法联军公元1856年 火烧圆明园公元1860年
垂帘听政公元1861年
辛酉政变公元1861年 资政新编公元1861年 忠王东征公元1862年
祁门统兵公元1863年 围攻天京公元1864年 天京陷落公元1864年 忠王殉国公元1864年
曾帅裁军公元1865年 慈禧专权公元1870年 天津教案公元1870年
洋务运动公元1871年
西北回乱公元1867年 左宗棠西征公元1868年 伊犁条约公元1877年
北洋大臣公元1870年 同治亲政公元1873年 光绪继位公元1875年 杨乃武案公元1876年 华北旱灾公元1879年 越南烽火公元1882年 中法战争公元1883年 台湾建省公元1885年 武训办学公元1891年 西医书院公元1890年 总税务司公元1890年 康有为讲学公元1890年 光绪亲政公元1889年 朝鲜政变公元1892年 甲午风云公元1894年 黄海大战公元1895年 马关条约公元1895年 割让台湾公元1895年 公车上书公元1895年 小站练兵公元1896年 瓜分危机公元1896年 时务学堂公元1896年 伦敦蒙难公元1898年
百日维新公元1898年

戊戌政变公元1898年 六君子就义公元1898年 瀛台血泪公元1898年
义和神拳公元1900年
庚子拳乱公元1900年 八国联军公元1900年 慈禧西狩公元1900年
辛丑和约公元1901年 俄军入侵公元1901年 革命火焰公元1901年 苏报案事件公元1903年 日俄之战公元1904年 同盟会成立公元1905年 五大臣出洋公元1906年 东京风潮公元1908年 秋瑾就义公元1907年 预备立宪公元1908年
两宫崩逝公元1908年 宣统继位公元1908年 碧血黄花公元1911年 保路风潮公元1911年
武昌起义公元1911年
各省光复公元1911年
公元19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