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论
中华文化 古文观止 香港电台网站 作者介绍 朗读原文 收听全部内容 春秋战国 汉朝 魏晋南北朝 唐朝 宋朝 明朝

第3段 原文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词解,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词解冲突词解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词解,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遗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当此之时,虽无袁盎词解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砺词解,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译文

古来建立大功业的人,不但有过人的才能,也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从前夏禹治理洪水,开凿龙门,疏通黄河,使洪水奔流到大海。当他的功业还未完成时,也存在洪水冲开堤防四处奔流泛滥的可怕灾患。只有预料到灾患必然会发生,事到临头才不会慌张,而从容镇定地想办法解决,因此能取得成功。以七国的强盛,欲骤然削弱他们的势力,他们发生变乱有何奇怪呢?晁错不在此时挺身而出,替天下人抵挡大灾祸,控制吴、楚等七国的命脉;竟然设法保全自己,想让皇帝亲自领兵而自己留守后方。况且,挑起七国变乱的是谁呢?自己既想藉此博取名誉,又怎能逃避引出来的祸患呢?最危险的是亲自领兵平乱,与此相比,留守后方是最安全的,自己作为引发祸患的主谋,只选择做最安全的事,而把最危险的事留给皇帝,这正是忠臣义士最为愤怒不平的原因啊。在这时候,纵使没有袁盎从中挑拨,晁错亦不能免去杀身之祸。为什么呢?自己想留守京城,却让皇帝亲自领兵,按照人情来说,皇帝本来就为亲征一事感到为难,但是又难于反对晁错的建议。因此,袁盎的说话在这时候才能起作用。假如吴、楚等七国造反时,晁错能豁出生命担当这事,日夜像磨炼刀剑般磨炼自己,领兵东出严阵以待,这样做就不会连累皇帝。那么皇帝将会因为他而没有什么害拍,即使有一百个袁盎,能离间他们吗?

其他段落: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