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香港家书

简介

GIST

主持人:公共事务组

《香港家书》
星期六 09:00-09:20 a.m.

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受。



最新

LATEST
14/09/2024

城市大学社会及行为科学系副教授 关志健——固本培元 推动伤健职场共融

黄老板您好:

谢谢你们早前拨冗出席我们举办的 DEI@WORK 共融在职场培训活动!我留意到您与同事们十分投入参与「真人图书馆」的交流环节,而其中一位同事更提到:「没想到残疾人士也可以如此思考敏捷、活泼精灵!」
在刚刚过去的巴黎残疾人奥运会上,香港代表队夺得3金4银1铜的佳绩。当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患有肌肉萎缩症的运动员何宛淇在混合双人赛中夺金时说过的一句话:「只要相信,是没有不可能的。」无论获奖与否,运动员们都展现出坚毅的斗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其实,残疾人士的舞台不仅仅是四年一度的残奥会,他们当然也可以在职场的舞台中发挥所长。可惜的是,许多雇主、员工常常都低估了残疾人士的能力。当提到「残疾人士」,很多老板就会联想起「他们需要被照顾」;即使相信残疾人士能够工作,也会误以为他们只能留在庇护工场。香港劳动人口不足,一些公司需要聘用外劳,不过碍于种种的不理解,他们的脑海里从未有一丝聘用残疾人士的念头。
针对这个现象,我与八间社福机构联手推动 DEI@WORK(共融在职场) 运动。刚开始时,不少朋友问:「你经常提到DEI@WORK,但到底它是什么呢?」DEI 其实是Diversity(多元)、Equity(公平)及 Inclusion(共融)三个词汇的缩写;而DEI@WORK K(共融在职场)运动则是将 DEI 概念应用于职场,主张企业在工作场所中实践「多元共融」,协助残疾人士融入职场。
通常,我们会理所当然地期望员工能够适应种种工作环境的要求。然而,每个人的背景及需要都不尽相同——如果我们的工作岗位及设备仅为多数人或所谓「主流」的需要而设计,那些与「主流」有所不同的群体便可能会被社会忽略。以残疾人士为例,若主流社会对他们的状况和需要缺乏了解,便会不自觉地将他们排斥在职场之外。这种情况不仅会让残疾朋友失去机会,还将浪费社会上宝贵的人才资源。
随着融合教育的推动,残疾人士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幅增加。2023/24年度,喺各大专院校就读嘅学生中,有4,190名系残疾学生,较五年前嘅2,289名增加八成。 同样地,随着辅助科技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工具能帮助残疾人士克服障碍,例如:现在有公司研发出「字幕眼镜」,可以将听到的声音即时转成文字,显示在镜片上,让听障人士能「看到」别人说什么,从而克服沟通障碍;网上会议平台也使行动不便的人士可以在家工作,以及进行工作会议。
当今社会对ESG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职场共融及残疾人士就业等议题也日渐受到关注。ESG 包括「环境」、「社会」及「管治」三大范畴,企业往往在「E」与「G」方面做得很棒,但对其中的 「S」,即「社会」部分,似乎总是缺乏具体行动——可以大胆地说,在推动残疾人士就业方面,香港仍然停留于「口号阶段」。不少企业主要通过捐赠或组织企业义工来关怀弱势群体,但鲜有有实质行动推动残疾人士共融就业。
即使企业管理层愿意聘用残疾人士,若缺乏配套,其实都并不足以真正实践伤健共融。许多企业内的主管和同事,普遍对残疾的分类未必了解,更遑论懂得如何与残障人士沟通和相处。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主管自然会对在聘用残疾人士方面裹足不前,生怕遭到前线同事反对。因此,即使有雇主真的想踏出一步聘用残疾人士,往往也无从入手。
那么,如何才能在职场上达到真正的伤健共融呢?首先,我们需要为公司全体员工提供培训,让他们对残疾人士的需要及特性建立基本的认识,澄清常见的偏见。这样可以避免因同事了解不足而造成的恐惧和误解。另外,管理层亦应制定明确的伤健共融政策,将共融制度化,从招聘程序开始确保公平对待每一位求职者。制度化的好处在于,即使有心推动共融的同事离职,整体的共融措施仍能持续推行,不会受到阻碍。最后,企业亦可邀请合适的社会福利机构提供专业支援,让企业进一步了解残疾人士的需要和相关的资源。透过这些方法,更可能使企业逐步建立伤健共融的工作环境。
我的团队曾走访不同的学院,与学生们分享如何与残疾人士建立良好互动的实用技巧。在一次活动中,有商学院的学生在听过我们的讲解之后,直截了当地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与其要多花功夫学习,何不索性聘请『正常人』呢?」年轻人不虚伪,如此直率的提问,反而值得欣赏。这跟很多公司主管取易不取难的心态相似。
但其实,学习和残疾人士相处,并不是复杂的一件事,不会额外花员工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您看,现在不少企业主管都开始学习与「00后」出生的员工合作共事之道,希望能有效地跟新一代合作,善用年轻人的创意。同样地,当企业只要愿意踏出一步,尝试掌握与残疾人士共事的法门,便能拥有更广阔的人才库,让人才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力。
我曾经与一家大型餐饮集团合作推行一个共融就业计划,安排一群残疾人士到该集团旗下多家餐厅工作。那次的合作过程非常愉快,还成功安排许多残疾人士就业。当我们与集团主管会面、正想开口道谢之际,他们已经急不及待地向我们表达感谢,认为这些新员工有效地缓解了餐厅人手紧绌的情况。这岂不正是「创造共享价值」吗?
要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并不怪责企业对残疾人士的认识不足:毕竟许多雇主和员工其实从未接受过相关的培训。不过水滴石穿,透过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共融的理念,终有一天能为社会带来改变——「只要相信,是没有不可能的」。
关志健
2024年9月14日

14/09/2024 - 足本 Full (HKT 09:10 - 09:25)

重温

CATCHUP
07 - 09
2024
香港电台第一台
X

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及行为科学系教授 郭黎玉晶——实践家长正向教育

主持人:公共事务组

陈校长:

知道你现在退了休和移民去了外地,很羡慕你现在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回想之前(香港城市大学) 城大正向教育研究室和你在学校一起去推行校本正向教育,当时我们一齐去设计一些正向教育的课程给学生,做教师培训,与老师一同备课,观课和给老师回馈,以及进行一些家长的正向教育的活动和讲座。当中的成效不错。
之后正向研究室继续和超过 300间的中小学合作,在 2020年到2023年,我们就在 10间小学和 10间中学做过一些问卷调查,当中我们访问了1740个小学生和1133个中学生, 另外我们亦访问了505个小学生的家长及350个中学生的家长。 我们发现近三成的小学生都认为他有中度或者以上的抑郁,焦虑及压力。而中学生方面,虽然有八成的中学生认为他们拥有中等或者以上的抗逆力,但是同时也有4至5成的中学生认为他们有中等程度至严重的抑郁,焦虑和压力。通常抑郁的学生都会有一些征状,譬如他们对什么东西都没兴趣,失眠,暴饮暴食,但是另外也可以是没有胃口,和觉得很焦躁,坐立不安。或可能不想和人接触,甚至有自杀的倾向。另外,有焦虑征状的学生会对很多东西都很担心,很迷惘,很恐惧或者他们会有不自觉的生理反应,好像心跳得很快,手心冒汗,还有心有大石堵住等等。如果老师或者家长见到学生有这些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留意,多跟他们倾谈,或者转介他们去适当的辅导服务。另外,在家长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的家长相比小学生的家长有较高程度的抑郁,例如只有少过一成的小学生家长有中等程度或以上的抑郁和焦虑,相比之下,有超过三成的中学生的家长有中等程度或以上的抑郁,还有超过一成的中学生家长有焦虑的征状。
原因就是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会比较反叛,他们也觉得很迷惘,有身体的转变,也有情绪的变化,他们要适应很多的东西,要去学如何跟朋友相处,如何去适应中学的生活,他们也要开始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自己的身份,角色等,另外,他们也要关注自己选科,选择将来的职业等等,所以他们面对的困难和挑战都比小学生多。所以,中学生的家长也要面对很多挑战,中学生可能会「一言九顶」,会顶撞他们,很多时候他们会很反叛,回到家就躲起来房间了,不跟父母沟通了,他们会很注重和朋友的关系,会觉得父母好罗嗦。中学生的家长要用不一样的方法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例如他们要了解青春期的孩子的需要,挑战,很多生理和心理的困扰,他们需要朋友的认同。所以家长应该像朋友般,要去陪伴他们,跟他们一起面对困难。
我的研究也发现到孩子的整体幸福感,还有他的抑郁、焦虑程度,压力水平,都会受到家长的负面的情绪,身体状况,压力水平,对教养的投入度,对孩子控制程度影响。如果家长的负面情绪,压力水平,还有对孩子的控制度越高,孩子的焦虑程度也越高。相反,如果家长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他也都很投入管教孩子,孩子幸福感会越高,焦虑和抑郁的程度也会降低。
在整体上,我们可以如何去推行一些家长的正向教育?在学校的层面上,我觉得可以多和家教会合作,举办一些家长讲座,小组活动,例如亲子的烛光晚餐,其他如有关管教的小册子,网上的资讯,WhatsApp的资讯,这些对家长都很有用。另外,学校可以在家长日举办讲座,或者一些的活动去促进亲子的关系。在社区层面,我觉得可以多办一些网上讲座,因为我们不是一出世就懂得如何去做家长,所以真的需要有家长教育,而这些教育最好就是中学时期已经开始,在课程渗入一些知识和慨念如何去做一个好的父母,以至我们从小已经可以培养学生怎样去做一个称职的父母。
个人方面,我觉得可以教家长不同的教养技巧,包括反映性聆听,家长应该多一点了解孩子的感受,进而去反映他的感受或他的想法。譬如小朋友因为下雨不能去海洋公园,那么父母可以去反映说:我知道你因为不能去海洋公园,所以很不开心,也很失望,其实我自己很为难,我也我很想可以带你们去海洋公园,不过因为下雨没办法了,或者会不会我们可以做一些另外的活动,例如在家里下棋,砌LEGO,看电视,或者我们去看电影。等日后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再去海洋公园,也许甚至我们再去迪士尼。这是一个反映性的聆听,就是父母去表达他对孩子的感受的了解,接纳和认同。
另外,家长可以多一点用不同方法去表达他们对孩子的爱,我们通常表达爱可以有五种不同的方式,除了送礼物或提供物质奖励给孩子之外,我们可以和孩子有多些身体的接触,多一点拥抱,亲亲他们都是很重要。另外,父母煮饭,帮孩子做家务,煲汤等等,对他们就来说都是一个爱的表达,但最重要的是父母可以有多一点时间去陪伴孩子,和他们一起玩,跟他们聊天,每一日都有15分钟至半个钟是亲子的时间,纯粹是父母和儿女去聊天,沟通,讲故事,说回 一天日常的事情,难忘的事情,开心的事情,值得感恩的事或者一些不开心,后悔的事等等,有些亲子的时间是很重要的。
在言语上去鼓励和赞赏孩子也是非常重要。在正向教育中,我们会让家长认识孩子是有很多的性格强项,当中我们是会列出 24 个性格强项。其中一些例子就是感恩,盼望,喜爱学习,好奇心,勇气,谦卑,节制,创意,社交智慧,团队精神,仁慈等等。如果家长可以看到孩子这些强项,在日常也都是多一点用这些的词汇去鼓励他们,就会事半功倍了。譬如小朋友帮助家长去照顾弟妹,家长可以说:你帮助了我去照顾弟妹,减轻了我的压力,我很感激你,也看到你是一个很有爱心和仁慈的小朋友。但是同样地,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性格强项去指出孩子一点做得不好的行为,例如,如果他上课时不留心,我们可以说,其实我知道你好有好奇心,很想探索窗外面的世界,但是上堂的时候,就要多一点用喜爱学习和节制的强项,那么你的好奇心,其实可以是在小息的时候用了,或许你好喜欢跟同学聊天,你也可以在小息时就用多一点你的社交智慧。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他将一些玩具拆烂了,你可以说:我知道你好有好奇心去研究那些玩具里面的构造,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将一些已经破了的玩具用来去研究,我们不要破坏那些好的玩具,那么这样做你可以就是发挥到你的好奇心和创意,但同样地,也不会破坏到物件。这些就是一些方法去鼓励小朋友和指出他好或不好的行为。我们鼓励家长去教小朋友,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对象,适当的环境来到去运用他们的强项。
最后,我们城大将和爱望基金合作,为老师和家长提供免费的正向教育及精神健康推动家证书培训课程,有兴趣的就可以去我们正向教育研究室的网页查询。
陈校长,你习惯退休的生活吗?希望你能享受和家人相聚的时间。
你的合作伙伴
黎玉晶
2024年8月3日

香港电台第一台

03/08/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