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香港家书

简介

GIST

《香港家书》
星期六 09:00-09:20 a.m.



最新

LATEST
21/06/2025

团结香港基金医疗及社会创新研究主管周嘉俊——推动居家安老

亲爱的照顾者们:

你们好!

提到养老,在熟悉的社区和家中安享晚年一直是大家的共同目标,所以「居家安老」可以说是最能凝聚社会共识的议题。作为普通市民的你我,相信大家都想过要如何为自己及家人实现居家安老。试想像自己退休后,可以在家中与家人一起看看电视、谈笑风生,这个画面可能正是共聚天伦的最佳写照。

可惜的是,我们往往太迟才意识到家人的日常生活需要更多的照顾。最常见的例子是家人不慎跌倒,留院观察一段时间后,他们的身体机能就开始明显下降,而我们惯常的应对方法就是「聘请外佣贴身照顾」或「寻求社区家居服务」,这些做法无疑是亡羊补牢、后知后觉。值得反思的是,在他们跌倒之前,仍能活动自如的时候,我们能否采取更前瞻的措施,让他们继续独立自主生活,延迟身体机能的衰退?其中关键在于思维模式的转换:我们要由「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防」,由聚焦于照顾服务,变为讨论如何改善家人的居住环境。唯有及早准备,才可以让家人实现居家安老。

香港正在经历「双老化」的挑战——即人口老化与楼宇老化并存。许多长者居住在老旧建筑中,家居环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有些大厦没有升降机,只有陡峭的楼梯,有些则有狭窄的走廊,长者稍有不慎会容易发生意外,跌倒和滑倒的后果不容忽视,这些设计为长者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风险。卫生署数据显示,于家中跌倒事件占所有跌倒事故的41.5%。因此,及早关注居家安全,积极规划空间改造,实为预防意外、投资长远健康的必要策略。

所谓家居改造,又叫家居环境改善或适老化家居改造,乃指系统性完善居住环境的工程,其标准流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实施。首要阶段为家居安全评估,由注册职业治疗师或物理治疗师进行居家实地勘察,综合诊断环境风险点与长者身体机能需求;其次进入设计方案的阶段,由设计师或相关专业人士根据评估报告,制定个人化改造方案并绘制施工图则;随后展开工程执行阶段,由装修工程团队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最终进入成果验收阶段,由专业团队偕同住户进行验收与使用评估。

单单听这个过程,你们或会觉得家居改造流程繁琐、费时失事,其实大家可以依实际需求弹性选择改造方案。有些简单改造项目如加装扶手、平整地面高低差、增设夜间照明系统等,经职业治疗师或物理治疗师评估后多为当日即可完成,无需另请装修团队上门。而针对复杂家居改造个案,现时本港有多项政府或社福机构提供或资助的家居改造计划可供市民申请。例如,公屋市民可选择由房委会提供的「单位改装、调适工程」计划,或由房协提供的「乐得耆所」居家安老计划。

我明白你们或会对家居改造产生的费用有所顾虑。不过,家居改造并非每次都需要全流程推进,迈出家居评估的第一步,从了解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开始,这一步就已经具有预防价值。此外,政府现有长者医疗券及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是可用于使用物理治疗师或职业治疗师服务的,大家应该好好善用现有资源,就居住环境的安全寻求专业意见。研究指出,透过家居改造,消除家居的安全隐患,住户的跌倒风险大减逾3成,更可以减低使用医疗服务的机率,从而节省医疗开支。我知道我们的家人不少会待医疗券临届有效期才仓促使用,与其如此,我们不如及早预约评估服务,透过专业诊断掌握家居安全状况,相信研究实证,为家人的健康未雨绸缪。

我们将来亦会成为银发族,我相信大家都希望退休后都可以独立自主地生活,居家安老可以说是我们共同的愿景。家居改造表面上只是对居住环境的追求,但实际上是维持生活自主的重要一环。虽然身体的衰老是难以逆转,但透过完善居住环境,我们可以减慢衰老的速度,尽可能延长活动自如的时间,让我们以及我们的家人活得长寿,同时活得健康。当下我们为家人铺设的每块防滑地板、安装的每支扶手、改造的每寸通行空间,实则是以一步一脚印实现「居家安老」的共同目标。

 

团结香港基金医疗及社会创新研究主管

周嘉俊

2025年6月21日

21/06/2025 - 足本 Full (HKT 09:10 - 09:25)

重温

CATCHUP
04 - 06
2025
香港电台第一台
X

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及行为科学系教授 郭黎玉晶——实践家长正向教育

陈校长:

知道你现在退了休和移民去了外地,很羡慕你现在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回想之前(香港城市大学) 城大正向教育研究室和你在学校一起去推行校本正向教育,当时我们一齐去设计一些正向教育的课程给学生,做教师培训,与老师一同备课,观课和给老师回馈,以及进行一些家长的正向教育的活动和讲座。当中的成效不错。
之后正向研究室继续和超过 300间的中小学合作,在 2020年到2023年,我们就在 10间小学和 10间中学做过一些问卷调查,当中我们访问了1740个小学生和1133个中学生, 另外我们亦访问了505个小学生的家长及350个中学生的家长。 我们发现近三成的小学生都认为他有中度或者以上的抑郁,焦虑及压力。而中学生方面,虽然有八成的中学生认为他们拥有中等或者以上的抗逆力,但是同时也有4至5成的中学生认为他们有中等程度至严重的抑郁,焦虑和压力。通常抑郁的学生都会有一些征状,譬如他们对什么东西都没兴趣,失眠,暴饮暴食,但是另外也可以是没有胃口,和觉得很焦躁,坐立不安。或可能不想和人接触,甚至有自杀的倾向。另外,有焦虑征状的学生会对很多东西都很担心,很迷惘,很恐惧或者他们会有不自觉的生理反应,好像心跳得很快,手心冒汗,还有心有大石堵住等等。如果老师或者家长见到学生有这些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留意,多跟他们倾谈,或者转介他们去适当的辅导服务。另外,在家长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的家长相比小学生的家长有较高程度的抑郁,例如只有少过一成的小学生家长有中等程度或以上的抑郁和焦虑,相比之下,有超过三成的中学生的家长有中等程度或以上的抑郁,还有超过一成的中学生家长有焦虑的征状。
原因就是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会比较反叛,他们也觉得很迷惘,有身体的转变,也有情绪的变化,他们要适应很多的东西,要去学如何跟朋友相处,如何去适应中学的生活,他们也要开始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自己的身份,角色等,另外,他们也要关注自己选科,选择将来的职业等等,所以他们面对的困难和挑战都比小学生多。所以,中学生的家长也要面对很多挑战,中学生可能会「一言九顶」,会顶撞他们,很多时候他们会很反叛,回到家就躲起来房间了,不跟父母沟通了,他们会很注重和朋友的关系,会觉得父母好罗嗦。中学生的家长要用不一样的方法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例如他们要了解青春期的孩子的需要,挑战,很多生理和心理的困扰,他们需要朋友的认同。所以家长应该像朋友般,要去陪伴他们,跟他们一起面对困难。
我的研究也发现到孩子的整体幸福感,还有他的抑郁、焦虑程度,压力水平,都会受到家长的负面的情绪,身体状况,压力水平,对教养的投入度,对孩子控制程度影响。如果家长的负面情绪,压力水平,还有对孩子的控制度越高,孩子的焦虑程度也越高。相反,如果家长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他也都很投入管教孩子,孩子幸福感会越高,焦虑和抑郁的程度也会降低。
在整体上,我们可以如何去推行一些家长的正向教育?在学校的层面上,我觉得可以多和家教会合作,举办一些家长讲座,小组活动,例如亲子的烛光晚餐,其他如有关管教的小册子,网上的资讯,WhatsApp的资讯,这些对家长都很有用。另外,学校可以在家长日举办讲座,或者一些的活动去促进亲子的关系。在社区层面,我觉得可以多办一些网上讲座,因为我们不是一出世就懂得如何去做家长,所以真的需要有家长教育,而这些教育最好就是中学时期已经开始,在课程渗入一些知识和慨念如何去做一个好的父母,以至我们从小已经可以培养学生怎样去做一个称职的父母。
个人方面,我觉得可以教家长不同的教养技巧,包括反映性聆听,家长应该多一点了解孩子的感受,进而去反映他的感受或他的想法。譬如小朋友因为下雨不能去海洋公园,那么父母可以去反映说:我知道你因为不能去海洋公园,所以很不开心,也很失望,其实我自己很为难,我也我很想可以带你们去海洋公园,不过因为下雨没办法了,或者会不会我们可以做一些另外的活动,例如在家里下棋,砌LEGO,看电视,或者我们去看电影。等日后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再去海洋公园,也许甚至我们再去迪士尼。这是一个反映性的聆听,就是父母去表达他对孩子的感受的了解,接纳和认同。
另外,家长可以多一点用不同方法去表达他们对孩子的爱,我们通常表达爱可以有五种不同的方式,除了送礼物或提供物质奖励给孩子之外,我们可以和孩子有多些身体的接触,多一点拥抱,亲亲他们都是很重要。另外,父母煮饭,帮孩子做家务,煲汤等等,对他们就来说都是一个爱的表达,但最重要的是父母可以有多一点时间去陪伴孩子,和他们一起玩,跟他们聊天,每一日都有15分钟至半个钟是亲子的时间,纯粹是父母和儿女去聊天,沟通,讲故事,说回 一天日常的事情,难忘的事情,开心的事情,值得感恩的事或者一些不开心,后悔的事等等,有些亲子的时间是很重要的。
在言语上去鼓励和赞赏孩子也是非常重要。在正向教育中,我们会让家长认识孩子是有很多的性格强项,当中我们是会列出 24 个性格强项。其中一些例子就是感恩,盼望,喜爱学习,好奇心,勇气,谦卑,节制,创意,社交智慧,团队精神,仁慈等等。如果家长可以看到孩子这些强项,在日常也都是多一点用这些的词汇去鼓励他们,就会事半功倍了。譬如小朋友帮助家长去照顾弟妹,家长可以说:你帮助了我去照顾弟妹,减轻了我的压力,我很感激你,也看到你是一个很有爱心和仁慈的小朋友。但是同样地,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性格强项去指出孩子一点做得不好的行为,例如,如果他上课时不留心,我们可以说,其实我知道你好有好奇心,很想探索窗外面的世界,但是上堂的时候,就要多一点用喜爱学习和节制的强项,那么你的好奇心,其实可以是在小息的时候用了,或许你好喜欢跟同学聊天,你也可以在小息时就用多一点你的社交智慧。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他将一些玩具拆烂了,你可以说:我知道你好有好奇心去研究那些玩具里面的构造,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将一些已经破了的玩具用来去研究,我们不要破坏那些好的玩具,那么这样做你可以就是发挥到你的好奇心和创意,但同样地,也不会破坏到物件。这些就是一些方法去鼓励小朋友和指出他好或不好的行为。我们鼓励家长去教小朋友,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对象,适当的环境来到去运用他们的强项。
最后,我们城大将和爱望基金合作,为老师和家长提供免费的正向教育及精神健康推动家证书培训课程,有兴趣的就可以去我们正向教育研究室的网页查询。
陈校长,你习惯退休的生活吗?希望你能享受和家人相聚的时间。
你的合作伙伴
黎玉晶
2024年8月3日

香港电台第一台

03/08/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