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香港家书

简介

GIST

主持人:公共事务组

《香港家书》
星期六 09:00-09:20 a.m.



最新

LATEST
26/04/2025

香港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刘彦方——人工智能与思考方法教育

慧慈:

知道你很快便中学毕业,即将入大学修读数学,很替你感到高兴。这是你人生的新阶段,期望你能努力学习,拓宽视野,真正成长,懂得照顾自己和关怀有需要的人。

著名数学家陶哲轩(Terence Tao)最近谈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他指出,人工智能的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通过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等技术,现在已经能够进行推理,协助完成一些简单的数学证明。虽然它们目前仍无法取代数学家进行原创研究,但如果人工智能的逻辑推理和思考能力能够进一步提升,我们也许很快便可以建立强大的人工智能团队,协助数学家进行最顶尖的研究。这将会彻底改变整个数学和科学界的发展。

不过,当电脑越来越聪明,人类还剩下什么工作可以做?读大学还有什么意义?人类的生活又会变成怎么样?这些问题,不容易解答。但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势不可挡。要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以免被淘汰,我们也要自我改进,进行人类自己的「深度学习」。

首先,我们必须加深对人工智能的认识。虽然你在大学是主修数学而不是电脑工程,但人工智能在社会的应用,必然越来越广泛。所以无论你选择哪一个学科,都应该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各种人工智能工具,了解它们的优点与局限,借助它们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培养深度的批判思考和创意。人工智能擅长快速处理大量数据,进行复杂的推理和运算,但人类的思维暂时仍有其独特优势。人类通过不断学习和敏锐的观察,能够洞察事物背后的原理和规律,结合直觉、想像力与逻辑,提炼出突破性的见解。这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原因,也是人工智能尚未能做到的。善用人工智能,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发挥人类的独特思考,在社会中脱颖而出,但前提是我们必须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改进自己的思维模式。

这方面,个人的努力当然十分重要,但整个教育制度也应该配合。为了提升社会的竞争力,很多地方正大力推动 STEM 和人工智能课程。这些政策当然重要,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狭窄的科技知识的经济价值正逐渐降低。学生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有可能损害其独立思考能力。在这个急速变化的环境,我们需要更加重视高质素的思考方法教育,鼓励学生建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理性思维,以及发展积极的学习态度。

要达到这些目的,我认为有几方面要注意。第一,跨领域的哲学训练和逻辑思维,对培养独立和宏观的思考很有帮助。第二,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一般人往往对自己的思考盲点缺乏认识,容易自以为是,或受情绪及他人影响。这些认知偏差是我们应该尽力克服的。第三,提升思考和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客观的自我评估和反省,有效调控自己的解决问题时的方法和态度。这是一种学者称为「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高层次思考。结合以上三方面的思考能力,或许能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时代中一展所长。

不过,思考能力的价值很难与社会环境割裂。深度的批判思考和创意,在急功近利的社会中未必受重视。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探索真理、尊重独立思考的文化,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能有足够的智慧驾驭人工智能,为人类社会带来进步。

慧慈,你自小便是个懂事的孩子。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令未来的世界难以预测,但也带来无穷的机遇。我希望你能够一如既往,努力向上,不要画地为牢。祝你每天的生活充实而快乐!

爸爸
2025年4月26日

26/04/2025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

重温

CATCHUP
02 - 04
2025
香港电台第一台
X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 陈祖恒——实践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

主持人:公共事务组

各位撑起香港工业的同业友好:

「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关键字。在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发表的最新一份施政报告里面,亦占了显著篇幅。感谢行政长官在准备施政报告时多次落区,包括在本月初到访生产力局,了解我们将先进技术落地应用的成果,包括协助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以及发展新兴产业的实践情况,以及我们如何全方位支援中小企。
我们非常高兴,生产力局不论在推动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支援中小企以至培育未来人才等工作都得到行政长官的肯定。我加入生产力局理事会至今8年多,担任主席两年,见证特区政府大力支持香港创科同工业发展,亦让我有机会了解香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的营运情况及正面对的挑战。
香港企业长期面对人手不足、土地少、成本高的痛点。近年在全球市场激烈竞争下,不少企业面临利润挤压的挑战。同时,因为技术要求提升、生产成本增加以及关税等影响,企业要面对全球供应链转移的新挑战。市场发展瞬息万变,小单量、客制化逐渐成为新常态,企业需要快速回应客户需求。香港在基础科研有雄厚实力,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应用就仍需努力。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政府投入大量资源,支持创新科技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行政长官准备施政报告时,亦参考了包括生产力局及业界的意见,在施政报告上推出不少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支援中小企的措施。政府在9月推出100亿元「新型工业加速计划」,资助从事策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设立智能生产设施,资助总额上限是每间企业2亿元,业界反应非常正面。
为配合施政报告,生产力局作为全国最具规模、以市场导向、综合科技与制造服务的新型研发机构,我们非常有经验的专业团队,可以为中小企提供创新技术支援,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全方位为企业解决科技及生产痛点。行政长官访问生产力局期间,亦见证多个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成功案例。

一间中药厂代表分享他在生产力局利用先进技术支援及得到政府的新型工业化资助,开拓智能生产线,成功令包装产量增加一倍,人均生产量提升逾十倍,令生产线更具规模,亦可有效控制成本。另一间家居保安装置生产公司代表亦提及,看中香港具备简单税制同国际航运中心等优势,并且有政府资助同生产力局提供先进技术的组合式支援,吸引他们来香港设立智能生产线,大幅提升产能以及生产灵活度,有助业务增长。

在近期一次活动上,我认识到一间内地无人驾驶技术龙头企业,在生产力局支援下,技术符合本地应用需要及合规要求,兼且达到国际标准,令无人驾驶拖拉行李车可以在香港国际机场落地使用。这间企业已宣布将会在香港设立国际总部作为跳板,将业务拓展至世界各地。可以看到,香港是一个国际场景的示范点,落户香港是各类型企业达到国际标准、从而「走出去」的关键一步;亦方便他们集资,确保业务优势得以持续。

我们相信,透过新质生产力的指导作用,是可以在不同行业发挥、落实,增强竞争力。正因如此,我们成立了新质生产力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五大范畴专业服务,助力各行各业打造符合自身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策略。

生产力局更设立大湾区首个、规模最大的新质生产力展馆,展示先进制造科技与世界领先的「智能微工厂」成功案例,加强「香港制造」的品牌优势,通过新质生产力,全方位推动本地优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支持新兴产业落户香港。除了业界人士,新质生产力展馆亦欢迎公众预约参观,让市民以至社会各界了解到新质生产力同大家生活的关系。
生产力局亦全力配合施政报告提出要加强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致力培育未来人才,为香港壮大创科人才库。我们辖下的生产力学院举办多元化课程,内容以实际应用、先进科技为主,「软硬兼施」协助企业员工保持市场竞争力。

我们一直紧贴业界需求及市场发展,推出六招全力撑中小企,包括提供线上学习平台vLearn课程、顾问及专业测试人员服务半价优惠。为了进一步支援中小企,生产力局「中小企资援组」同工业贸易署将于10月29日至30日在九龙塘生产力大楼合办「中小企资援组:政府资助与科技博览2024」,一站式为中小企解决营商痛点,想把握企业升级转型的黄金机会就千万不要错过。
在推动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框架下,我们欢迎业界充分利用生产力局提供的服务,我们亦会持续深化同本地、内地及国际科研机构合作优势,将科技成果转化,帮助更多国际、内地及本地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发挥「香港所长,国家所需」。

我们明白,要建立一个利用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的环境及生态圈需要时间。我相信最重要是有国家、特区政府及业界的大力支持,香港已经有未来发展蓝图、行之有效的支援措施。只要我们有决心同埋继续发挥香港”Can Do”精神,我们一定很快就可以实现这个共同目标。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 陈祖恒
2024年10月26日

香港电台第一台

26/10/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