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新手妈妈:
恭喜你做妈咪了!做妈妈的路上会有一些挑战,但是不用怕,有很多人愿意陪伴你走这条路。
有些人以为照顾宝宝和喂哺母乳是妈妈自己一个人的事,其实这是误解。近年,香港有越多越多公司,商场、餐厅、以至公共场所,都变得婴儿友善。社会上亦有越来越多资源,教导爸爸、亲朋好友、 上司同事,如何用不同方法,帮助妈妈。 所以妈妈的育儿之路,绝不孤单。
相信不少香港妈妈在育儿路上,普遍都会面临一些挑战。如果你遇到以下的困难,先不需要怪责自己。
根据卫生署「2023年母乳喂哺调查」显示,有部分妈妈对喂哺母乳有不少疑问,或者觉得自己掌握不到喂奶技巧,有些则认为家庭成员的支持不足,亦有不少妈妈在生育后会选择重返职场,感到工作间的支持不足。
事实上,妈妈要平衡育儿和个人工作,实在不容易。所幸香港政府和不少公司,近年有不少「招数」帮助妈妈,例如现时职场上有「有薪产假」。在2020年,香港的法定有薪产假由10周增至14周。
根据香港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及护理学院的研究, 延长有薪产假有助减少妈妈产后忧郁的症状,及减少新手妈妈的情绪干扰。即使只是稍微延长有薪产假,对妈妈的心理健康也有显著益处。延长产假后分娩的妈妈更大机会重返职场,而不是辞职或者成为全职妈妈。
虽然延长产假带来正面影响,但我们明白香港妈妈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不容忽视,需要更多帮助。我们建议政策制订者应考虑将有薪产假延长至符合国际标准,以进一步改善在职妈妈的心理健康,保留女性劳动力。
另外,妈妈如果选择回归职场后持续喂哺母乳,有一件必须做的事情,就是定时泵奶,以维持奶量,同时避免塞奶。泵出的母乳需要冷藏,让你下班后带回家给宝宝。
我们鼓励你,主动、提前找雇主坐下来谈一谈,让他们了解你的需要,商讨工作时间,例如一天内提供两次泵奶时间,每次半小时。为期最少一年。提前询问可否使用公司设备:例如要使用雪柜,冷藏母乳。有稳定电源,为奶泵充电。
提前与雇主商讨的好处是,万一公司未够提供设备,你都有足够时间预先准备冰袋、充电器等物品,让自己安心育儿,减低压力。
我们明白部分妈妈未必有独立办公室,公司亦未必有足够空间增设独立育婴间,但妈妈仍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持续泵奶,不需要立即放弃喂哺母乳。例如灵活运用房间,或者使用屏风、围板、窗帘,临时创造一个私稳度高的空间,安心泵奶。
你可能会担心,万一公司连临时泵奶的空间都没有,怎么办?如果在假日需要外出,宝宝突然肚饿,需要喂奶,或者换片,又怎么办?不用怕。
现时,越来越多商场和机构都增设了育婴室,妈妈可以安心喂哺、泵奶、换片等。为了方便妈妈外出时可以随时随喂哺和照顾宝宝,香港大学护理学院研发了「母乳GPS」手机应用程式。
你可以搜寻全港所有母乳喂哺设施及母乳友善场所,并可以按个人需要及喜好,寻找最接近自己的设施。场所包括商场、店铺、食肆、公共交通工具、医院及诊所、商业及政府楼宇、社区设施等。资料库纪录了超过六百个设施和场所,而我们亦持续更新资料。
另外,程式设有一个上载资料的功能,用家如果发现新的设施,或者原有设施的开放时间改变,可以上载最新相片和资讯。我们的团队会更新资料库,集合所有用家和公众的力量,提供最全面的支援,让妈妈的育儿之路走得更畅顺。
除了搜寻设施的功能外,此程式亦包含「婴儿成长日志」功能,让你记录日常照顾宝宝的不同范畴,包括喂食、泵奶、换片、睡眠,以及婴幼儿的发育进度。
母乳GPS程式由推出至今,已有超过一万五千次下载。此程式完全免费,欢迎所有妈妈使用。其实除了妈妈,我们亦非常鼓励和欢迎所有家庭成员,以及公众下载此程式。例如明天妈妈你将会出门,你可以邀请亲朋戚友帮忙计划行程,预先查询目的地附近的育婴室,或者拣选母乳友善餐厅。
为了让妈妈无论去到哪儿都可以安心喂哺,我们持续向公司和机构提供免费员工培训,让他们了解母乳妈妈的需要,以及如何提供实际协助。
过去数年,已有超过50间机构完成培训,成为母乳友善场所。妈妈可以在母乳GPS上找到这些商场和餐厅。这些机构的员工都乐于为你提供协助,让你出门更放心。
我们过去接触过很多妈妈,明白她们对育儿和喂哺母乳有很多疑问。妈妈不用担心,我们全力支持你。香港大学护理学院每月定期举办免费网上母乳工作坊,由护士和国际认证泌乳顾问示范正确喂哺技巧,分享如果何预备回归职场,即场解答你的疑问。我们亦非常欢迎你邀请丈夫、家人一起出席,让他们了解自己可以如何帮助你。
这个工作坊至今已有超过3200位孕妇和母乳妈妈参加,有妈妈不止参加一次,亦有不少爸爸和奶奶一起参与。
我们每星期亦会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和网站分享喂哺小贴士,和最新的学术研究结果。欢迎你搜寻「母乳GPS」,Follow我们,即时收到最新资讯。
我们乐意和所有妈妈同行。由怀孕、喂哺的路上,希望妈妈不会孤单。我们亦希望借此机会,向妈妈以外的听众呼吁,大家一起支持妈妈和家庭。任何人都可以出一分力,共建一个婴儿友善、母乳友善的社区。
香港大学护理学院
骆月云教授
2025年1月18日
主持人:公共事务组
*标题由编辑所加
致香港物流业界朋友:
大家好!祝大家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刚刚今个星期由陈美宝局长带领物流发展局成员与我们业界代表到广西考察团。以及12月由廖副局长带领我们到迪拜、巴林考察团,再次发出对国内同海外重要信息,就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香港的独特优势,也是香港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条件。」
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连接全球约220个航点,证明了为香港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一)香港国际机场在大湾区航空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刚刚2024年,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已投入运作,预计2035年可达到每年处理1.2亿人次旅客及超过1,000万吨货物的目标。但2023年,香港国际机场客运量3,95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433万吨,大家都担心目标会不会定得太高呢。事实上不会。
目前香港机场航空货运量在大湾区占75%,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将拥有7座运输机场、17条跑道,旅客吞吐量达4.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2,000万吨。
香港国际机场正在客、货运能力正不断增强,在大湾区航空业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除大湾区外,有部分国家亦不断扩大机场基础设施建设。例如迪拜国际机场,泰国曼谷,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纷纷增加投入,扩大机场建设规模。随着航空业逐步复苏,而我们香港国际机场运输能力一定要大幅提升,有助进一步发挥独特优势,迎合未来需求。
(二)疫情后客运市场逐步恢复,湾区旅客首选香港为中转站
疫情前,每年约有1,400万人次的大湾区旅客经香港国际机场飞往全球220个航点。而且香港机场打造「机场城市」。其中航天城的「11天空」将成为香港最大型的综合购物、餐饮、娱乐设施等带动经济及就业效益。
(三)若要货运领先全球,要不断拓展市场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数据,过去十年里,全球航空业的客运量年均增长率约为5%。未来,香港国际机场处理货物的能力和效率将大幅提升,有助于打造香港国际机场成为亚洲电子商贸枢纽。
怎样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香港是国际自由港,航空运输能力在国际上具有领先优势。现在是我们全面发力的重大机会。我们必须与内地携手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全球产供链竞争力。为了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我们业界对政府有以下建议。
(一)优化空域资源,拓展香港航空网络
强化空域协调和空管协作,支持香港拓展航空航运网络,加大对东南亚、北美洲、南美洲等的航线布局。
(二)在大湾区机场群中发展不同功能
明确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中的功能定位、合理分工,在国际航线、国内航线的布局上清晰,推动协同效应。
(三)积极拓展亚太地区航空货运市场
着重开拓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市场,大力发展电子产品、化妆品及快递等高增值业务,支持鼓励香港不同航空货运公司企业发展。包括国际货运包机业务、快件业务发展等。
我们香港物流协会好多中小企会员,在疫情后面对经营上的困难,好期望政府可以带头去攻,而不是守,从被动变主动。因为在疫情前好多硬件,如机埸、码头是我们的优点,但供应链重组令所有货转由其他地方出口。
我们要主动对中央说明香港可以做什么或我们想做什么。提升香港航空枢纽地位,是发挥香港独特优势、开创新局面。
另一面希望陈局长可以帮忙减低营运成本,扩大航点网络,运费稳定,拓展绿色船运、空运,加强培训ESG 专才,即是环境、社会及管治的人才。
近年香港物流协会亦注意到ESG 趋势,作为香港四大主要产业之一,并希望带领中小企容易进入ESG道路。我们作为第一个ESG 供应链评估中心,透过评估过程、制定目标,减低风险,最后可持续发展,变得更强更健康。
我们业界需要提升自我兢争能力,保持香港国际物流枢纽及孕育最多ESG供应链专才的地方。
硬件可以抄袭,但软件不可以。我们的优势就是香港人灵活处事、高效率、应变能力高。另外法规是一国两制特色,保护持份者公平公正,具竞争力。金融体制健全,方便贸易及外汇结帐,加上监管机构保竞争力就带来货运及客运。客运可以刺激本地经济,带来无限效益。
最后业界希望陈美宝局长能够带给我们新希望、新动力,在转变中的世界迎难以上,说好香港物流故事。
香港物流协会会长
袁美仪
2025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