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香港家书

简介

GIST

主持人:公共事务组

《香港家书》
星期六 09:00-09:20 a.m.



最新

LATEST
07/06/2025

个人资料私隐专员钟丽玲——制定AI政策 雇主雇员齐得益

大强兄:

最近政府推出了很多推广旅游的措施,很高兴知道您的生意越做越好 。

近年来,人工智能(AI),尤其是生成式AI,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门槛并不高,市面上现成的AI工具五花八门,不少均可免费使用。我们也不需具备电脑编程知识,只要向AI聊天机械人输入简单的指示,就可以生成详尽的文章,甚至是几可乱真的图像及影片。在席卷全球的AI热潮下,您作为老板,相信不时会思考应该如何将AI整合至业务流程,提升公司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营商当然要留意大环境。放眼国家,国家在今年两会期间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而香港特区政府2022年公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以至今年2月发布的《财政预算案》均强调要发展AI产业,以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事实上,大部分香港机构已经开始在业务营运中使用AI。私隐专员公署在今年2月至5月期间,对60间本港机构进行循规审查,了解它们使用AI的情况。结果显示,高达八成的审查机构在日常营运中使用AI。与此同时,机构亦十分重视保障个人资料私隐。有透过AI系统收集或使用个人资料的机构,全部都有采取相应的保安措施,包括存取控制、渗透测试,以及加密数据等等。

其实,无论机构是否已制定有关AI的内部政策,很多员工可能都已经迫不及待,开始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 AI。不过,是否人人都清楚了解AI带来的风险、懂得安全地使用AI呢?外国已经发生过一些AI事故,值得我们引以为鉴:韩国曾有科技公司的员工在与AI聊天机械人对话的时候输入公司的内部原始码;荷兰亦曾有诊所职员未经准许将病人的医疗资料输入至AI聊天机械人,这些事件都导致相关机构的机密资料或病人的敏感资料外泄。

假如雇员在没有得到适切引导的情况下使用生成式AI,不但带来个人资料私隐风险,亦可能会损害机构自身的利益。所以,机构有必要未雨绸缪,为员工提供使用生成式AI的内部政策或指引。
为协助机构制定AI政策或指引,私隐专员公署于今年3月发表了《雇员使用生成式AI的指引清单》(《指引》),帮助机构遵从《个人资料(私隐)条例》(《私隐条例》)的相关规定,让雇主、雇员可以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及好处之余,更好地保障个人资料私隐。

《指引》建议,生成式AI政策或指引的内容应该涵盖五大方面:获准使用生成式AI的范围、保障个人资料私隐、合法及合乎道德的使用及预防偏见、数据安全,以及违反政策或指引的后果。《指引》以清单模式制作,机构可参考当中列出的各个范畴,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内部政策。
有关雇员获准使用生成式AI的范围,《指引》建议机构订明准许雇员使用哪种生成式AI工具及用作哪些用途,例如是起草文书,总结资讯,或是生成一些广告的材料。

在保障个人资料私隐方面,《指引》亦建议机构应该清晰说明雇员可输入至生成式AI工具的资讯种类及数量,例如可否输入客户个人资料,及公司的内部资料。 

特别要留意的是,为符合《私隐条例》的相关规定,机构应指示雇员不应在没有客户同意的情况下,改变客户个人资料的用途,例如将客户原先只为参与会员计划或者进行交易而提供的个人资料输入至AI作其他用途。另一方面,在可行的情况下,机构亦应指示雇员在输入个人资料至生成式AI工具前将资料匿名化。

举例来说,若果您使用AI来分析客户购物的喜好,您毋须将他们的名字甚至联络方式输入AI系统,可以考虑用A先生、B小姐等代号来输入资料。

其实,制定内部政策只是机构提升AI治理水平的其中一环。机构可以参考私隐专员公署去年发表的《人工智能 (AI):个人资料保障模范框架》(《模范框架》),制定其AI策略及提升其整体AI治理水平。如有任何疑问,可以致电公署的「AI安全」热线2110 1155查询。机构亦可参与公署举办的研讨会及内部培训课程,了解相关指引的内容。

最后,大强兄,我亦建议您提提公司的同事:在工作上使用生成式AI时,记得要遵从公司的政策及指引;工余时间使用AI聊天机械人时,也要切记不要随便透露个人资料呀!

丽玲
2025年6月7日

07/06/2025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

重温

CATCHUP
04 - 06
2025
香港电台第一台
X

香港物流协会会长袁美仪——机场三跑与发展国际物流中心

主持人:公共事务组

  *标题由编辑所加

致香港物流业界朋友:

大家好!祝大家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刚刚今个星期由陈美宝局长带领物流发展局成员与我们业界代表到广西考察团。以及12月由廖副局长带领我们到迪拜、巴林考察团,再次发出对国内同海外重要信息,就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香港的独特优势,也是香港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条件。」

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连接全球约220个航点,证明了为香港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一)香港国际机场在大湾区航空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刚刚2024年,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已投入运作,预计2035年可达到每年处理1.2亿人次旅客及超过1,000万吨货物的目标。但2023年,香港国际机场客运量3,95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433万吨,大家都担心目标会不会定得太高呢。事实上不会。

目前香港机场航空货运量在大湾区占75%,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将拥有7座运输机场、17条跑道,旅客吞吐量达4.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2,000万吨。

香港国际机场正在客、货运能力正不断增强,在大湾区航空业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除大湾区外,有部分国家亦不断扩大机场基础设施建设。例如迪拜国际机场,泰国曼谷,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纷纷增加投入,扩大机场建设规模。随着航空业逐步复苏,而我们香港国际机场运输能力一定要大幅提升,有助进一步发挥独特优势,迎合未来需求。

(二)疫情后客运市场逐步恢复,湾区旅客首选香港为中转站

疫情前,每年约有1,400万人次的大湾区旅客经香港国际机场飞往全球220个航点。而且香港机场打造「机场城市」。其中航天城的「11天空」将成为香港最大型的综合购物、餐饮、娱乐设施等带动经济及就业效益。

(三)若要货运领先全球,要不断拓展市场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数据,过去十年里,全球航空业的客运量年均增长率约为5%。未来,香港国际机场处理货物的能力和效率将大幅提升,有助于打造香港国际机场成为亚洲电子商贸枢纽。


怎样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香港是国际自由港,航空运输能力在国际上具有领先优势。现在是我们全面发力的重大机会。我们必须与内地携手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全球产供链竞争力。为了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我们业界对政府有以下建议。

(一)优化空域资源,拓展香港航空网络

强化空域协调和空管协作,支持香港拓展航空航运网络,加大对东南亚、北美洲、南美洲等的航线布局。

(二)在大湾区机场群中发展不同功能

明确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中的功能定位、合理分工,在国际航线、国内航线的布局上清晰,推动协同效应。

(三)积极拓展亚太地区航空货运市场


着重开拓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市场,大力发展电子产品、化妆品及快递等高增值业务,支持鼓励香港不同航空货运公司企业发展。包括国际货运包机业务、快件业务发展等。

我们香港物流协会好多中小企会员,在疫情后面对经营上的困难,好期望政府可以带头去攻,而不是守,从被动变主动。因为在疫情前好多硬件,如机埸、码头是我们的优点,但供应链重组令所有货转由其他地方出口。

我们要主动对中央说明香港可以做什么或我们想做什么。提升香港航空枢纽地位,是发挥香港独特优势、开创新局面。

另一面希望陈局长可以帮忙减低营运成本,扩大航点网络,运费稳定,拓展绿色船运、空运,加强培训ESG 专才,即是环境、社会及管治的人才。

近年香港物流协会亦注意到ESG 趋势,作为香港四大主要产业之一,并希望带领中小企容易进入ESG道路。我们作为第一个ESG 供应链评估中心,透过评估过程、制定目标,减低风险,最后可持续发展,变得更强更健康。

我们业界需要提升自我兢争能力,保持香港国际物流枢纽及孕育最多ESG供应链专才的地方。

硬件可以抄袭,但软件不可以。我们的优势就是香港人灵活处事、高效率、应变能力高。另外法规是一国两制特色,保护持份者公平公正,具竞争力。金融体制健全,方便贸易及外汇结帐,加上监管机构保竞争力就带来货运及客运。客运可以刺激本地经济,带来无限效益。

最后业界希望陈美宝局长能够带给我们新希望、新动力,在转变中的世界迎难以上,说好香港物流故事。

 

香港物流协会会长

袁美仪

2025年1月11日

香港电台第一台

11/01/2025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