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香港电台公共事务组
嘉宾: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副教授王凯亮
主持人:香港电台公共事务组
嘉宾: 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副教授陈启峰
这个世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渗透不同生活层面,包括在影视娱乐方面,有了它大家都可以一尝做导演的感受。
「我觉得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的人工智能,将会颠覆很多影视的制作,譬如电影、短视频或者电视剧的制作,因为普通人将可以用自己的想像力写一个剧本,然后以一个很低成本的方式,通过电脑人工智能就可制作一部如像大片的视频,将来每个人都可以担任导演的角色。举个例子,我们曾尝试写一个有创意性的剧本,介绍一只小黄鸭,它作为一个学生,如何度过它的一天,去上学、游玩、弹吉他,这些我们之前可能需要一些非常专业的设计师才可以做得好,现在我们只需要用一些视频的人工智能模型写出一个剧本,提供一些小黄鸭的照片,就可以合成一个短剧出来。这是通过人工智能去从很多成千上万,或者近亿的视频去学习这个物理世界是怎样的,之后根据用户的剧本,去重构一个对应的视频出来。另外,视频的模型其实捕捉了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其实它可以作为一个世界模型的基础,成为指引助人理解这个世界,可以进一步令我们迈向通用的人工智能,譬如可以帮助机械人更加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更容易地辅助我们处理日常生活事务。」
这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影片已经在社交平台上流行,学者相信,未来在大银幕上,亦都会更加常见。
「今年OpenAI推出了一个名为Sora的模型,它可以合成大约一分钟、非常高清的视频,一般人其实都很难分辨出这个视频和真实视频的区别。中国就有快手可灵人工智能模型,是效果相当的,都可以让用户输入文字或者将一幅图,变成一个视频, 我在抖音看到很多相关的创作,受到大家的欢迎。我相信人工智能视频大模型技术,可能会颠覆电影行业的制作,因为很多荷里活大片的特效制作成本都非常高,现在通过人工智能方式,可以大大地降低拍摄的成本,这样就可以更加快速地去制作一部高质量的电影,对各个地区的影视行业,包括香港,我相信都会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这个技术是在近月开始更加成熟,相信未来几年就会慢慢在影视行业当中得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