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开拓文字新国度 带来阅读新感觉

    开卷乐

    简介

    GIST

    主持人:冯杰、黄怡


    节目简介


    开拓文字新国度,带来阅读新感觉。
    《开卷乐》,香港电台文教组制作,带领大家走进文字世界,分享阅读乐趣。

     

    电台收听

    香港电台第二台,逢星期六晚上8:30至9:00播出。

     

    Podcast 收听或订阅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lang=zh-CN

     

    浏览香港电台文教组「艺文一格」网页

    rthk.hk/artitude

    最新

    LATEST
    23/03/2024
    相片集
    相片集

    《字造海洋:香港.文学.海洋读本》(上) |嘉宾∶叶倬玮、黄冠翔(编者)

     
    【开卷乐】《字造海洋-香港.文学.海洋读本》-香港独特的海洋文学


    由小渔港到转口港,香港发展总是与海洋密不可分,但香港文学作品中很少直接以海洋为创作主题,很多作品中的海,要不是衬托,就是想像。究竟香港有没有「海洋文学」呢?如果有,香港的海洋文学,又有没有其独特性呢?香港教育大学文学及文化学系副教授叶倬伟与岭南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黄冠翔,搜集五十一篇有关海洋的香港文学作品,不拘文类,结集出版了《字造海洋-香港.文学.海洋读本》一书,希望引起香港人对海洋文学的讨论和重视。

    据黄冠翔分析,「海洋文学」一词最早见于1953年,由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杨鸿烈着的《海洋文学》一书,可是当时未有引起香港作家和学者的注意,反而此书1977年在台湾再版,对后来台湾海洋文学研究造成深远影响。

    《字造海洋》一书尝试梳理以往香港作家对于海洋的创作,将收录的文学作品大致分为「岛」、「渡」、「湾」、「港」、「鱼」五个单元。黄冠翔指「岛」叙述港岛和众多离岛的生活情感,「渡」是码头与渡轮承载旅者的足迹;「湾」以海湾与填海的虚浮,诉说城市昔日故事和新生的明天;「港」呈现维港、渔港两种城市面貌;「鱼」书写海洋动物,展示现实环境关怀同时对虚幻意像营造。

    叶倬伟指海与香港距离很近,「过海」一词也经常挂住港人嘴边。「渡」章收录的〈渡海船〉,是黄凝霖于1953年写的诗,描绘自己愿意做一艘渡海船,揭示了都市人过海营营役役的生活,「我知道,当人们想到彼岸去的时候,/都企望着我底来临,/但当他们抵达了目的地,/便马上把我遗忘了。」

    黄冠翔认为香港文学写的多是陆地,而陆地写作又多数把焦点放在城市的繁华,或者对都市人的疏离感与苦闷的关怀。他指九十年代香港城市高度发展下,香港文学表现出高楼大厦对生活空间的压迫,或呈现都市中人性的疑惑、冷漠。刘克襄〈南丫岛:缓冲繁华竞速的离岛〉写道:「初次去南丫岛,彷佛远离了香港。甚至,远离了亚洲。」刘克襄在洪圣爷泳滩与年老务农的岛民闲谈,到榕树湾漫步古老房舍,体会中西夹杂的南丫岛风情。刘克襄曾提到,其他大都会是靠铁道走向海岸,靠海洋的开阔明亮纾解上班郁闷,但「港人却乘搭渡轮,越过慢慢海水,回望自己的孤独。」不过南丫岛也在边陲散发微光,「缓冲了香港的速度」。

    黄冠翔阐述,海洋是对陆地状态的逃离,重新反思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反问:「我们是否一直将海洋沦为陆地的发展方向?」他指在地政总署的资料可见,香港一百多年来,已填出如同香港岛大小的陆地面积,也代表如同香港岛大小的一片海洋已消失了。未来是否继续如此发展下去,视乎这个城市是如何看待海洋。书中「湾」章收录的叶灵凤〈海旁的变化〉,正是讲述香港开埠以来填海造地对海旁的影响,以至社会各阶层的角力与回应。

    香港三面环海,生活离不开港口、岛屿,透过文字,让读者细味独特的海洋文化。

    23/03/2024 - 足本 Full (HKT 20:30 - 21:00)

    预告

    UPCOMING
    30/03/2024
    相片集
    相片集

    重温

    CATCHUP
    01 - 03
    2024
    香港电台第二台

    23/03/2024

    16/03/2024

    09/03/2024

    02/03/2024

    24/02/2024

    17/02/2024

    10/02/2024

    03/02/2024

    27/01/2024

    20/01/2024

    X

    《一个可以活下去的世界,是可能的》 │嘉宾:苏苑姗(作者)

    主持人:冯杰、黄怡

    |
    「至于努力的意义,我们无法衡量,也不能衡量,让疼痛自行解释生命吧。」

    疾病作为一种最私密的身体经验,那些抽象感受不容易与他人分享,亦难以被理解。更多时候,艰苦的经验会被简化为无痛的励志故事,削去疾病本质,失去了疾病的真实性。苏苑姗是青年作家、浸大中文系毕业生、文学评论者,然而占据她生命更长的,是长期病患者的身份。苏苑姗从小学开始恶疾缠身,定时须入院输血。苏苑姗说,她从来没有想过能完成此书,书名《一个可以活下去的世界,是可能的》看似满怀希望,然而一切却因绝望而起。从小面对死亡命题的她,在两年半前见证男朋友因不公义而身亡。茫然成为了活下去的人,她决定下笔将生命的种种书写下来,作为保留他的方法,思考能活下去的世界可以如何。

    他们的疾病书写

    在主流文化中,关于疾病的故事,往往要光明励志才符合大众的期望。但作为病者,苏苑姗却不能在那些作品中找到共鸣。苏苑姗更倾向以文学的方式呈现疾病,她相信文学的本质不能避开沉重和黑暗面,文学真实地打开艰难的生命经验,才能有更多的面向去看人性是什么、生命是什么。她喜欢西西的《哀悼乳房》、李智良的《房间》、卢劲驰的《在炽烈的日光下我所误读的一切》,在这些真实的书写中,她看到文学的力量所在,正是处理生命中黑暗和复杂,那种不很光明的力量。

    对于苏苑姗,书写和阅读文学是必需的。她的个性是遇到什么都不会避,何况她的问题是不能逃避的。而文学创作是她沉淀和提取力量的过程,在过程中不能欺骗自己,像对着未知的海,找条活路给自己走下去。这是她活下去的方式。

    坦诚的疼痛与寂寞

    《一个可以活下去的世界,是可能的》是散文集,篇中穿插着不同时间写的文字碎块。从文字的断面,我们能理解,她当下身体和精神状态,容许着她书写怎样的短篇文字。让人更深刻的,是她坦诚地书写疼痛与疾病相关的遭遇。她擅长将身体感觉作精准的比喻,而且带有一份文艺的精美。例如她细说抽骨髓的针钻入身体时那触觉和听觉的细节,治疗时冻得天花板像落雪等等意像。她形容「痛楚爬满神经,像一只突然爬行的螃蟹,从脚趾一路爬向脑袋,在颅内四壁乱冲乱撞,突然把我钳住,那痛,完全超出我的经验,难怪,癌症的英文名称又解作蟹。」没想到,巨蟹座的英文「Cancer」与癌症英文「cancer」原来如此相关。

    这些书写,一方面能把很难和身边人分享的身体经验,翻译成大家可以明白的文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这是她应付痛的方法,疼痛时像由另一个镜头望着床上的自己,试着把身心抽离。而发烧是最贴近内心的自己,迷迷糊糊的意识会有很多文字走出来。

    这些生命经验在这个时代,它的意义超越了一个人的生死。苏苑姗说,这段时间经常有人话「斗长命,唔好死」,她相信信念的延续才是生命。「希望大家揭开这本书时一起经历一段有血有肉的真实,也可以克服各自面对的难关。将痛摆出来,并不是想否定或削弱生命,反而让生命更有价值,没有人会走过一件大事而不留下痕迹,留下痕迹亦不是停在过去,而是要思考将来,怎样才是更好的世界,可以的话给一些力量大家,彼此一齐撑住。」
    |

    香港电台第二台

    18/09/2021 - 足本 Full (HKT 21:30 -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