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凡声流动

    简介

    GIST

    主持人:傅凯骏

     
    想要了解宇宙的真理,就得开始思考和能量、频率、共振有关的一切 
    — 尼古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
      
    声音,正是关乎能量、频率、共振。它是科技和工程。由麦克风到扩音器,由录音室到音乐厅,声学的研究和运用,如何让声音还原甚至升华?
      
    声音,也是艺术,甚至具治疗的功能。   

    节目由香港科技大学夏利莱博士物理学助理教授傅凯骏主持,以声音的科学与美学为主题,从既学术又生活化的层面切入,打开声音世界的奥秘 。   
      
    #香港电台文教组
    #艺文一格 culture.rthk.hk

    最新

    LATEST
    12/07/2025

    #8 关于场地音效的基本概念:声学顾问邓维谦谈场地音效设计/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助理教授陈启扬分享作曲作词的声音美学


     

    如果有机会参观欧洲传统的音乐厅,会发现装饰富丽堂皇。现代的音乐厅主要以木系设计,除了好看,原来还有声学上的需要。另外,一些需要考虑声学效果的场所 (如录音室、室内剧场、戏院等),亦要因应声学作出相应设计。

    先谈谈录音室。录音室的设计较简单,主要以吸音为主。由于录音时,人声才是主角,房间设计应以减少回声为主,不少人会选择安装波浪形吸音棉或吸音板,令人声更清晰。戏院设计同样以吸音为主,这样就可以突出电影音乐与声效。

    至于音乐厅的设计则强调混响。混响是乐器停止演奏后伴随的余音。 由于乐团演奏、歌剧等一般不会用喇叭,房间的混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声音放大、以及提高声音的质感。究竟混响时间多长才是最好?这没有绝对答案,取决于音乐类型、乐队规模、观众口味等因素。一般而言,适合乐队演奏的音乐厅,混响时间应在1.5到2秒之间。

    音乐厅中观众席不同位置,其声效也大不同。哪个位置声音最好?哪个位置较差?除了古典音乐外,不少人也喜欢听演唱会,香港某著名歌手曾经形容,坐在前端的观众听到的音效很差,是真的吗?今集节目请来专家,由声学角度出发,为大家传授拣位攻略!

    12/07/2025 - 足本 Full (HKT 20:00 - 20:30)

    预告

    UPCOMING
    19/07/2025

    #9 声学顾问邓维谦谈剧院及演奏厅的建筑原则/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助理教授陈启扬分享作曲作词的声音美学

     

    成语「余音绕梁」用来形容美妙的歌声或音乐,但其实「绕梁」本身也构成令音乐动听的重要元素!

    乐团在音乐厅演奏完毕后,声音往往不是立刻停止,而是带有短暂残存的余响。由于声源会传送到天花板、墙壁、地板等地方,经反射后再传入耳朵,这就是形成余响 (或称回响/残响) 现象的原理。

    在音乐演奏上,回响可以令音色更饱满,但时间长短要控制得宜。回响太短会令音色乾涩枯燥,太长又会令音色模糊不清。那么,理想的回响时间应是多少?一般而言,剧院的回响时间大约介乎 1 - 1.3秒之间;至于音乐厅方面,由于没有扩音装置,只能靠场馆反射,回响时间应较长,一般会在2 - 2.2秒之间。

    回响的时间一般取决于音乐厅的容积、音乐厅的形状等因素。有趣的是,观众人数会影响回响长度,因此观众也是整个音乐表演的一部份呢!假如入场人数太少,场地可能需要增设额外的吸音装置,以达至本来理想的回响时间。 

    除了音乐厅外,香港不少的演出场地,如启德体育园、高山剧场等均因应声学需求而有不同设计,本集继续有专家,为我们解构不同场馆的特色之处。

    重温

    CATCHUP
    05 - 07
    2025
    香港电台第二台
    X

    #7 设计城市隔音或降噪方案(户外):声学顾问庄凡博士谈噪音相关的基本声学基础/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助理教授陈启扬分享作曲作词的声音美学

    主持人:傅凯骏

    噪音不仅损害听觉,更是无形的健康杀手!它会诱发心脏病、二型糖尿病等疾病。

    为什么声音会改变我们的身体?有专家解释,噪音会激活大脑中的杏仁核。杏仁核是「危机侦测器」,面临威胁时可让身体快速准备应战或逃跑,并会迅速触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出汗、血糖上升等。当我们长时间暴露在噪音中 (即使在熟睡时),身体就会一直作出这样的反应,从而增加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风险。

    在欧洲,噪音每年导致12,000人提早死亡、几百万人出现严重睡眠障碍。严重的噪音骚扰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噪音的影响呢!
    减少噪音让城市更加宜居。我们身边不少的基建设施也有减噪隔音的设计。就以近月开幕的启德体育园为例,以钢材制造的天幕配有铝板、隔音棉、水泥板等,可以减少大型活动噪音对附近民居造成的影响。

    除城市活动外,自然界的声音困扰不少人。在春夏之交的时分,俗称「升Key雀」的噪鹃往往扰人清梦,令人彻夜难眠。究竟有无办法可以「一觉瞓天光」?有人或会觉得,住得高可以减少噪音,实情又是怎样?今集的专家会教大家如何远离噪音。

    香港电台第二台

    05/07/2025 - 足本 Full (HKT 20:00 -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