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内容

    CONTENT
    27/12/2022
    相片集
    相片集

    新媒体艺术家林欣杰,从第一件作品「Moving Mario」开始,以跨媒介的思考模式,探索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数码科技、人工智能、虚拟空间等高新科技,究竟如何影响人类对周遭世界的认知。他经常收集不同的城市数据,再以艺术创作手法,转化成千变万化的艺术形态,引领观众重新思考过去与未来。


    集数

    EPISODES
    • 蓝嘉颖

      蓝嘉颖

      舞蹈家蓝嘉颖喜爱探索舞蹈本身跟舞蹈表演场地的关系,由正式的舞台到户外街头,每种不同的空间元素,每每成为她舞蹈创作的灵感泉源。近年她更尝试以「舞蹈录像」(Dance Film)的艺术形式,从日常生活空间创作出充满玩味的作品,当中的互动包含了舞者自身对身体可能性的探索,也对生活环境的局限尝试作出挑战。

      14/02/2023
    • 冯卷雪

      冯卷雪

      画家冯卷雪自小喜欢绘画。某日下午,偶然在海边发了个白日梦,当中的故事情节启发了她创作了动画「天空胶雨」,她以动物为故事主角,以荒诞的寓言式敍事手法,带出海洋垃圾的祸害,刺激观众思考这个环保议题。近年她更将「天空胶雨」的故事延续,除了创作新动画「寳绿达,飘浮的空中小区」,更将当中的情节制作版画,建构无限荒诞的幻想世界。

      07/02/2023
    • 张瀚谦

      张瀚谦

      张瀚谦对科技发展及传统消亡的议题充满兴趣,擅长以新媒体艺术装置去探讨这一类严肃主题。作品《子非鱼》、《封笔》等皆以人工智能引起的消失美学为表现方式。同时,他也关注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作品《碳境》、《辐射界》等皆希望装置艺术唤起公众的关注。

      31/01/2023
    • 江纪锋

      江纪锋

      江纪锋 Keith自小聪明,生活无忧,人生似乎过得比大部分人顺遂。别人把他归类为人生胜利组,他却自觉自己甚少对某事某物有强烈追求,难免若有所失。唯在日本求学时遇上著名摄影师蜷川实花的作品,令他一见着迷,终于锲而不舍、用尽方法希望在蜷川实花身边学习。此后,他的名字前总会被冠上「蜷川实花第一位海外弟子」之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师的名气是祝福也是毒药。老师之名下,Keith尝试坚定做自己、维持自己的摄影风格,希望这份坚持能让大家看得到江纪锋,而不仅是谁的徒弟。

      24/01/2023
    • 陈思光

      陈思光

      陶瓷艺术家陈思光具有非一般的冒险精神。在陶瓷创作上,他喜爱挑战各种物料的可能性,曾经将面包混合淘泥,放入陶窑,烧制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陈思光的每一个陶瓷艺术创作项目,都充满实验性;他乐意跟不同人士合作,由舞蹈家至社区街坊,都能成为他创作伙伴。因为每次经验,都是他发掘无限可能性的好机会。

      17/01/2023
    • 陈惠立

      陈惠立

      艺术家陈惠立每当创作遇上瓶颈,便会到泳池游泳放松心灵;亦是在泳池中,他找到创作下去的灵感与方向。由最初以高空俯视形式绘画泳池结构,一直发展至融合装置及行为的艺术形式,陈惠立在泳池之中,观察社会文化、探讨个人私隐,再结合个人回忆,成长期间种种的荒诞体验以至亲情,发展出只此一家的创作风格。

      10/01/2023
    • 冯晓枫

      冯晓枫

      声乐家冯晓枫Etta主唱歌剧花腔女高音,除了演出众多经典名曲外,Etta更享受新创作带来的挑战。由演唱本地原创歌剧,到歌剧录像创作,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她亦乐于尝试。近年她更因为爱上空中丝带舞优美的动作,萌生结合歌剧演唱与空中丝带舞的意念,开拓崭新的演出方式。

      03/01/2023
    • 林欣杰

      林欣杰

      新媒体艺术家林欣杰,从第一件作品「Moving Mario」开始,以跨媒介的思考模式,探索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数码科技、人工智能、虚拟空间等高新科技,究竟如何影响人类对周遭世界的认知。他经常收集不同的城市数据,再以艺术创作手法,转化成千变万化的艺术形态,引领观众重新思考过去与未来。

      27/12/2022
    • 林沛濂

      林沛濂

      林沛濂自小喜爱日本文化,大学毕业后到日本留学,也因此与戏剧重新连结。回港后,沛濂引进、翻译许多日本戏剧作品,叫好叫座,一出《胎内》更达成他心中理想,剧本、演员、导演等等都无懈可击,此后他雄心勃勃,自觉不能原地踏步,必须创作一出比《胎内》更出色的作品。

      目标远大,路也许更长更迂回,停滞期让人质疑自己,甚至放弃追求。沛濂并非从未有过这些想法,但仍然一直坚持,不断学习增广见闻,认识了不少良师益友,其中日本舞踏家和栗由纪夫老师更启发他对艺术、人生的追求。无人知晓哪天才会遇上一部超越《胎内》的作品,但沛濂不断努力,默默等待那部作品到来。

      20/12/2022
    • 一才锣鼓

      一才锣鼓

      创作团体「一才锣鼓」由陈志江及李劲持创办。以戏曲音乐为创作重心,他们透过说唱、剧场及录像等不同形式,探索戏曲音乐的可塑性。团体首个剧场创作《俺,武松》,以实验性的默剧独脚戏形式表达武松的故事。新作《学行》则以以台步及音乐的变化,呈现戏曲角色的转变。探究两人的艺术启蒙,陈志江的父母辈多在粤剧团中工作,自小耳濡目染之下,建立对戏曲的爱好。李劲持则专注研究,从古籍乐书如民初的《弦歌必读》之中,得到创作灵感。「一才锣鼓」创作建基于扎实的传统基础,以研究及实验精神提炼传统的艺术形式。

      13/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