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 第八钢琴奏鸣曲(张海量)、第十九钢琴奏鸣曲(梁俊晟)及第三十钢琴奏鸣曲(曾宪逸)
音乐巨匠贝多芬,对世界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他在1795年至1822年间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键盘作品的新约」。当中除了反映了古典音乐由古典派过度浪漫派的过程,更能从中找到贝多芬生活和心境的蛛丝马迹。
本集将由钢琴家张海量、梁俊晟及曾宪逸分别演奏贝多芬第八、第十九及第三十钢琴奏鸣曲,并分享他们在贝多芬乐曲所领悟的事。
张海量:「贝多芬在这首作品中表达较多人性的感觉,从非常自我的观点出发,并发泄自己的情绪。」
梁俊晟:「贝多芬音乐上要求的音色十分严谨,讲求每个音之间的张力。」
曾宪逸:「这乐章的比重好奇怪,第一、二乐章都非常短,重量都放了到第三乐章,而且加入了很多唱歌的元素。」
张海量曾获东京亚洲萧邦国际钢琴大赛金奖、施坦威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冠军、美国希尔顿.海德国际钢琴比赛决赛奖。他曾合作的乐团包括:澳门乐团、澳门青年交响乐团、挪威特伦赫姆乐团、美国希尔顿.海德乐团,并在芬兰库赫莫室乐音乐节、香港乐・谊国际音乐节、澳门国际音乐节及深圳钢琴音乐节上献艺。
梁俊晟九岁入读香港演艺学院,2016年被选为郎朗国际音乐基金会青年学者,多次与郎朗同台演出,包括2017年庆祝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二十周年庆典、2018年越南河内国家歌剧院演出等。
曾宪逸是巴黎钢琴学园、曼彻斯特协奏曲比赛和东京亚洲萧邦比赛的冠军。他是巴塞隆拿玛丽亚.卡纳尔斯钢琴大赛、曼彻斯特詹士.莫特拉钢琴大赛、纽约曼哈顿国际音乐比赛、盐湖城珍娜芭候雅国际钢琴比赛青年艺术家比赛及香港国际钢琴比赛的得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