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内容

    CONTENT
    14/06/2025

    出生于日本的大岛田,9岁时随家人移居香港。因亲戚在戏院工作的原缘故,孩童时期的大岛看尽众多港产片,渐学会广东话。没想到这颗语言的种子,将来更让大岛可以延续他在垒球场上的第二人生。

    初中时大岛因追逐甲子园棒球梦,回到日本生活。23岁因伤退役后,他想起自己小时在香港生活的经历,想到前往使用中文语言的地方发展,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便只身走到广州学习中文及普通话。后来在广州日资企业上班的他,每星期随公司队回到香港打棒球。丰富的棒球比赛经验与流畅的中文沟通能力,让大岛获得带领香港女子垒球队的机会。心中未曾熄灭的棒球魂,加上对队员的感情,大岛决定辞去会计师楼的工作,全职在港教授垒球。

    除了担任垒球教练,近年大岛更多了一个身分——美食YouTuber,以流利的广东话,介绍在港的日式餐厅。YouTuber与严厉的教练形象南辕北辙,但原来经营这个YouTube频道的起点,也是为了希望更多人认识本地垒球。

    十多年下来,大岛与这班热血女子队员经历大小的赛事,垒球队也终于在去年的国际比赛上赢下第一场。今天的他已习惯香港的生活,也希望与这班热血女子,赢下她们的第二场、第三场。


    联络: culture@rthk.hk

    集数

    EPISODES
    • 马晓晴

      马晓晴

      马晓晴(Maisy)自小学习花式溜冰,多次代表香港在世界各地比赛并赢得奖牌。Maisy 三岁时因家人工作关系,搬到北京并就读国际学校,每天都会应用到两文三语,良好的语言能力除了让她到外地比赛见识更多、广结友好,想不到亦延续她人生中精彩的演出。

      Maisy 在2018年因伤退役后,除了开展溜冰教学工作,与不同国籍的小朋友在冰上共舞,近年她亦有机会走到幕前,于各大节目担任主持。从前以舞姿带动观众情绪,今天则以良好的语言能力在舞台上向观众传递讯息,从小熟习的两文三语就是她今天的基本功,让她在大小场合上发挥自如。

      Maisy享受现在的生活,无论在冰场的教学工作,或舞台上的表演,她继续发挥最好,为观众带来精彩演出。

      12/07/2025
    • 徐沛之

      徐沛之

      书法家徐沛之博士自小学习书法,中六开始跟翟仕尧老师拜师学艺,及后在中国美术学院取得硕士及博士学位。沛之谓书法于古人而言是日常,记载生活的情感;今天他以毛笔书写流行曲,同样是以中文字为载体,传递感情。

      好的艺术自能打破文化限制,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赏识。徐沛之花上年月钻研各家书法,除了书写出中文字之美,他也应用两文三语,在不同场合教授与解说,让人理解中文书法的美学。不论是到大中小学教授课堂,或是在国际艺术展览中,普通话及英语都让他进一步向从各地来的知音人传递作品的讯息。

      05/07/2025
    • 侯嘉明

      侯嘉明

      电台DJ及知名主持人侯嘉明(Alyson)年少时因崇拜外国乐队Backstreet Boys,透过不断聆听歌曲、抄写歌词、追看报道,意外训练出一口流利英语。没想到因追星梦而培养的语言能力,竟为将来的事业奠定基础。

      Alyson于16岁时赢得电台DJ比赛入行,二千年是电台与媒体急速发展的辉煌年代,竞争激烈,每个节目、每分每秒都要力求精准,当中语言就是她必须具备的能力。当语言运用自如,更能理解受访者的文化及表达内容,不止是搬纸过字作翻译,而是真正作嘉宾与观众沟通的桥梁。

      二十多年来为多个国际性活动担任司仪,让Alyson体会能够运用普通话及英语是香港主持的最大优势。今天她已为三个女儿的母亲,她希望将自己最大的资产,也就是两文三语的能力,传承给下一代。她用心培育女儿两文三语的能力,期望良好的语言能力定能伴她们走得更远。

      28/06/2025
    • Cy Leo 何卓彦

      Cy Leo 何卓彦

      CY Leo (何卓彦)6岁开始学习口琴,15岁已带着口琴远赴各地比赛。19岁大学尚未毕业的他,在德国获得世界口琴比赛冠军。伴随着CY Leo踏上国际舞台的,除了高超的口琴技艺,不可缺少的还有两文三语的能力。无论是早年在邮轮上演出,游历超过70个大小城市,还是代表香港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艺术家合作演出,良好的语言能力让CY Leo在音乐路上走得更远,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共创一场又一场精彩演出。

      纯音乐现时在香港仍属非主流,但音乐本无界限,近年除了加入乐坛,以流行曲的方式让人体会口琴音乐之美,CY Leo正在进行新的计划——编写既有中、英文歌词的歌,歌曲同时适合纯音乐演奏。就用语言成为大众进入纯音乐世界的入口,看见音乐世界的无限可能。

      21/06/2025
    • 大岛田

      大岛田

      出生于日本的大岛田,9岁时随家人移居香港。因亲戚在戏院工作的原缘故,孩童时期的大岛看尽众多港产片,渐学会广东话。没想到这颗语言的种子,将来更让大岛可以延续他在垒球场上的第二人生。

      初中时大岛因追逐甲子园棒球梦,回到日本生活。23岁因伤退役后,他想起自己小时在香港生活的经历,想到前往使用中文语言的地方发展,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便只身走到广州学习中文及普通话。后来在广州日资企业上班的他,每星期随公司队回到香港打棒球。丰富的棒球比赛经验与流畅的中文沟通能力,让大岛获得带领香港女子垒球队的机会。心中未曾熄灭的棒球魂,加上对队员的感情,大岛决定辞去会计师楼的工作,全职在港教授垒球。

      除了担任垒球教练,近年大岛更多了一个身分——美食YouTuber,以流利的广东话,介绍在港的日式餐厅。YouTuber与严厉的教练形象南辕北辙,但原来经营这个YouTube频道的起点,也是为了希望更多人认识本地垒球。

      十多年下来,大岛与这班热血女子队员经历大小的赛事,垒球队也终于在去年的国际比赛上赢下第一场。今天的他已习惯香港的生活,也希望与这班热血女子,赢下她们的第二场、第三场。

      14/06/2025
    • 欧晓洋

      欧晓洋

      11年前,在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Adam欧晓洋,因缘际遇下来到香港。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城市,Adam以他的母语英语在这里生活,虽大致上解决到日常所需,但他还是感到有所隔阂。他决心从生活里的一字一句学习广东话,不论是在楼下买港式烧味,还是电视的肥皂剧,或是工作场所清洁姨姨的日常对话⋯⋯生活里的每样事物都成为他学习中文的素材。

      如此生活化的学习语言经历,成为他今天教学的养份。今天他在一所小学担住英文科主任,流利的中英文让他与学生打成一遍,教学上他着重为学生建立语言与他们自身的关系,让学生有动力在生活中自学及运用英文。

      中文里有句字词叫「接地气」,正正形容Adam在香港的生活:当越流利地运用两文三语,让他感到与这个城市、这里的人越来越贴近。

      07/06/2025
    • 潘沛轩

      潘沛轩

      2023年的杭州亚运,香港队历史性击败亚洲劲旅伊朗,人称「潘沛」的潘沛轩当日踢入奠定性一球,令香港足球的声势一时无两。 潘沛轩自小跟父亲到球场踢足球,除了令他练得一身好球技,亦让他习惯以不同语言,与来自不同地方的队友作伴,且放胆以两文三语沟通合作,建立默契。

      潘沛轩与队友尽力踢好每一场球赛,而杭州亚运一球更为香港足球吐气扬眉。潘沛轩有感香港足球值得被世界看见,在球场以外,他选择重返大学校园修读英文,希望不论是面对国际传媒,或是他日有机会外流其他国家,他也可以以一流的技术、流利的语言告诉世界:香港足球绝对有实力!


      31/05/2025
    • 语常会「两文三语运动2025」学生语文大使

      语常会「两文三语运动2025」学生语文大使

      四位圣家学校学生,是坪洲活泼可爱的地头虫,今年更有多了一个身分——语常会的「学生语文大使」。今集让我们跟着四对小眼睛,活用两文三语,同游这个小岛。

      在他们眼中坪洲是个多元的小岛,岛民来自说不同语言的地方,以两文三语穿梭大街小巷是生活日常。或曾有怕讲错的时候,但孩童无分国界打成一遍,让他们更放胆从彼此身上学习中英文。

      过去曾参与语常会不同活动,去年更赢得「一分钟短片制作比赛」三个奖项,当中尽是满足与惊喜,在岛上拉票、投票成了岛上大事的经历还记忆犹新。活动让他们能力提升,奖项亦为他们带来信心。

      岛上没有中学,四位小孩在小六毕业后,就将要各散东西。带着在这里培养的良好中英文能力,他们希望往外追寻梦想,看见更远的风景。

      24/05/2025
    • 张敬轩

      张敬轩

      「2025年两文三语运动大使」张敬轩,入行多年来唱尽多首风靡华语乐坛的金曲,他的音乐有着与别不同的魅力,而精彩演绎的背后,跟语言有着莫大的关系。

      每种语言都有其特色,张敬轩在演绎每字每句时,定当细心考量到广东话、普通话和英文的独有特色。他理解语言的特性,纯熟地运用两文三语,掌握当中的发音技巧,令他的音乐更能打动人心。

      两文三语好像一条锁匙,陪伴张敬轩多年来在音乐路上探索,亦为他打开机遇,体现音乐的无限可能。

      17/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