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 Leo (何卓彦)6岁开始学习口琴,15岁已带着口琴远赴各地比赛。19岁大学尚未毕业的他,在德国获得世界口琴比赛冠军。伴随着CY Leo踏上国际舞台的,除了高超的口琴技艺,不可缺少的还有两文三语的能力。无论是早年在邮轮上演出,游历超过70个大小城市,还是代表香港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艺术家合作演出,良好的语言能力让CY Leo在音乐路上走得更远,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共创一场又一场精彩演出。
纯音乐现时在香港仍属非主流,但音乐本无界限,近年除了加入乐坛,以流行曲的方式让人体会口琴音乐之美,CY Leo正在进行新的计划——编写既有中、英文歌词的歌,歌曲同时适合纯音乐演奏。就用语言成为大众进入纯音乐世界的入口,看见音乐世界的无限可能。
CY Leo (何卓彦)6岁开始学习口琴,15岁已带着口琴远赴各地比赛。19岁大学尚未毕业的他,在德国获得世界口琴比赛冠军。伴随着CY Leo踏上国际舞台的,除了高超的口琴技艺,不可缺少的还有两文三语的能力。无论是早年在邮轮上演出,游历超过70个大小城市,还是代表香港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艺术家合作演出,良好的语言能力让CY Leo在音乐路上走得更远,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共创一场又一场精彩演出。
纯音乐现时在香港仍属非主流,但音乐本无界限,近年除了加入乐坛,以流行曲的方式让人体会口琴音乐之美,CY Leo正在进行新的计划——编写既有中、英文歌词的歌,歌曲同时适合纯音乐演奏。就用语言成为大众进入纯音乐世界的入口,看见音乐世界的无限可能。
出生于日本的大岛田,9岁时随家人移居香港。因亲戚在戏院工作的原缘故,孩童时期的大岛看尽众多港产片,渐学会广东话。没想到这颗语言的种子,将来更让大岛可以延续他在垒球场上的第二人生。
初中时大岛因追逐甲子园棒球梦,回到日本生活。23岁因伤退役后,他想起自己小时在香港生活的经历,想到前往使用中文语言的地方发展,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便只身走到广州学习中文及普通话。后来在广州日资企业上班的他,每星期随公司队回到香港打棒球。丰富的棒球比赛经验与流畅的中文沟通能力,让大岛获得带领香港女子垒球队的机会。心中未曾熄灭的棒球魂,加上对队员的感情,大岛决定辞去会计师楼的工作,全职在港教授垒球。
除了担任垒球教练,近年大岛更多了一个身分——美食YouTuber,以流利的广东话,介绍在港的日式餐厅。YouTuber与严厉的教练形象南辕北辙,但原来经营这个YouTube频道的起点,也是为了希望更多人认识本地垒球。
十多年下来,大岛与这班热血女子队员经历大小的赛事,垒球队也终于在去年的国际比赛上赢下第一场。今天的他已习惯香港的生活,也希望与这班热血女子,赢下她们的第二场、第三场。
11年前,在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Adam欧晓洋,因缘际遇下来到香港。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城市,Adam以他的母语英语在这里生活,虽大致上解决到日常所需,但他还是感到有所隔阂。他决心从生活里的一字一句学习广东话,不论是在楼下买港式烧味,还是电视的肥皂剧,或是工作场所清洁姨姨的日常对话⋯⋯生活里的每样事物都成为他学习中文的素材。
如此生活化的学习语言经历,成为他今天教学的养份。今天他在一所小学担住英文科主任,流利的中英文让他与学生打成一遍,教学上他着重为学生建立语言与他们自身的关系,让学生有动力在生活中自学及运用英文。
中文里有句字词叫「接地气」,正正形容Adam在香港的生活:当越流利地运用两文三语,让他感到与这个城市、这里的人越来越贴近。
四位圣家学校学生,是坪洲活泼可爱的地头虫,今年更有多了一个身分——语常会的「学生语文大使」。今集让我们跟着四对小眼睛,活用两文三语,同游这个小岛。
在他们眼中坪洲是个多元的小岛,岛民来自说不同语言的地方,以两文三语穿梭大街小巷是生活日常。或曾有怕讲错的时候,但孩童无分国界打成一遍,让他们更放胆从彼此身上学习中英文。
过去曾参与语常会不同活动,去年更赢得「一分钟短片制作比赛」三个奖项,当中尽是满足与惊喜,在岛上拉票、投票成了岛上大事的经历还记忆犹新。活动让他们能力提升,奖项亦为他们带来信心。
岛上没有中学,四位小孩在小六毕业后,就将要各散东西。带着在这里培养的良好中英文能力,他们希望往外追寻梦想,看见更远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