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内容

    CONTENT

    监制:彭志敏

    14/01/2023
    相片集
    相片集

    「卓越部门合作奖」铜奖:
    建筑署、环境及生态局、食物环境卫生署、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食环署天幕街市」
    • 建筑署、环境及生态局、食物环境卫生署、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打破规限,携手合作,仅花一年时间为天水围市民建成食环署天幕街市,改善市民生活。
    • 食环署天幕街市现时共有36个固定摊档,加上4个临时档位,共提供40个摊档。最特别之处是设计着重自然通风和采光,街市中央高楼底的中廊及两旁开放式设计,令日光进入室内,既能减低照明耗能,亦可遮挡太阳直接照射,令环境更加舒适。

    「创新及科技奖(持份者协作)」金奖:机电工程署「机电创科网上平台」
    • 为了配合本港创科发展,机电署于2018年6月,正式推出一个「机电创科网上平台E&M InnoPortal」。希望可以为政府部门、公营机构的愿望及大学和初创企业作配对。也希望打造机电署总部作为一个试验场,让成功配对的项目在总部大楼进行实地测试。
    • 而平台更会配合智慧城市蓝图中的六大范畴,支持智慧城市发展及实现碳中和,惠及市民大众。

    「创新及科技奖(以民为本创新)」金奖:
    入境事务处「先进科技.连系世界:新一代电子护照系统」
    • 入境处新一代电子护照系统采用最新的防伪措施,在护照申请处理过程中采用了人工智能在内的先进技术,约80%的护照申请可自动处理,大大节省时间及成本。新系统下已签发了逾70万本护照,自助办证及领取护照都深受社会各界欢迎,这是政府部门逐步使用技术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该系统作为护照签发的主要模式已引起国际关注。

    「创新及科技奖(科技应用)」金奖:环境保护署「环保「特」「功」「智」破污染党」
    • 环保署采用创新智慧执法策略,研发环保执法数码化,利用创新科技协助执法。他们力求创新,积极进行环保科研,利用 AI人工智能、5G科技及机械人研发各种流动应用程式及利用大数据协助,并设立专案小组,利用各种新型科研产品,针对性地进行执法。环保署也和不同的持份者协作,力求将科技和人结合,进行更有效的执法行动。并累积经验,延伸介绍给各持份者,携手合作,打击非法罪行。

    编导:伍自祯


    集数

    EPISODES
    • 非凡公仆.与民同行 第三集

      非凡公仆.与民同行 第三集

      「卓越部门合作奖」铜奖:
      建筑署、环境及生态局、食物环境卫生署、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食环署天幕街市」
      • 建筑署、环境及生态局、食物环境卫生署、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打破规限,携手合作,仅花一年时间为天水围市民建成食环署天幕街市,改善市民生活。
      • 食环署天幕街市现时共有36个固定摊档,加上4个临时档位,共提供40个摊档。最特别之处是设计着重自然通风和采光,街市中央高楼底的中廊及两旁开放式设计,令日光进入室内,既能减低照明耗能,亦可遮挡太阳直接照射,令环境更加舒适。

      「创新及科技奖(持份者协作)」金奖:机电工程署「机电创科网上平台」
      • 为了配合本港创科发展,机电署于2018年6月,正式推出一个「机电创科网上平台E&M InnoPortal」。希望可以为政府部门、公营机构的愿望及大学和初创企业作配对。也希望打造机电署总部作为一个试验场,让成功配对的项目在总部大楼进行实地测试。
      • 而平台更会配合智慧城市蓝图中的六大范畴,支持智慧城市发展及实现碳中和,惠及市民大众。

      「创新及科技奖(以民为本创新)」金奖:
      入境事务处「先进科技.连系世界:新一代电子护照系统」
      • 入境处新一代电子护照系统采用最新的防伪措施,在护照申请处理过程中采用了人工智能在内的先进技术,约80%的护照申请可自动处理,大大节省时间及成本。新系统下已签发了逾70万本护照,自助办证及领取护照都深受社会各界欢迎,这是政府部门逐步使用技术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该系统作为护照签发的主要模式已引起国际关注。

      「创新及科技奖(科技应用)」金奖:环境保护署「环保「特」「功」「智」破污染党」
      • 环保署采用创新智慧执法策略,研发环保执法数码化,利用创新科技协助执法。他们力求创新,积极进行环保科研,利用 AI人工智能、5G科技及机械人研发各种流动应用程式及利用大数据协助,并设立专案小组,利用各种新型科研产品,针对性地进行执法。环保署也和不同的持份者协作,力求将科技和人结合,进行更有效的执法行动。并累积经验,延伸介绍给各持份者,携手合作,打击非法罪行。

      编导:伍自祯

      14/01/2023
    • 非凡公仆.与民同行 第二集

      非凡公仆.与民同行 第二集

      「卓越部门合作奖」银奖:机电工程署、食物环境卫生署「科技创新尽善坟场及火葬场服务」
      • 机电工程署及食物环境卫生署过去一直紧密合作,尽力完善火葬服务。两部门为未来火化服务需求增加作准备,在收集各持份者的意见后,研发并推出多项措施。包括火葬申请流程电子化、开发火化流程管理系统以改善流程并提供数据作日后优化程序之用、火化过程加入人工智能以减省燃料与及在灵灰安置所试用多项便利市民的新设计。
      • 另外,两部门在第五波疫情的关键时刻,作出多项灵活安排,除了尽用资源及调动人手,更有后勤员工到前线协助应变,展现公务员多走一步的服务精神。

      「卓越部门精进服务奖(小部门组别)」金奖:香港天文台
      • 香港天文台除了每日为市民提供天气报告,多来年来亦不断提升服务。包括在现有平台加入多种语言,如印尼语、越南语、泰语等,务求接触更多用家。另外,推出聊天机械人,让市民可透过聊天机械人查询各项天气资讯,既可减省接听查询电话的人手,亦可加速处理市民查询。
      • 此外,天文台在各郊游路线热点提供天气资讯QR码,方便行山人士获取附近远足路线的最新天气资讯并规划安全路线。天文台亦有制作电子书,利用科技,以深入浅出的方法推广气象知识,让科学常识更深入民心。

      「卓越团队协作奖(内部服务)」金奖:建筑署「TechnoLand -用心建城,以线筑梦」
      • 建筑署因应传统手绘图需要续步以建筑资讯模型(BIM)电脑绘图取代,特别推出「TechnoLand」培训计划,以提升技术人员(Technical Officers)应用BIM的技能。「TechnoLand」核心概念是协作创新,通过改变人与技术间的关系,促进不同世代、领域同事的沟通并创造协同效应。计划采取多种培训策略,包括透过师徒互动计划,鼓励跨代双向学习、建立网上分享及交流平台、让各级同事共享知识。

      「卓越团队协作奖(公共服务)」金奖:路政署「破旧.立新」
      • 正在兴建的中九龙干线将连接油麻地与启德,为现有九龙东西交通作分流。因应工程需要,油麻地停车场大楼在2021年开始拆卸。负责拆卸大楼的路政署,除了要确保加士居道天桥正常行车,更要尽量减少工程对大楼使用者及各持份者的影响,当中挑战包括在三个月内重置油麻地公共图书馆。
      • 在闹市拆卸大楼本身已是一项难度及风险都相当高的工程,路政署同事引入不同技术及设备进行拆卸,目标是安全地为市民建设四通八达的干道。

      「卓越团队协作奖(专门服务)」金奖:香港警务处「「童行.同心」保护儿童计划」
      • 「童行.同心」是由警队推动的保护儿童计划,提供一站式资讯从而提升全民对保护儿童的意识,同时希望儿童学会建立自己的安全网。除了提供资讯,计划亦希望透过不同活动去改善亲子关系,从而令虐儿个案减少。另外,警务人员往往站在侦查虐儿案件的最前线,警队培训有心的警务人员,设立「易受伤害证人支援队」,以便为受害儿童录取口供。
      • 要帮助虐儿个案的受害人,需要多专业协作。包括医学鉴证,心理学家,社工,律政司等不同团队合力。警队透过计划促进各界对虐儿的关注,并汇聚人材和资源去帮助受害人渡过难关。

      编导:邓慧玲

      07/01/2023
    • 非凡公仆.与民同行 第一集

      非凡公仆.与民同行 第一集

      「卓越部门合作奖」金奖:医务卫生局、发展局、建筑署、屋宇署、民众安全服务队、民航处、土木工程拓展署、香港海关、卫生署、渠务署、机电工程署、环境保护署、香港消防处、香港警务处、地政总署、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旅游事务署、运输署、水务署「同心筑」
      • 疫情爆发初期,各类抗疫设施严重不足,政府立即筹划在不同地点兴建隔离设施,医务卫生局等19个决策局及部门携手协力,各部门上下一心,通力合作,令工程可以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为市民努力抗疫。

      「卓越部门精进服务奖(大部门组别)」金奖:机电工程署
      • 机电工程营运基金以灵活、创新、协作的新机构文化,培育掌握专门及未来技术的卓越团队,为客户提供创新方案,推展「机电数码化」,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及质素。

      「卓越团队协作奖(危机管理)」金奖:房屋署「骏洋抗疫大变身」
      • 疫情初期,隔离设施不足,房屋署在新年期间接获特别保密任务,要在短期内把尚未入伙的骏洋村改建成隔离中心。面对时间紧迫、没有如此的改建经验、等待入住居民的怨愤、加上社会事件恐防工作时受到骚扰等等压力,房屋署同事在努力不懈以民为本的心情下,努力解决各种问题,终于在十二天内把改建工程完成。

      「卓越团队协作奖(监管服务)」金奖:机电工程署「升降机及自动梯数码工作日志」
      • 自 1987 年以来,工作日志一直都是以纸本形式出现,但现时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市民及业界日趋习惯利用数码工具处理日常生活事宜,而云端科技、区块链等数码技术亦十分普遍。为把握数码科技带来的各种好处,以便利市民和业界,机电署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升降机及自动梯数码工作日志,取代原有的纸本工作日志,提升对升降机及自动梯的监管及操作效能。

      编导:伍自祯

      31/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