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下集)
极致是行动上的坚守,是精神上不知满足的创造。极致的追求,极致的手艺,令中国传统工艺品有了生气。
中国制砚艺术大师柳新祥用了十年时间,将一块巨大砚石,雕琢成有五十六条祥龙的「龙腾盛世砚」。柳新祥将砚台这个将文人理想与工匠精神结合得相得益彰而风神逸趣之物,转变为欣赏收藏的艺术品。
制墨已经超过五十年的汪培坤,恢复了南宋时期的漆烟墨。制作漆烟墨的烟必须用生漆炼烧出来,是天然材料中致敏性最强的物质。汪培坤熬过皮肤过敏,坚定不移恢复了这个失传断代了几百年的古代工艺。
作为一名制笔匠人,徐弟永坚持用人手制作毛笔,凭着自己娴熟的技法,根据用笔者的需求,细如毫毛般地校正着手上的工艺,力求送到用笔人手中的毛笔能达到人知笔性,笔借人力。
装裱修缮中国古书画每一步都工序繁杂,讲究洗、揭、补、全,四个步骤,极其考验裱画师的耐心和功力。
手捣印泥制作大师曾勇平,积极研究改良传统印泥,令其保证它五年不会干掉,而盖到纸上又会尽快乾,解决这个矛盾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