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内容

    CONTENT

    监制:唐敏明  主持团队:郑萃雯、梁凯宁、黄婉曼、罗钰文、蔡雪莹、邓智伟医生、胡志远医生、容树恒医生、苏蔼欣医生、董光达医生、黄秉康医生、罗英勤医生

    20/09/2023

    随着年纪愈大,骨质密度逐渐下降,甚至出现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的机会便大大提高。骨质疏松没有明显的病征或警号,长者、步入更年期的女性、缺乏运动或摄取钙质不足的人士更需要特别注意,即使遇上比较轻微的碰撞,也有可能出现骨折。这类因骨骼衰退而引致的骨折,一般会统称为脆性骨折。
    本集请来骨科专科林欣婷医生,为大家详细讲解脆性骨折的成因、治疗方法及预防贴士。

    主持:梁凯宁、黄秉康医生
    嘉宾:林欣婷医生(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名誉临床助理教授)


    集数

    EPISODES
    • 黄斑病变

      黄斑病变

      黄斑区域位于视网膜中央,当中布满视觉感光细胞,负责中心视力和颜色视力,帮助我们阅读、书写、辨认面容或颜色等等细节,是眼睛极为重要的结构之一。一旦患上黄斑病变,病人会出现中心视力模糊、影像扭曲变形等症状。
      一般人认为只有长者才会有黄斑病变,这个想法是否正确?究竟黄斑病变的成因是什么?可以根治吗?

      今集《医生与你》请来眼科专科医生,为大家讲解一下黄斑病变的成因、治疗及预防方法等等,希望大家多关注这个病。

      主持:罗钰文、董光达医生
      嘉宾:伍镇坤医生(眼科专科)

      29/11/2023
    • 【医学.人】关耀祖

      【医学.人】关耀祖

      东华学院护理学院关耀祖教授曾担任注册护士,之后专注研究老人护理和认知衰弱等领域,是什么契机令他专注这个范畴?他之前任职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时,参与了跨学科团队,和博爱医院安老服务共同研发「虚拟实境运动认知训练」项目,希望透过电脑科技为长者做模拟生活训练,帮助长者改善认知衰弱问题。另外,作为国际护理荣誉学会香港分会主席的关教授,他致力连系本地护理系和世界各地交流。多年来,他努力不懈在大学推广老人学及老人护理,令更多新血入行,帮助长者改善生活质素,究竟凭着什么信念驱使他一直坚持这份热诚?

      主持:罗钰文
      嘉宾:关耀祖教授(东华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课程)及教授)

      28/11/2023
    • 新冠与冬季流感双重夹击

      新冠与冬季流感双重夹击

      新冠疫情以来,今年冬季大家终于可以在不同节日派对场合以「真面目」示人,尽情聚会和庆祝。不过,因为大部份人再不戴口罩,上呼吸道疾病在本港社区中爆发的机会也大增,特别是季节性流感。而新冠疫情看似平静,病毒其实没有消失,因为距离上一波疫情已有一段时间,人群的免疫力普遍下降。相信这个冬季,我们很大机会要接连面对新冠病毒和流感的夹击。香港大学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教授会在节目中亲自讲解如何防范,以及解答家庭观众的问题。

      主持:梁凯宁、黄秉康医生
      嘉实:孔繁毅教授(香港大学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

      22/11/2023
    • 【医学.人】胡裕初

      【医学.人】胡裕初

      从医多年,胡裕初医生的临床工作主要是治疗糖尿病患者,希望以不同方式和渠道推广健康资讯。本身兴趣多多的胡医生热爱运动、文字创作和音乐,他觉得要令大众了解这个病,透过活泼的方式宣传会有更好的效果。他曾成功以跑步计划鼓励糖尿病患者参与运动治疗,与病人同行;近年更成为一队青年乐队的客席主音及填词人,与年轻人交流之余,亦希望记录时代的心声,同时以歌曲宣传糖尿病资讯。

      主持:罗钰文、胡志远医生
      嘉宾:胡裕初医生(玛丽医院内科顾问医生)

      21/11/2023
    • 五十肩

      五十肩

      沾黏性肩关节囊炎大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病人,故俗称「五十肩」,又称「冰冻肩」。都市人有惯性寒背、经常低头、过劳、休息不足等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五十肩,严重者更会一举手便感到疼痛,导致穿衣、梳头都出现困难,甚至因晚上睡觉压到肩膀,引发剧痛而造成失眠。如果未到50岁就有五十肩,系咪未老先衰?五十肩摆着不要理,时间到了,又能否自行痊愈?又有什么改善运动可以做呢?

      本集请来注册物理治疗师柳家祺,跟我们主持罗英勤医生(骨科专科)一起为大家详细讲解五十肩的症状、治疗及纾缓方法。

      主持:郑萃雯、罗英勤医生
      嘉宾:柳家祺(注册物理治疗师)

      15/11/2023
    • 【医学.人】林乃文

      【医学.人】林乃文

      作为眼科医生,最满足莫过于让病人重见光明。除了常见的白内障手术,林乃文医生擅长角膜手术,例如「骨齿人工角膜移植术」,又叫做「以牙换眼」,这是一个高难度的手术,但可以令角膜有严重损毁的人士有复明的一丝曙光。手术室外,他亦致力改善公立医院眼科诊疗的流程,缩短病人的候诊时间,令公营医疗服务有所提升。

      主持:罗钰文,罗英勤医生
      嘉宾:林乃文医生(香港眼科医院顾问医生)

      14/11/2023
    • 肺癌

      肺癌

      每年11月是「世界肺癌关注月」。在各种癌症之中,肺癌长期是本港致命癌症的头几位。早期肺癌症状不易被察觉,加上不少人对肺癌仍存在各种迷思,一旦意识到身体不适才去就医检查,可能病情已发展至中晚阶段,往往错过了黄金治疗期。

      今集邀请到临床肿瘤科专科梁广泉医生,讲解肺癌的期数及其病征,还会解答常见疑问。除了吸烟,还有哪些引致肺癌的高危因素?于传统放射治疗及化疗以外,尚有哪些最新治疗方案?

      主持:黄婉曼、蔡雪莹
      嘉宾:梁广泉医生(临床肿瘤科专科)

      08/11/2023
    • 【医学.人】李月裳(下集)

      【医学.人】李月裳(下集)

      一路走来,开荒,创新。

      李月裳博士长年推动香港言语治疗发展,成就自己事业,作育无数英才。她醉心学术,亦关心社会,透过创办社企为香港基层人士提供适切的言语治疗。面向未来,她更放眼祖国,期望为内地的言语治疗发展出一分力。

      经常忙研究、忙工作,李博士亦不忘发展自己的兴趣,甚至成为瑜伽老师。人生路上,她凭着什么信念走过高山低谷?

      主持:梁凯宁
      嘉宾:李月裳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副教授兼言语治疗科主管)

      07/11/2023
    •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

      每年的10月29日为世界中风日,藉此让公众对中风(Stroke)这疾病杀手有更多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减低中风对健康的风险和威胁!本集会深入探讨导致中风其中一个主要成因—心房颤动。
      如果时有发生突然心跳加速,甚至胸口不适、气促,有可能是患上心房颤动,它是心律不正的一种,不过原来大部份患有心房颤动的患者都没有明显病征,到发现时已经出现中风等等的并发症。究竟有什么方法可以及早发现心房颤动?预防方法又是怎样?今集请来医生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主持:黄秉康医生、罗钰文
      嘉宾:邹凯勋医生(心脏科专科)

      01/11/2023
    • 【医学.人】李月裳(上集)

      【医学.人】李月裳(上集)

      很多人将学前儿童发音不正,归咎于未完全发育;长者进食困难,也只能由其退化;其实这些都是误解。言语治疗专业,正是解决人生历程中会遇到沟通问题及吞咽障碍,改善患者生活质素、身体健康和社交沟通能力。

      香港中文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副教授兼言语治疗科主管李月裳博士(Kathy)是中大言语治疗科的「创科开荒者」,亦是香港首届言语及听觉科学学士课程毕业生,更是创立粤语为主的语言测验的第一人。究竟她踏上言语治疗之路遇过什么困难?从事言语治疗专业的30多年经验中,她又如何打开沟通之门,拆解「不能说」的秘密?

      主持:梁凯宁
      嘉宾:李月裳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副教授兼言语治疗科主管)

      31/1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