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唐敏明 主持团队:郑萃雯、梁凯宁、黄婉曼、罗钰文、蔡雪莹、邓智伟医生、胡志远医生、容树恒医生、董光达医生、黄秉康医生、罗英勤医生
东华学院护理学院关耀祖教授曾担任注册护士,之后专注研究老人护理和认知衰弱等领域,是什么契机令他专注这个范畴?他之前任职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时,参与了跨学科团队,和博爱医院安老服务共同研发「虚拟实境运动认知训练」项目,希望透过电脑科技为长者做模拟生活训练,帮助长者改善认知衰弱问题。另外,作为国际护理荣誉学会香港分会主席的关教授,他致力连系本地护理系和世界各地交流。多年来,他努力不懈在大学推广老人学及老人护理,令更多新血入行,帮助长者改善生活质素,究竟凭着什么信念驱使他一直坚持这份热诚?
主持:罗钰文
嘉宾:关耀祖教授(东华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课程)及教授)
黄斑区域位于视网膜中央,当中布满视觉感光细胞,负责中心视力和颜色视力,帮助我们阅读、书写、辨认面容或颜色等等细节,是眼睛极为重要的结构之一。一旦患上黄斑病变,病人会出现中心视力模糊、影像扭曲变形等症状。
一般人认为只有长者才会有黄斑病变,这个想法是否正确?究竟黄斑病变的成因是什么?可以根治吗?
今集《医生与你》请来眼科专科医生,为大家讲解一下黄斑病变的成因、治疗及预防方法等等,希望大家多关注这个病。
主持:罗钰文、董光达医生
嘉宾:伍镇坤医生(眼科专科)
东华学院护理学院关耀祖教授曾担任注册护士,之后专注研究老人护理和认知衰弱等领域,是什么契机令他专注这个范畴?他之前任职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时,参与了跨学科团队,和博爱医院安老服务共同研发「虚拟实境运动认知训练」项目,希望透过电脑科技为长者做模拟生活训练,帮助长者改善认知衰弱问题。另外,作为国际护理荣誉学会香港分会主席的关教授,他致力连系本地护理系和世界各地交流。多年来,他努力不懈在大学推广老人学及老人护理,令更多新血入行,帮助长者改善生活质素,究竟凭着什么信念驱使他一直坚持这份热诚?
主持:罗钰文
嘉宾:关耀祖教授(东华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课程)及教授)
新冠疫情以来,今年冬季大家终于可以在不同节日派对场合以「真面目」示人,尽情聚会和庆祝。不过,因为大部份人再不戴口罩,上呼吸道疾病在本港社区中爆发的机会也大增,特别是季节性流感。而新冠疫情看似平静,病毒其实没有消失,因为距离上一波疫情已有一段时间,人群的免疫力普遍下降。相信这个冬季,我们很大机会要接连面对新冠病毒和流感的夹击。香港大学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教授会在节目中亲自讲解如何防范,以及解答家庭观众的问题。
主持:梁凯宁、黄秉康医生
嘉实:孔繁毅教授(香港大学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
一路走来,开荒,创新。
李月裳博士长年推动香港言语治疗发展,成就自己事业,作育无数英才。她醉心学术,亦关心社会,透过创办社企为香港基层人士提供适切的言语治疗。面向未来,她更放眼祖国,期望为内地的言语治疗发展出一分力。
经常忙研究、忙工作,李博士亦不忘发展自己的兴趣,甚至成为瑜伽老师。人生路上,她凭着什么信念走过高山低谷?
主持:梁凯宁
嘉宾:李月裳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副教授兼言语治疗科主管)
很多人将学前儿童发音不正,归咎于未完全发育;长者进食困难,也只能由其退化;其实这些都是误解。言语治疗专业,正是解决人生历程中会遇到沟通问题及吞咽障碍,改善患者生活质素、身体健康和社交沟通能力。
香港中文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副教授兼言语治疗科主管李月裳博士(Kathy)是中大言语治疗科的「创科开荒者」,亦是香港首届言语及听觉科学学士课程毕业生,更是创立粤语为主的语言测验的第一人。究竟她踏上言语治疗之路遇过什么困难?从事言语治疗专业的30多年经验中,她又如何打开沟通之门,拆解「不能说」的秘密?
主持:梁凯宁
嘉宾:李月裳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副教授兼言语治疗科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