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内容

    CONTENT

    监制:唐敏明  主持团队:郑萃雯、梁凯宁、黄婉曼、罗钰文、蔡雪莹、胡志远医生、黄秉康医生、罗英勤医生、苏蔼欣医生

    20/05/2025
    相片集
    相片集

    笑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不过对于部分牙齿有问题的人来说,笑可能变成一种尴尬,一种避忌。
    多年来,牙科医生吴子杰及朱颖怡夫妇致力帮助弱势社群,连同其他志同道合的有心人,在自己的诊所展开牙科义诊服务,为一衆低收入人士修补牙齿的同时,亦修补病人心灵上的缺失。
    此外,他们亦致力将服务人群的精神传承给身边人,包括他们的学生、子女,以至曾受助的病人。原来有「大爱」的笑容是那么动人。

    主持:梁凯宁
    嘉宾:吴子杰(牙科医生)、朱颖怡(牙科医生)

    集数

    EPISODES
    • #6 无惧「战疫」- 曾德贤医生

      #6 无惧「战疫」- 曾德贤医生

      医管局传染病中心前医务总监曾德贤医生,是首批本地培训的传染病专科医生,服务公立医院超过三十年。沙士期间,他以抗疫新丁身份于前线照顾病人,其后新冠疫情爆发,肩负领导团队重责去应对世纪疫症。
      回顾曾医生行医之路,可算几经转折。故事始于当年他预科毕业后,入读中大社会工作学系,但中途却毅然选择退学,重考公开试,最终考入中大医学院成为医科生。
      九十年代中,曾医生赴澳洲学习热带医学,为了捉蚊研究疟疾,曾经以自己双腿来吸引蚊子。他学成之后曾在澳洲行医,然而当知道香港有传染病专科的培训,又选择回流香港,之后长时间服务于玛嘉烈医院内科。除了迎战过两次世纪疫情,他特别关顾爱滋病病人的身心灵,展现出医者的仁心。
      曾医生虽年届退休之龄,要卸下行政重担,但他退而不休,以顾问医生身份继续照顾病人。

      主持:黄婉曼
      嘉宾:曾德贤医生(玛嘉烈医院内科及老人科顾问医生)

      03/06/2025
    • #5 记忆的守望者 - 莫仲棠教授

      #5 记忆的守望者 - 莫仲棠教授

      全球面对人口老化,香港每10位长者就有1位患上认知障碍症,当中六至八成由阿兹海默症引起。莫仲棠教授廿多年来致力研究阿兹海默症,找寻当中的病因和预防方法,希望为无助的患者和家人带来曙光。
      「老人家呢个症,佢惊嘅时候唔会喊,但系就发脾气,大声喺度闹,所以啲人咪歧视佢罗!…所以你要明白,要安慰佢,笑笑咁同佢话无事无事…」已故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教授的太太高黄美芸女士忆述。
      节目中,莫教授邀请了高黄美芸女士,以及高教授当年的家庭医生赵夏瀛医生,分享当年与高教授一同对抗阿兹海默症的喜与悲。莫教授与赵医生现在仍并肩作战,透过「脑智同护」的服务,为怀疑出现认知障碍症但有经济困难的长者进行筛查、跟进病况。
      莫教授亦乐于扶掖后进,合力研究针对脑退化的抗衰老药物,造福社会。
      究竟莫教授当年为何会走上从医之路?

      主持:罗钰文、胡志远医生
      嘉宾:莫仲棠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善衡书院院长)

      27/05/2025
    • #4 爱心传承 牙科义诊夫妇 - 吴子杰及朱颖怡

      #4 爱心传承 牙科义诊夫妇 - 吴子杰及朱颖怡

      笑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不过对于部分牙齿有问题的人来说,笑可能变成一种尴尬,一种避忌。
      多年来,牙科医生吴子杰及朱颖怡夫妇致力帮助弱势社群,连同其他志同道合的有心人,在自己的诊所展开牙科义诊服务,为一衆低收入人士修补牙齿的同时,亦修补病人心灵上的缺失。
      此外,他们亦致力将服务人群的精神传承给身边人,包括他们的学生、子女,以至曾受助的病人。原来有「大爱」的笑容是那么动人。

      主持:梁凯宁
      嘉宾:吴子杰(牙科医生)、朱颖怡(牙科医生)

      20/05/2025
    • #3 幼人之幼 - 庄淑贞医生

      #3 幼人之幼 - 庄淑贞医生

      庄淑贞 Josephine 是儿科专科医生,她是香港首批遗传及基因组学的医生之一。2013年,她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团队开展本地首个「新生儿代谢病筛查」计划,希望及早发现与治疗患有罕见病的初生婴儿,大大减低他们严重伤残及死亡的风险。Josephine 在从医路上的种种,加上人生阶段不同的选择,交织了一个独特的故事。

      主持:郑萃雯
      嘉宾:庄淑贞医生(遗传学及基因组学专科(儿科)专科、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及儿科学系遗传医学专业应用副教授(礼任))

      13/05/2025
    • #2 运动员的造梦者 (下) - 容树恒医生

      #2 运动员的造梦者 (下) - 容树恒医生

      「他可能是最喜欢跟运动员相处的医生!」

      作为骨科医生,容树恒医生曾医治很多精英运动员,陪伴他们走过伤患的日子。除了医患关系,他跟很多运动员更成为了好朋友。剑击金牌运动员江旻憓和亚运跳马冠军石伟雄坦言,容医生永远给予无限的「正能量」,令他们在比赛场上可以全力拚搏,成就了他们的奖牌梦。不过,在奖牌背后,容医生与运动员休戚与共,他自己是否都承受着巨大压力?
      回望廿多年的行医路,容医生的心愿是希望将来的医疗除了提供药物或手术,更可以为病人开立「运动处方」,实现「医体融合」的愿景。

      主持:郑萃雯、黄秉康医生
      嘉宾:容树恒医生(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内地事务)/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06/05/2025
    • #1 运动员的造梦者 (上) - 容树恒医生

      #1 运动员的造梦者 (上) - 容树恒医生

      「他可能是最热爱足球的医生!」

      容树恒医生非常热爱足球,儿时梦想是当职业足球员,即使长大后选择从医,他对运动的一团火也一直燃烧。他形容:「虽然足球梦实现不了,但是如果可以用自己的专业,在喜欢的团队里服务,都算是体育团队的一份子。」廿多年来风雨不改,容医生逢星期三下午都到香港体育学院为运动员诊症,继续他与运动的不解缘之余,也帮助运动员追逐梦想。
      容树恒医生自从成为骨科医生之后,便一直在公立医院工作,专长处理运动创伤的手术。 2004年,容医生创办运动医学及健康科学硕士课程;2016年,他开始在中大医学院担任教授,更带领骨科团队到世界各地交流,致力提升香港运动医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发展。

      主持:郑萃雯、黄秉康医生
      嘉宾:容树恒医生(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内地事务)/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29/0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