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搜寻
Search
电视
铿锵集
特战荣耀
行走中的文化
大自然逐样解
新闻天地
电台
周末午夜场
少宝与文狄
音乐情人
轻谈浅唱不夜天
旧日的足迹
热门
ENG
/
繁
/
简
电视
在新分页开启
电台
在新分页开启
电台主页
在新分页开启
第一台
在新分页开启
第二台
在新分页开启
第三台
在新分页开启
第四台
在新分页开启
第五台
在新分页开启
普通话台
在新分页开启
港声
在新分页开启
湾声
在新分页开启
节目主持人
在新分页开启
无障碍播放器
在新分页开启
新闻
在新分页开启
WEB+
在新分页开启
WEB+主页
在新分页开启
e-Learning
在新分页开启
中华文化
在新分页开启
岁月.港台
在新分页开启
认识《国家宪法、基本法与国安法》
在新分页开启
RTHK Everywhere
在新分页开启
重温
在新分页开启
APPS
在新分页开启
我们
在新分页开启
其他集数
电动车
厕所文化
选美
元宇宙
非同质化代币 NFT
素食
新年节日
自然生态
发明与创科
精神健康
电视直播
所有集数
地球事圆的
电视直播
地球事圆的
熟悉的陌生人
06/02/2022
内容
CONTENT
06/02/2022
主持:黄天颐、刘焯文
嘉宾主持:黄晓玲
全球有1100万人离乡别井到异地做家佣,希望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条件,有人成功脱贫,亦有人事与愿遗。不同国家或地区给外佣的待遇有天渊之别,正正反映当地社会如何看待外佣在经济上的贡献。
唔请外佣得唔得?欧美有互惠生制度,外地年轻女性可以到当地家庭打理家头细务,换取文化交流机会和基本金钱回报,是否取代请外佣的另类方案?还是只是另类廉价劳工?
本地有菲律宾外佣组成垒球队参加本地联赛,运动该她们在异地找到友谊,令原本孤单的异乡生活变得精彩。
Tag:
互惠生
,
经济
,
家佣
,
地球事圆的
,
外佣
集数
EPISODES
电动车
主持:黄天颐、刘焯文
嘉宾主持:尹子轩、陈伟信
电动车近年积极发展,各地车厂都投入资源研发生产。无论纯电动,混能或者氢能车相继推出市场。由于电动车行驶过程不用燃烧化石燃料,大众因而把它与环保划上等号。究竟电动车有几环保?
欧美很多国家都发展再生能源,如果由再生能源供电、电动车将会更环保。这个电动车发展的愿景又何时兑现?
电池如同电动车的心脏,在科技发展下,电动车的电池效力及耐用性更大大提升。甚至氢能也为电动车发展出一份力,那么氢经济又是什么?
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如何循环再造也很重要。车胎是电动车或燃油车都不可或缺的部分,香港有团体回收旧车胎再造,世界各地又如何处置这大量被弃置的废车胎?
03/07/2022
收看
厕所文化
主持:黄天颐、刘焯文
嘉宾主持:尹子轩、陈希彤
厕所是文明指标,改善厕所卫生状况直接关乎各国人民的健康及环境状况。然而,「厕所」这个名词,总令人想到污秽物,因此各地均以委婉词代替「厕所」,例如「洗手间」、「卫生间」、「盥洗室」、「化妆室」,以及欧美的”Wash Room”,”Lavatory”及”Bathroom”等等。
以古以来,处理排泄物都是一大难题,在抽水马桶发明之前,欧洲人会将排泄物直接倾倒到屋外,以至街道「遍地黄金」;至于香港,在十九世纪的殖民地政府管治下,商人争相兴建私营公厕,收集粪便出售予华南一带的蚕丝业图利,营办公厕成为商机之一。
部份发展中国家的卫生情况恶劣,并非家家户户都有厕所,妇女被迫到户外便溺,亦引起不少性暴力事件。近年印度各地均有争取厕所运动,更有地方政府鼓吹「No Toilet No Bride」行动,希望保障女性的人生安全。
全球推行厕所革命,改善厕所卫生的同时,教育民众亦是刻不容缓。
26/06/2022
收看
选美
主持:黄天颐、刘焯文
嘉宾主持:陈希彤、陈伟信
世界各地都充斥着各种选美活动,到底选美有什么存在价值?
选美活动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历史最悠久的选美比赛「美国小姐」,2021年已进入第100届。而传统的选美活动也离不开商业元素。有国家透过举办选美赛事,吸引商业赞助,向世界展现其国的观光魅力,推动旅游政策。
选美比赛既是一项充满娱乐性的项目,其产值亦相当可观,包括播影专利权、比赛门票、赞助商或广告资金等等。再者,胜出的佳丽藉此一夜成名;因此,选美在委内瑞拉可谓一大产业,亦衍生了选美学校。
提到选美比赛是「物化女性」的争议,但也有相反的论述,选美比赛是一种「女生可以发声」的途径。除了一般的女性选美,世界各地有着各种不一样的选美活动,例如「长者选美」推崇优雅地老去的讯息,非洲肯亚曾举办过「白化症先生、小姐选美」,目的是让大众对白化症有更多认识。
节目访问厂商会谈及香港工展小姐历史及访问曾参加脊髓损伤「心爱美人及斗士」选拔的伤残人士。
19/06/2022
收看
元宇宙
主持:刘焯文、黄天颐
嘉宾主持:尹子轩、陈伟信
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做到的事情,在元宇宙都可能发生。
冇钱买楼?有人则在元宇宙买地做地主。去年元宇宙的地产市场销售额就高达五亿美元。
不满意自己的外表?在元宇宙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人像,高矮肥瘦任君选择。地域界限已经不再是局限,上午可以爬珠穆朗玛峰,下午可以畅游美国大峡谷。
不过元宇宙的相关技术仍然在起步阶段,要真正享受无缝的元宇宙体验,可能仍有一段距离。
12/06/2022
收看
非同质化代币 NFT
主持:刘焯文
嘉宾主持:尹子轩、陈伟信
非同质化代币 NFT(non-fungible token)热潮席卷全球,去年成为年度关键词。
数位加密艺术品以天价卖出,成为国际头条;名人加持的NFT 系列,身价几何级飊升,令人趋之若骛。NFT是投资新方向?还是虚拟泡沫?
NFT对艺术家或创作者而言也许是福音,因为区块链技术可以保障知识产权,辨认作品的真伪,更甚是可以确保原创人有持续的版权收入。
然而,由于NFT市场仍在起步阶段,缺乏监管,有交易者以「洗售」(wash trading)放大NFT交易量拓价,加上没有权威性的估值评级,NFT的价格随时是「海鲜价」。另外,虚拟货币波动性极大,投资NFT的风险不容低估。
05/06/2022
收看
素食
主持:黄天颐、刘焯文
嘉宾主持:陈伟信
过往,人们主要基于宗教原因而成为素食者;今时今日,越来越多人因为健康及环保理由而戒食肉类,甚至放弃所有动物有关的食品及副食品,成为纯素人士,「素食」更加成为一个潮流。
素食产品市场前景可观,究竟相关食品能否带来经济效益?牛油果这种在西式素菜常见的食材,在墨西哥它被视为「绿色黄金」,甚至引起黑帮争夺?利益以外,素食与非素食人士,亦出现一些对立局面,双方可如何化解冲突?
印度是素食人口比例最多之国家,除了宗教关系,家庭承传都是原因之一。印度素食菜式可谓千变万化,一位移居香港多年的印度素食者更在香港推行印度素食,推广印度菜不只是咖喱。
全球未来素食发展又如何?
20/02/2022
收看
新年节日
主持:刘焯文、黄天颐
嘉宾主持:黄晓玲
正月初一是中国的农历新年,外国人除了庆祝1月1日新年,亦有些国家会根据自己的历法庆祝当地新年,例如俄罗斯东正教的新年在1月14日。
从各地的传统新年习俗、祈福文化及禁忌,可了解其历史文化及观念的差异。
中国有十二生肖,缅甸却只有八种,到底如何区分?从缅甸人的名字就知其生肖,当中的玄机是什么?
庆祝情人节又怎会是年轻人的专利,有吞咽困难的长者一样可以享受色香美的情人节餐,与伴侣渡过一个温馨的情人节。
13/02/2022
收看
熟悉的陌生人
主持:黄天颐、刘焯文
嘉宾主持:黄晓玲
全球有1100万人离乡别井到异地做家佣,希望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条件,有人成功脱贫,亦有人事与愿遗。不同国家或地区给外佣的待遇有天渊之别,正正反映当地社会如何看待外佣在经济上的贡献。
唔请外佣得唔得?欧美有互惠生制度,外地年轻女性可以到当地家庭打理家头细务,换取文化交流机会和基本金钱回报,是否取代请外佣的另类方案?还是只是另类廉价劳工?
本地有菲律宾外佣组成垒球队参加本地联赛,运动该她们在异地找到友谊,令原本孤单的异乡生活变得精彩。
06/02/2022
收看
自然生态
主持:麦嘉纬
【门外看】外来物种易请难送.入侵损生态
外来物种未必有害,但若适应力强者入侵,就易请难送。香港有福寿螺,美国有亚洲鲤鱼,日本则有小龙虾,这些外来入侵物种繁殖快兼抢资源,危害本地物种,影响生态系统。各地如何应对?
【话说世界】第六次生态大灭绝?
地球正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由鲨鱼到蜜蜂,由海中鱼到天上鸟,物种如何高速减少?人类如何威胁生态系统?
保护大猩猩如何与种咖啡并存?英国如何靠河狸改善生态?投资者如何通过ESG、Triple bottom line保护生物多样性?如何实践永续消费?
嘉宾主持:
尹子轩、陈希彤(香港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圆来如此】消失中的湿地:抢救地球之肾
湿地是地球生命力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不但可以储存和净化水源,还可以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更有助减缓气候变化。可惜,湿地这个地球之肾,五十年来消失了三分一,比森林快3倍,四分一的湿地物种更面临绝种威胁…
内容顾问:苏汝卿(传媒工作者)
【地球热话】英脱欧一年.约翰逊内外交逼
英国首相约翰逊饱受下台压力,除了因为防疫「派对门」,亦因为英国脱欧一年来经济民生问题多多,加上防疫措施令民众不满,局势将如何发展?
【今期焦点】致我们曾有的美好时代:末日黑盒与方舟
曾经有过的美好,会否在我们这一代完结?
澳洲有科学家正在建造「地球黑盒」,记录地球步向末日的历程,即使人类文明灭亡,也可留下证据;程式码平台则把程式码以胶卷储存在北极圈,比邻被称为农业诺亚方舟的全球种子库。末日有多远?
30/01/2022
收看
发明与创科
主持:麦嘉纬
【门外看】中学生发明救地球
全球每年浪费超过9亿吨食物,家居厨余有增无减,要帮地球减少厨余垃圾,香港有中学生设计出以昆虫分解厨余的家居小发明,减少厨余之外,还可以造出到有用的物料。小小的发明,一样可以救救地球!
【话说世界】
从Michael Jackson说到大富翁、牛仔裤,本意良好的发明可以带来恶果,意外的发明足以改变世界,小小年纪也可成为发明家。
推动创科要靠建立「XX矽谷」?Nokia困境如何变成芬兰的创科种子?以色列为何要令自己成为创科强国?容许不同想法、挑战和犯错的文化和土壤如何有助创科发展?
嘉宾主持:
黄晓玲(俄罗斯文化博客)、陈伟信(香港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圆来如此】专利流氓靠诉讼生财
专利制度原本是用来保护发明,鼓励创新,但原来不创作、不生产,同样可以专利生财!各地的「专利流氓」如何运作?哪里的侵权诉讼最多?各大止业如何反制?
内容顾问:苏汝卿(传媒工作者)
【地球热话】疫情新一波.何时见曙光?
Omicron变种新冠病毒进袭全球,欧美地区每日新增确诊往往数以十万计,儿童接种疫苗情况、全球疫苗分配、病毒变种将如何影响今年疫情的走向?
【今期焦点】土耳其排外升温.与敍利亚难民爆冲突
英国偷渡船去年11月沉没,令人再次关注欧洲难民问题。全球最大难民接收国土耳其,近月亦爆发排外情绪,经济和通胀问题引爆族群冲突,接连发生针对敍利亚商人的打砸抢和袭击以至杀人事件,如何解决?
23/01/2022
收看
##TITLE##
##DESC##
##DATE##
收看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