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陈伟棠、彭志敏
要提高建屋效率、减低制作成本、准确预测工程跟环境的相互影响、改善工作环境、以至保护建筑工人的安全,科技的帮助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房屋署团队自二千年代初开始研究及应用模拟讯息系统(BIM)及地理讯息系统(GIS),经过多年的试验及改良,演变至2023年最新推出的智筑目系统。在电子资讯科技的协助下,工程团队可轻易掌握地盘状况,监测建筑进度,预防意外发生。而为了减少地盘工人于高空及危险环境工作的机会,自动机械人及无人机等亦成为了重要的辅助工具。
另外,房委会于2023年首次于工程中引入组装合成建筑法(MIC),由承建商于厂房生产大型预制组件,再运送至地盘装嵌。『先组后装』可大大减轻建筑工人的负担,组装合成建筑法将会是房委会未来重点研发项目。
编导:傅诗涌
建屋建家,以人为本,是房委会向来的理念。不过于发展的过程当中,建筑团队着眼的并不只于几座大楼。他们同样重视对大自然生态的尊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对邻近社群的关顾。『共生共存』,成为公营房屋的发展蓝图中,一记重要的座右铭。
近年不少公共屋邨于新界地区落成,当中不难发现许多对环境保护的设施。从减废、物料循环再用、节能、绿化等不同范畴,房屋署团队将大自然素材适切保留,并将素材加入屋邨设计当中,以建造一个跟郊野环境相互配合,且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除此以外,房委会也着力于保存、传承发展地段周遭的历史文化。透过与艺术家的合作,跟社区不同持份者的沟通协调,建筑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了对文物保育、人文关怀的考量。兴建一个新社区,不等于必须破坏旧有的传统文化,保留跟拆毁,也可以取得平衡。
编导:傅诗涌
现时,房委会一共管理193条公共屋邨,超过81万个公屋单位,服务210万名香港市民。自八十年代起,房委会落实「整体重建计划」,于1987至2012年间大规模清拆重建旧式公屋。时至今日,随着社会发展及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提升,公屋重建项目仍然适时有序地推行。而目前正在规划及进行的10 个重建项目中,以位于港岛南区、有超过50年历史的华富邨最为庞大。在这重建方案中,9200个华富邨单位,将会分3期清拆,并以附近5个新建的接收邨原区安置华富邨居民,预计整个计划完成后可提供12,200个公屋单位。
如此庞大的重建及搬迁计划,房屋署职员如何与当区居民沟通,让居民了解搬迁方案及背后原则,以至建立「以人为本」的重建搬迁策略,邀请居民参与,共同设计社区设施,让居民的意见及需要,充份地得到落实? 富建筑特色及历史意义的华富邨,怎样在新的建筑群中保留原有风格? 另一方面,在社会对环保及保育越加重视的年代,考虑「重建」以外,亦需顾及环保及保育等原则,尽量「多保育,少拆卸」。房屋署自2006年起推出「全方位维修计划」,主动上门为公屋单位提供勘察及安排维修服务,以提升居住环境质素、延长屋邨寿命及提高经济效益,防患未然。近年,计划更推展至「日常家居维修服务」,简化维修手续,方便居民申报。
编导:黄智刚
时变——公营房屋设计见证时代变迁
公营房屋类型见证时代变迁,由徒置大厦到不同建筑设计的演变,长型、双塔式、Y型、和谐式等标志性建筑,都缘于民生需求而设计,解决屋住问题,改善居民生活素质。
地变——新市镇公营房屋发展
七十年代香港人口不断膨胀,市区可供发展的用地短缺,需要大量建屋土地,舒缓居住问题,当时政府推出「十年建屋计划」开拓新市镇。
沙田区是第一代新市镇发展地区之一,完善交通配套及城门河沿岸填海造地,发展相当有优势。沙田区首个公共屋邨——沥源邨于1976年正式落成,区内屋邨迅速发展,形成互补生活网,令社区相连优势发挥到最强,奠下公营房屋与社区发展相辅相成的基础。
当城门河两岸发展逐渐饱和,需另觅开发地点,前房屋署助理署长江焯勋将房屋建筑与地理位置完美配合,造就出依山而建,别树一格的广源邨,亦是因地制宜的建筑典范。
家不变——继续寻觅理想家园
政府于2017年公布《香港2030+》规划报告,制定香港整体空间规划、土地及基建发展,改善房屋问题,北部都会区是当中重点发展项目。新区开拓面对极大挑战,兴建公营房屋目标为达成提速、提量、提效、提质,增加居民幸福感,为市民继续建设理想家园。
编导:蔡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