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好物理
2021年9月11日
星期六2:00am
港台电视31
分子生物、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有什么关系?胺基酸连接成多肽后,经摺叠会形成有功能的蛋白质立体结构,却因太小而无法用显微镜观察。因此,科学家提出生物物理方法——X 射线晶体学(XRC),将X光射至蛋白质晶体上,产生绕射间接地取得蛋白质的外观及结构资料。萤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利用物理现象:距离很近的两个荧光分子间产生的一种非放射性能量转移,对生物大分子之间的距离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则运用了全内反射现象,通过生化反应导致材料表面上变化,在入射光刺激下发生共振实时追踪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主持会以血红蛋白为例,讲述研究蛋白质结构的历史,并一一讲解各种广泛应用在生物大分子结构、特性和变化研究上的生物物理方法。
主持:
陈志宏(纽约大学物理学博士)
麦嘉慧(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博士)
马学纶(香港中文大学微生物学博士)
吴家亮(香港中文大学分子生物技术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