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国人要吃掉7亿头猪,120亿只鸡,消费5300多万吨牛奶。中国有14亿多人口,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肉、蛋、奶正是中国人最主要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而一些产业的核心育种技术缺乏,正是千千万万育种工作者努力攻关的方向。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由植物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记录着生命遗传信息的基因就藏在大自然亿万生命中。今天人们所消费的每一种农产品,其育种的前提都是宝贵的种质资源。
海南岛,亚洲最大的火龙果生产基地又迎来了丰收。自主培育的新品种哈密瓜也正在包装准备上市。优良的品种,科学地种植,大数据智能手段的运用,日益完备的物流服务,蓬勃发展的种业……中国农业正在不断夯实国之根基,这是万物生长的巨大能量。
制种产业改变了过去农民自留种的传统方式,这是农业生产中准工业化进程的体现。今天,四川甘肃海南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52个制种大县、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构建起中国种业的生产格局,来自这些地方的优良品种供应着全国70%以上农作物的用种需求。
黑龙江,中国的大粮仓,粮食产量已经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拥有这种挑大梁的地位还是从2011年开始的,产量激增的背后,好种子功不可没。育种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将带来产量和品质的提升,而育种技术的突破离不开我国科研人员的艰苦奋斗。
国家作物种质库于1986 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落成,在这里收藏着52万份农作物的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是生物体上一代传递给后一代的遗传物质。这些种质资源携带着遗传信息,它们珍藏在不同的种质库中,犹如一个个生命的胶囊,随时等待着被唤醒。
##DESC##